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存2千萬創每年1百萬現金流夠嗎?理財教母林奇芬:避開退休理財「3盲點」老後才輕鬆!

今周刊

更新於 2021年12月14日10:24 • 發布於 2021年12月14日10:24

作者 : 蕭婷方

圖片 : 蕭婷方攝

「離開職場後,我固定游泳、練氣功、TRX運動,還學插花;上午寫稿、看資料,沒事就與朋友聚會,許多朋友看到我都說氣色變好。」林奇芬48歲從理財媒體社長「退休」後,將重心從工作慢慢放回自己身上,不僅生活多采多姿,還更愜意自在。

林奇芬將這樣的生活歸功於48歲前的自己,因為有儲蓄資產、經濟自主了,才能接受現在半退休生活「不穩定」的收入。

現在越來越多人希望越早退休越好,但又面臨醫療進步、國民平均餘命拉長,老年會活很久的情況,建議大家可以在55-70歲規劃「半退休」生活,70歲再進入退休,規劃生活節奏,理財策略也要不同,「在半退休的55-75歲理財可以積極一點,70歲之後再慢慢轉成保守投資策略」。

至於要準備多少錢才能退休?

若以每年100萬現金計,應要乘以20倍,老了準備2000萬就可以退休;2000萬的現金,以每年平均5%投報率就可創造100萬的現金流,最理想的退休模式,就是以現金流過生活、不動用本金,人生最後20-30年靠收益就好。

「100萬生活水準退休現在相當不錯,但20年後退休可能要面臨通貨膨脹問題。」林奇芬笑說,以前一碗蚵仔麵線只要20元,現在價格卻差很多,退休金額推估應該要越來越高。

盲點一:退休理財規劃不要只是保守「配息」

林奇芬笑說,很多人計算現金流時忽略「風險」,年輕時投資積極找高報酬、以股票為主,但退休後可能無法承擔風險,選擇「按月付息」的保守產品,但時間拉長,配息收益沒賺到著麼多錢,每月現金提領時利息時反慢慢吃掉自己的本金,這也是另類風險,「退休金要長久,不要只有收息的產品。」

「積極型投資人,在退休階段還是要漸進式投資,不建議完全轉成保守投資人,平衡型基金就會是好的選擇。」

舉例來說,過去幾年大家瘋買高收益債、固定收益產品,後來世界利率急速下掉,配息產品殖利率也降低,若過去有8%配息、現在只剩4%,基金卻因為合約要給予8%,就會拿本金給你。

反之,如今大家都在印鈔票,殖利率雖然很低,但是股票在市場上能創造高報酬,便能彌補債券問題,「有股有債,受到單一產品的衝擊就會降低」。

林奇芬建議,退休規劃中能投資平衡型的基金,讓股票創造高報酬率,債券即使收益低,對抗通膨的能力相對較高;等到年紀越來越大後,再慢慢降低持股比例、拉高債券比例,降低資產波動性。

盲點二:不隨市場起舞,以資產配置角度檢視規劃

林奇芬說,升息、降息式金融市場正常的循環,升息環境中「股優於債」,但現在股票市場的本益比又很高、風險也相對較高,股、債忽高忽低很難掌握,資產配置應該要以「中性」的角度去看。

林奇芬建議,要以資產組合的角度檢視自己的投資,而非跟著市場流行。

盲點三:不一次all-in退休金,分散風險是關鍵

至於退休產品怎麼規劃?林奇芬直言,「分散風險是關鍵」。

林奇芬建議,資產組合建議以多元資產、組合型的「基金」方式投資,若再加上定期定額分散入場時間點分險,若遇上股市重挫,就可以降低成本與風險。

「確認股債比例分散風險後、定時定額投入市場分散風險,退休生活不用時時盯盤,應該跟朋友吃喝玩樂、旅遊爬山,甚至去當義工或參與活動,不怕睡不好。」

林奇芬笑說,自己的投資組合有單獨買的股票型與債券型基金,也有組合型基金以定期定額的方式投入,藉此分散風險。

更多今周刊文章
本金不到5萬元,也能月月領息!4檔ETF存股「配得穩+配得多」,加碼2022配息年曆大公開
「工程師寫什麼python,不會用c嗎?」 台大生華碩面試遭羞辱!公司聲明再引砲轟 律師嗆「這點」不ok

加入今周刊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7

  • nn
    理財教母?
    2021年12月14日12:22
  • 皮皮
    誰???
    2021年12月14日14:00
  • dagun
    叫人買基金來安排退休生活?請鬼拿藥單嗎?
    2021年12月14日15:34
  • 包子(睿仔)
    屁話一堆
    2021年12月14日15:27
  • Lea
    氣死一堆人 講屁話
    2021年12月15日03:2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