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節氣養生! 夏至「養心」妙招

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6月21日04: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艾瑞報導
夏至養生! 中醫師提醒:養心是關鍵
夏至養生! 中醫師提醒:養心是關鍵

全台烤番薯,近日高溫多超過33度,本週五(21日)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夏至過後,該如何養生?飲食上又該注意些什麼?

古代有句諺語「冬至湯圓、夏至麵」,為何夏至過後,宜多吃小麥做成的麵?「比起用糯米製成的湯圓,由麥製成的麵食,就食物的屬性上來說,比較涼爽,更能促進食慾。」中醫師陳潮宗解釋。

「養心為主」建議多食紅色食物 多吃「酸」少吃鹹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中醫重要的養生原則;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黑夜最短的時刻,傳統中醫認為,由於夏至過後,氣溫變熱,許多熱性疾病(如中暑)變多,間接性的疾病也隨之而來,像是食慾不振。

陳潮宗中醫師強調,「從中醫的觀點,夏至養生,養”心”是關鍵,這個”心”不單單指心臟,而是首重”心神安寧”。主要是因為天氣熱,容易水分攝取不足,造成血液黏稠度過高,進而影響血液循環。建議大家可多吃一些清肝利水、消熱的食物。例如:苦瓜、冬瓜、茄子和小黃瓜等。」

另外,也可多吃紅色食物。「中醫認為,每個季節都與我們人體的器官相對應,盛夏時節五行屬火,對應心臟,五行屬紅,因此多吃紅色的食物,能補氣養血,達到養生效果。如果可以,少吃甜,改吃酸鹹,主要是因為夏天易流汗,吃一些酸味食物有助減少出汗;而吃鹹鹹的食物,則能補充因為汗水而流失的鈉,幫助電解質恢復平衡,改善大量出汗帶來的不適。」陳醫師說明。

「養肺為輔」避免久待躁熱環境

心肺相連,簡單來說,心臟會將肺部高含氧量的血,經動脈運輸供應到身體各部位,同時,亦會把血液從身體各處經靜脈集中送往肺部,彼此就像齒輪運作,互相牽引。如果其中一方產生問題,另一方也可能受到影響。陳潮宗醫師補充提醒,「所以夏至除了要養心,避免長時間待在躁熱環境,潤肺也很重要,平常可多吃像是白木耳等富含果膠的食物,或者適量喝些胖大海茶、羅漢果茶( 放涼飲用更好)都是不錯的選擇。」

宜吃「3類食物」 忌做「3件事」

夏至養生宜清心火,陳醫師建議不妨多吃以下3類食物。

1.清淡食物。包括綠豆、青菜、瓜類、甘蔗、梨子、雞肉、魚肉。

因為夏季濕熱,容易使人體的消化道機能變弱,建議可以清淡飲食,降低對腸胃的刺激。

2.苦味食物。苦瓜、蓮子、芹菜、秋葵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中醫認為苦味食物可以清熱除濕、清心消炎、活血利尿、消除煩惱、平靜心情。

3.酸味食物。番茄、檸檬、烏梅、山楂、鳳梨、奇異果、葡萄。

酸味食物不僅生津止渴、健胃消食、亦能促進食慾。

面對動輒飆升到攝氏30度以上的高溫,許多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又或者因工作關係,經常進出冷氣房,忽冷忽熱的溫差使得皮膚毛孔快速收縮,交感神經過度反應,常造成身體調節不適,產生頭痛。「冷氣病」隨之而來。對此,陳醫師提醒,「平時一定要保持運動的習慣,開冷氣時,室內溫度千萬別調得太低。另外,忌夜臥貪涼,小心感冒;晚上十點過後,最好別碰冷的食物,以免影響腸胃道消化。」

超簡單消暑法寶 陳潮宗中醫師推薦1消暑茶飲 +2穴位按摩

生脈茶

食材:西洋蔘、麥冬、五味子。

作法:食材各5克,加上1500~2000c.c.,慢火熬煮10分鐘即可。

功效:祛除夏季炎熱,汗出過多的心悶不適。

神門穴(手腕橫紋,靠小指側的凹陷處):可安神寧心,清火涼營(心血),調氣逆。

足三里(膝蓋下方,外膝眼下四橫指處):調理脾胃,和腸消滯,清熱化濕。

【延伸閱讀】

掉髮好苦惱,居然是甲狀腺失調 名中醫周宗翰公開解方

更年期腰酸背痛小心是骨鬆 中醫師周宗翰授補膠質顧腎輕食療

加入【健康醫療網】Line@好友,天天關注您健康!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K
    人在做天在看,這種醫畜還能善終嗎!對病患脊椎亂診亂開刀的這魎冥醫,趁你病害你命騙你棺材錢!要算計你就沒人躲得過!走路右兩腳趾才會麻痛,給部屏髒畜勳看!半年開了兩次刀,五次止痛術又植入止滑脫彈簧!每次都騙我講:-)手術後上山下海都沒問題!結果亂開到坐骨神經劇烈酸麻痛腰無法站坐!再去高長庚黑髒醫饒說這要開骨融合裝支架!術前晚還跑來問我你到底怎麼了?刀後症狀更嚴重,脊椎神經都開壞了!健康的椎間盤也被搓成泥挖走了!住院三天就要讓床給下個病患,開刀也是練刀助手開的!還笑回:-)你開刀前就是這樣子啦!訛詐上百萬還吃藥吃到癱瘓命危,真的冤死!對醫成雙腿殘爛在床的病患還粗暴戲弄嘲笑,這魎醫療畜牲也太骯髒了!🤕🤕🤕
    06月22日13:1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