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美食

▋街屋偵探 ▋昭和風洋樓內的家常美食──關西鎮長故居 X 一銀麵

日日好日 X 雜誌

更新於 06月12日02:37 • 發布於 06月12日02:37 • Zoma Lu
圖說/一銀麵外觀,洋樓二樓陽台,入口門廊設計是洋樓的經典。台北三板橋的紅葉園(陳茂通宅)也是同樣設計,可惜已不存。
圖說/一銀麵外觀,洋樓二樓陽台,入口門廊設計是洋樓的經典。台北三板橋的紅葉園(陳茂通宅)也是同樣設計,可惜已不存。

文/圖.Zoma Lu(原文請見Zoma街屋偵探

某次從新竹山上下來,想找家店吃個晚餐,Google 地圖顯示了一銀麵這家店。從縮圖看來竟然是棟洋樓,裡頭賣的不是高級料理,卻只是日常麵食,怎麼會選在這麼大的老屋開業?決定來飽餐一頓順便一探究竟

從外觀來看是昭和時代典型的洋樓設計,最具代表性的是入口的門廊,橢圓形牛眼窗與歐式柱頭都相當經典。二樓陽台遠看,圓形與長型窗戶,跟一樓這面相比構成了四個完全不同形狀的窗戶。設計者在迎面而來的第一眼,精心安排了非常生動的印象。

圖說/洋樓常見的西洋柱。
圖說/洋樓常見的西洋柱。

進到室內坐下來,專注力回到了菜單上。板條、肉羹、滷肉飯等麵館等美食都有。熱騰騰美食上桌,還是很難忽視空間裡的細節,像是開闊的木衍架、地上的梅花磨石子、小巧的洗手台、便所內的華麗水銀鏡,細節十分細緻。

吃飽準備離開時,鼓起勇氣詢問這間房子的由來。老闆娘相當友善,甚至帶領我們去尚未開放的二樓參觀。一上樓,彷彿走進50年前洋樓的舊時光。

這棟老屋紀錄為關西鎮長陳興盛故居,於戰後1953年興建,建築工法仍保持戰前昭和的特色。特別是整棟建築的木窗,窗的結構與形狀別具巧思,有上拉、外推、側推式等多種造型。依照老闆娘的描述,一樓主要用餐區是當時的食堂,次要用餐區推測應該是客廳。以前這裡曾經是另一個大門,據說老鎮長會開門欣賞外面庭院。

圖說/遼闊的木衍架,採用類似日本工法的洋小屋組。
圖說/遼闊的木衍架,採用類似日本工法的洋小屋組。

上到了二樓,發現這裡的時間完全凝結。麵店目前僅整修與使用一樓,二樓作為儲物空間,但從牆壁的張貼痕跡,看得出來是家族的起居空間。這層樓的四個房間有三間做成和室,房間的床之間與押入非常日式,窗戶的樣式每間皆有不同。和式居住空間反映出日本時代遺留的生活習慣。

這棟洋樓被當地人稱為老鎮長故宅,原屋主搬離後輾轉由從事糖果生產的黃家購得老宅,作為住宅與工廠使用。後來糖果業擴大生產搬出後,房子變長期閒置,還一度差點被拆除。

因緣際會下,原先在第一銀行騎樓擺攤的老闆娘,因故不能再原地擺攤,在另尋店舖時偶然發現老宅出租。原先不太積極招租老宅的屋主,也爽快決定出租,店名就以原本擺攤的位置稱作「一銀麵」。老闆娘也相當用心的整修屋況,甚至請來燈光設計,以光線凸顯出木衍架的層次感。

一碗簡單又好吃的麵,可以感受到老宅之美與老闆娘的用心,推薦大家來走走!

圖說/自客廳望向接應室,老闆娘表示此空間原先是有一個主要的大門,過去以此為主要進出。後來門封死變成市內空間。從分隔兩間的木窗構造可以證實。
圖說/自客廳望向接應室,老闆娘表示此空間原先是有一個主要的大門,過去以此為主要進出。後來門封死變成市內空間。從分隔兩間的木窗構造可以證實。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