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怎麼分辨有無痔瘡?痔瘡專家鍾雲霓醫師:排便超痛又流血,不是痔瘡是肛裂!

三采文化

更新於 2019年12月27日02:46 • 發布於 2019年12月30日09:00

文/鐘雲霓《痔瘡自救全書:痔瘡專家教你預防、診斷、自療、術後保養,搞定國民病一本就通!》

即使肛門受傷,和身體其他部位相比仍可較快恢復,

因此大部分急性肛裂只要經醫師正確診治,最短兩天、最多兩個月便可復原。

一位年輕男子走進診間,從穿著到舉手投足的氣息都像極了大學生,看了一眼病歷,啊!果真才十八歲。

「醫生!我大便出血、屁股好痛!會不會死掉啊?」還沒坐穩,他就緊張地對我說。

這位弟弟你浮誇了,我了解你看著馬桶裡整缸血的驚恐,但請先靜下來回想,出力排便的那一瞬間,你大出了什麼?一小段羊屎般的硬便?還是一陣擋不住衝力的腹瀉?其實,這可能只是很常見的肛管疾病──肛裂,也就是肛門有撕裂傷口。

通常,最常見的肛裂病人都是這樣敘述的:「大概一個多禮拜前大便時,坐馬桶一用力,就感覺一陣傷口撕裂痛,接著馬桶裡出現了一大灘血。」或是「我最近比較常拉肚子,前兩天腹瀉之後,突然覺得肛門又痛又癢,有時候還會痛上兩、三個小時」。

如何判別自己是不是肛裂?

1 排便時突然而來的肛門撕裂痛與刺痛,有時會痛上幾小時,甚至幾天;癒合較慢、或者癒合期排便再度裂傷的病人,可能會痛上一、兩個月。

2 跟隨在硬便或腹瀉後的肛門部灼熱感,有時伴隨著搔癢感。

3 排便時伴隨著傷口摩擦或拉扯的疼痛,之後發現鮮血或血塊流進馬桶裡、纏繞在糞便表面,或是在擦拭時,發現衛生紙沾染了血漬。

 

而最常引起肛裂問題的原因,則有:

1 先天肛門壓力就比較高:尤其常發生在年輕男性患者身上。雖然肛門壓力高或低,不影響整體健康,但若加上排便不穩定、不順暢,發生肛裂問題的機會就比較高。

2 便祕:常便祕的患者用力擠出硬便,造成肛門撕裂傷;或者雖沒有排便困難,但因糞便內缺乏纖維質,質地粗硬結實,而將肛門內皮反覆刮傷。

3 嚴重腹瀉時:衝力過大的稀水便拉扯肛門、造成深淺裂傷。

4 生產時:下骨盆腔劇烈撐大,連帶造成肛裂受傷。

5 自行灌腸:不當自行灌腸,或以異物刺激肛門。

6 肛交。

接受糞便的衝擊和摩擦,是肛門天生的使命,即使常受傷,也比身體其他部位恢復得快。所以並不會出現像前述大學生擔心有致命危險的狀況,大部分急性肛裂在醫師診治後,配合飲食調整、規則坐浴、口服軟便藥物和外用藥膏多管齊下的治療之下,於兩天、兩週或兩個月內即可自行復原。

無需手術,這樣治療幫助肛裂癒合

一旦肛裂出血後,可能有幾週的時間,就算排便是正常、濕潤柔軟的,經過傷處時還是會引起不適。因此在復原期間,會叮嚀病人特別注意排便狀態。開立軟便劑使糞便比平時更加稀軟,減少對肛裂傷處的二次傷害;同時建議增加纖維質的攝取,以幫助腸胃穩定、降低對傷口造成衝擊的機率。

為了保護傷口,會使用注入型的痔瘡藥膏或痔瘡塞劑。這是因為肛裂的傷處多半在肛門內,塗抹外用藥膏很難擦到患處;而附有注入型塑膠管的痔瘡藥膏,或者將藥膏做成固態子彈形狀的痔瘡塞劑,才能有效置入患處、覆蓋肛裂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減少再次排便時糞便對肛裂處的衝撞。

此外,肛裂後因肛門內有傷口,會刺激周邊肛門括約肌緊縮,原本繃緊肌肉的動作是為了自我保護、減少糞便經過時直接衝擊的力道;但此時緊繃的括約肌也經常讓肛裂患者產生排便上的困難。採用溫水坐浴能舒緩括約肌、促進局部循環,幫助肛裂修復。一般坐浴的標準方法是:每天排便後和洗澡後,準備一盆比體溫高一點的熱水,坐入浸泡肛門十五分鐘;或將下半身泡入浴缸十五分鐘,每天二至三次,幾天後就能見到效果。

倘若肛裂疼痛或出血症狀持續兩個月以上,便符合臨床定義的「慢性肛裂」。長期不癒合的慢性肛裂,通常代表肛門周邊有著比單純糞便擦傷更複雜的受傷原因。有時是反覆肛裂形成複雜的瘢痕組織、阻礙復原;有時是肛門內部有容易膨脹脫垂的痔瘡、造成黏膜表面張力不均,肛門內於是產生容易持續撕扯裂傷的弱點;有時是肛裂碰上患者免疫力較差,因而細菌入侵、形成慢性瘻管。凡以上原因皆需適時介入手術,同時治療合併出現的疤痕、痔瘡和瘻管。

另外,反覆不癒的慢性肛裂出血,還必須考慮幾項嚴重的疾病,例如腸道反覆發炎的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和大腸激躁症。除了單純的肛門疼痛及出血之外,這些疾病還可能伴隨腹痛、發燒、體重減輕和複雜性肛門瘻管等問題。所以,還是得及早找專業醫師診治,才不致延誤健康。

肛裂與痔瘡

排便時屁屁好痛!症狀和痔瘡相似的肛裂,其實是完全不同的病症。

【幫助肛裂修復的溫水坐浴法】

方法一:每天排便後和洗澡後,準備一盆比體溫高一點的熱水,坐入浸泡肛門15分鐘。

方法二:將下半身泡入浴缸中15分鐘,每天2~3次。

 

延伸閱讀:多吃蕃茄可以避免便祕與痔瘡?醫師證實!掌握5大飲食概念,低脂高纖飲食法能穩定腸道健康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