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北醫大調查:COVID-19期間 台灣總死亡數降4.85%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05月04日08:06
台北醫學大學與泰國馬希竇大學4日舉辦「2024公衛 高峰論壇」,邀請各國學者以「永續」為主題,交流 「COVID-19對群體健康的影響」、「全球夥伴關係 之健康發展」、「移工健康福祉之永續發展」、「永 續健康增能享」等4大領域。 (北醫大提供)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傳真 113年5月4日
台北醫學大學與泰國馬希竇大學4日舉辦「2024公衛高峰論壇」,邀請各國學者以「永續」為主題,交流 「COVID-19對群體健康的影響」、「全球夥伴關係之健康發展」、「移工健康福祉之永續發展」、「永續健康增能享」等4大領域。 (北醫大提供)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傳真 113年5月4日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4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3年多,台北醫學大學今天公布調查,在2020年到2021年疫情期間,台灣總死亡人數比過去10年平均預期值降低共4.85%,且近4年平均年超額死亡率低於歐美。

台北醫學大學今天與泰國馬希竇大學共同舉辦「2024公衛高峰論壇」,邀請來自美、澳、日、泰等各國學者,以「永續」為主題,交流「COVID-19對群體健康的影響」、「全球夥伴關係之健康發展」、「移工健康福祉之永續發展」、「永續健康增能享」等4大領域。

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在論壇中發表一份調查指出,台灣在2020年到2021年疫情期間,總死亡人數比過去10年平均預期值降低共4.85%。

此外,這份調查也顯示,統計台灣近4年(2020到2023年)平均年超額死亡率約3.3%,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的2分之1,與日、韓、星等國接近,並顯著低於美、英、德等高收入國家,且在疫情期間,中風、心臟病、癌症等疾病的超額死亡人數,並未有顯著增加。

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白其卉接受媒體聯訪說明,這份調查的意義在於,部分國家因COVID-19造成醫療體系的龐大負擔,同時增加健康不良反應,希望檢視台灣在疫情期間,有沒有出現醫療崩潰,以及超額死亡的情形。

從目前數據看來,白其卉指出,沒有出現患者湧入醫院、癱瘓醫療體系而發生醫療崩潰的情形,但醫療人員的負荷也確實增加;雖然疫情期間的急診總服務量下滑,中風患者或急性心肌梗塞的急診服務量,呈現不變甚至略增的情形,分級醫療制度發揮重大作用,區域醫院及地區醫院的急診服務量達到疫情前的120%到160%。

這份調查由北醫大公共衛生學院陳怡樺率團隊進行,主要調查2010年至2023年超額死亡增減狀況,另外也比較疫情期間(2020到2022年)與前5年(2015到2019年)的就醫需求,是否出現延遲或遺漏的情形(delayed or missed care)。

與會的衛福部前部長陳時中會前告訴媒體,整體而言,台灣在疫情中的表現非常好,但過程中政治影響非常多,公衛也是一門社會科學,如何跟社會溝通、形成最大力量與共識、對國家損害達到最小,畢竟吵得愈多愈亂、愈不會好,未來如何從公衛角度,讓全民能夠更加體認,在亂的時候要團結一致、尊重專家意見,對疫情的控制最好。(編輯:陳政偉)1130504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8

  • jackle
    所有資料都在衛福部,誰信?
    05月04日10:06
  • 賴智豪
    我只知道幾波的疫情嚴重時,路上經常看到在辦喪事的喪家。
    05月04日10:07
  • Feng Wu
    疫情期間表現良好? 我怎麼記得從前段班,變成倒數的 死幾萬人,確診人數破千萬 每二個人,就有一個確診 這叫良好?
    05月04日10:08
  • Parkson Wu
    😂😂😂世界奇蹟?……染疫死的都是原本該自然死的?誰相信?……
    05月04日10:11
  • 蘇春生
    醫護做“算了 沒錢又被醫護暴力
    05月04日10:0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