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是「假瘦子」還是「真胖子」?專家籲:掌握真實身材要看「這分析」

Heho健康

更新於 2022年10月14日09:48 • 發布於 2022年10月15日05:00 • 黃慧玫

過去,想知道自己是胖是瘦,通常是用「體重」,或用身高體重換算的「BMI 指數」來檢視,但會發現,許多人其實是「假瘦子」、「真胖子」!專家提醒,從健康角度來看,更具參考價值的指標是「體格組成分析」。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表示,事實上,體重機上的數字只有在出現大幅波動,如在生活方式無改變下,一個月內增加或減少超過 2 公斤時,才需要被特別關注。

在減重上,一味追求體重減輕對健康是有所影響的,如現代人常見的肌少症、骨質疏鬆,都可能是體重過輕造成的疾患。他說:「與其在意體重數字,不如好好瞭解自己的肌肉和脂肪分布,更能夠掌握健康狀態和疾病風險。」

圖片提供/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
圖片提供/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

內臟脂肪才是健康大威脅

尤其是,瞭解體內脂肪的「分布狀況」是相當重要的。洪育忠提到,男性的脂肪普遍低於女性,但是男性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卻更高,原因在於女性多是皮下脂肪,而男性更容易累積的是對健康威脅大的內臟脂肪。

因此,許多男性年過中年就有「鮪魚肚」問題,這就是內臟脂肪所引起。「中心型肥胖易導致高血壓、高血脂,且內臟脂肪囤積易引起胰島素阻抗,進一步形成糖尿病」,洪育忠說到。

他進一步解釋,想要了解自己的脂肪分布,除了透過腹部超音波、身體組成分析,也可藉由量測自身腰圍來確認,標準腰圍男性應小於 90 公分、女性應小於 80 公分。

身體組成分析 ( 圖片提供/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 )
身體組成分析 ( 圖片提供/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 )

增肌肉減脂肪這樣做

身體會囤積脂肪避免飢荒,是一種生物本能,但許多人本身就易胖,再加上熱量攝取過剩、體能活動不足,造成肥胖風險越來越高。想要擁有健康體態,應該是降低脂肪量、提升肌肉量。

洪育忠指出,肌肉量愈多,愈容易燃燒脂肪,大幅降低肥胖的可能性,此外,肌肉還具有保護關節的作用。而想要增加全身的肌肉量,最重要的運動不是跑步、游泳等有氧運動,而是「肌肉訓練 ( 重訓 ) 」。

他分享,曾看過一個 20 幾歲的女孩子,外表不胖,但就身體組成分析顯示:肌肉量不足、脂肪量太多,也就是有「隱形肥胖」的「泡芙女」。女孩為了降低體脂努力慢跑,一年後,回來檢查時卻成效不彰,這才發現是方法錯了。

圖片提供/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
圖片提供/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

搭配優質營養維持身體機能

除了規律的肌肉訓練,影響體態的另個關鍵是「飲食」。洪育忠提醒,為了快速減下體重而極端的節食,等於是跟身體宣布進入「災荒狀態」,導致新陳代謝快速降低、內分泌異常。

洪育忠指出:「正確的方式有點像是溫水煮青蛙,每天用微微的熱量赤字,讓體重慢慢下降,也才能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飲食上,避免精緻糖的攝取,多攝取優質蛋白質、好油及維生素。吃足、多動,就能在健康情況下改變體態」。

用「身體組成分析」了解自己

他提醒,許多人以為「瘦就美」,但瘦不代表健康!掌握自己的身體健康,不妨先做個全套身體組成分析,了解自己的肌肉及脂肪量,再透過正確的減重規劃,往健康體態邁進。

洪育忠呼籲:「請記得,無論是體重還是身體組成,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同,這些數字只要跟自己比較,慢慢地透過運動和飲食改善,並定期追蹤,無須一味追著體重數字跑」。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

減肥時期聚餐怎麼辦?營養師:靠這「4 原則」聚餐也不會胖

減肥從了解體質開始!4種體質這樣減肥更有效

>>追蹤實用健康新知!馬上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