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公立國中一定比私校不好嗎?【校長答客問】

翻轉教育

更新於 05月24日04:11 • 發布於 05月24日03:59 • 陳勇延
公立國中一定比私校不好嗎?【校長答客問】
公立國中一定比私校不好嗎?【校長答客問】

編按:【校長答客問】系列為陳勇延校長於 Facebook 專頁開放好友提問後,回應教育相關問題。本文整理自2024/4/16之貼文,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中區想讀書的學生都就讀私校,那讀公立國中就會遇到很多誘惑問題怎麼辦?」

(國中生家長 小米 提問)

--

許多家長在孩子升上國中階段,開始焦慮擇校的問題。在某些地區,甚至興起一股考私校潮,猶如一場小聯招。不少家長為了角逐有限名額,提前在小五、小四,甚至小三開始補習,犧牲家長與孩子的假日,只為了讓孩子擠進私校。

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進私校就保證成功嗎?或者換個角度想,進公立國中難道就比私校差嗎?到底該為孩子選擇怎樣的學校呢?實在令家長費思量。

就我的觀察,私校的優勢,在於免受公立行政系統的層層節制,辦學自主性較高。加上學生是(家長)自願選擇入校,對較嚴格的輔導管教措施共識度較高,比較不像公校家長的意見分歧。

此外,部分明星私校,以考試或其他方式篩選國小優秀學生入學,其學生素質較為整齊。種種因素,讓不少家長認為,即便私校收費較高,仍競相將孩子送往私校。

但我也看過不少公立國中辦的很好,即便他們不能像私校一樣篩選國小學生入學,還是繳出不錯的成績單。所以,該選公校或私校國中,我認為不必過度執著與迷信。

雖然學校環境會影響學習風氣。但就我的觀察,更多學習優質的孩子,是源自於有良好的學習態度。特別是那些非認知的執行能力。而這些執行能力的培養,未必是學校就能達成。有更大的比例,必須仰靠家庭。所以,若抱持將孩子送到管教嚴格的私校或公校代管,以為就可高枕無憂,恐怕是極大的誤解。

孩子從國中開始,進入青春期。此時的青少年開始認為,能自己做決定是身分的象徵。加上青少年在做決定時,愈來愈受朋友影響。父母的影響力日益單薄。影響孩子能否順利成為成熟的大人,不是知識的學習,而是執行力的發展。

青少年執行力的發展集中在額葉區。在青春期前,大腦神經元密集增長。在孩子進入青春期階段,額葉有「用或丟」的運作機制。常用的神經元會留下,不常用的會修剪掉。因此,青春期是執行力養成與訓練的關鍵機會。

如果我們大人在這個關鍵期,仍然把青少年當國小孩子看待,將所有事情都替孩子處理好。孩子只是被安排,該準備的東西都由學校或家長代為準備,這樣的做法只會剝奪孩子發展執行力的機會。

這些代理工作,在孩子還小時,父母把額葉借給孩子。但進入青春期之後,家長要慢慢的讓孩子接手一部分該由他們自理的任務。但國中、高中階段,還未完全成熟,大人也不能說放就完全放手。在他們完全成熟前,還應該繼續當青少年的代理額葉,同時尊重並呵護青少年對自由的渴望。這有點像教孩子學騎腳踏車一樣,是慢慢放手,不是一次全放。

國中是青春期的開始,青少年想擁有更多責任,父母影響力日漸式微,卻是父母參與青少年生活的關鍵時刻。親子必須找出共同參與的有效方式。學校與家庭,都應想辦法讓青少年聽得進去大人的建議或想法。

家長小米您問到,讀公立國中遇到誘惑問題該怎麼辦?何止公立國中有誘惑問題,到處都有。

也許私校有神通,能像天網一樣隔絕所有誘惑,例如 3C 、交友等誘惑。但如前述,青春期這段期間,也是孩子磨練執行力的關鍵時機。

這些抵擋誘惑的執行能力,例如反應抑制力,大人若不讓孩子有練習機會,這些能力就不太可能發展的好。大人,包含師長與家長在內,都要把握這段黃金發展期,既守護又培養,不能全抓死,也不能完全放手。重點是採取任何措施,最好是和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讓他感覺到受尊重,被當個大人看待,然後大人再順藤摸瓜,慢慢的將一些合理的任務賦予孩子,看著他長大。

我看過無數的學生,那些發展得好的,幾乎親子關係都不錯。這麼說,是否意謂學校的功能沒家庭重要呢?的確,我的看法就是如此。即使,我是學校經營者,我仍然認為,那些發展傑出的孩子,家庭功能居功厥偉,非學校能完全替代。

(責任編輯:劉映均)

加入翻轉教育LINE好友看好文

延伸閱讀:

【私中現象】超前學習噩夢,小三生拚補習考私中,台中每6個國中生1人讀私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張紹禕
    不想唸書,上課一直鬧的人都在公立國中,你真的要送小孩跟那群人在一起嗎?
    05月24日10:0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