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綜合報導〕國民黨高雄市長補選候選人李眉蓁遭爆論文抄襲,授予李眉蓁碩士學位的中山大學表示該案目前已進入校方審議流程,若確有抄襲情事,經校長核定後,將由教務處撤銷被檢舉人畢業資格及學位。究竟什麼樣的行為構成「抄襲」?我首府研究機構中央研究院在粉專針對此做出解釋,同時也做出9大避免抄襲的寫作指引,提醒研究者謹遵學術及研究倫理。
「怎樣算抄襲阿?有沒有可能不小心也抄襲別人了?」、「幾個字而已不算吧?」針對如此便宜行事心態,中研院俏皮使用時下最熱鄉土劇梗反問「甘安內(敢按呢)?」
事實上,引用卻不慎或刻意未註明來源,可能就已涉及抄襲;中研院針對「抄襲」進行定義,指出該辭的英文單字「plagiarism」語源為拉丁文的「plagiarius」,意為「綁匪(kidnapper)」,中研院引述論文表示,常見定義為「取用他人的想法、數據、文字、方法、結果或是軟體等資訊,將其當作是自己的」。
抄襲手段範圍相當廣泛,包括逐字抄襲、馬賽克抄襲、改寫抄襲、自我抄襲、網路抄襲、影像抄襲等皆屬之,「簡言之,把別人的文字或想法拿來放在自己的論文/研究中卻沒說哪裡來的,假裝是自己的原創想法。幾個字也算」。
研究者該如何避免抄襲,遵守學術倫理?中研院也引述論文整理出9項指引,提醒研究者應落實「引用參考書目」、「清楚描述所有資料來源」、「誠實列舉他人對自身研究之貢獻」、「提供註解」、「需要時善用引號」、「改寫原文並清楚註明出處」、「大幅引用須得到原作之出版商或是版權所有人之許可」及「為避免自我抄襲,當使用自己過去的文章時,須得到出版商或版權所有人之許可」,但「廣為人知的科學及歷史事實通常不需要標記引用」。
詳細又簡要的指引引起網友熱烈討論,不少修過論文寫作必修課的網友嘆「這些都是論文寫作課程最基本的內容」、「學術倫理真的要注意喔!」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