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喝母奶真的容易餓?
青年診所暨楊靖瑩哺乳諮詢中心 院長楊靖瑩表示,一般來說,吃東西的時候,食物從進到口中後,才會開始被分解與消化,不過寶寶的狀況比較特殊,因為在出生時,新生兒的腸胃道尚未發展出分解奶水中脂肪所需的所有酵素,但母奶中本身就含有胰臟脢與至少兩種以上的脂肪脢,待乳汁從媽咪的乳房分泌出來後,脂肪脢就會開始將脂肪分解成游離脂肪酸和甘油,並且形成較小的乳化小球與乳凝,代表母乳中的脂肪脢將奶水中的脂肪做了事先的加工,所以難消化的脂肪幾乎能夠完全被嬰兒的腸胃道輕鬆消化,加上母奶還有許多具有活性的物質,例如表皮生長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能夠促進新生兒腸道上皮的發育與成熟,並含有多種乳酸菌叢和寡糖,這些都能幫助寶寶的腸胃消化及吸收。
楊靖瑩醫師指出,有研究顯示,讓寶寶分別喝下等量的母奶與配方奶後,奶水從胃進入到小腸的時間,所謂的胃排空時間,配方奶所耗費的時間幾乎是母奶的2倍,也就是說,配方奶在腸胃中所需的消化時間較長,她比喻:「寶寶喝配方奶,就好比成人吃肉粽,因為比較難消化,就會影響下一餐的胃口與進餐時間。與其說喝母奶的寶寶容易餓,不如說是因為母奶好消化,所以寶寶很快就想吃下一餐。」
(推薦文章:產後成功哺乳.這「5招」很重要)
Q2.喝奶太多次是否會造成負擔?
有些媽咪或許曾出現以下疑惑:「既然母奶容易消化,寶寶勢必一天要喝比較多次,最後會不會反而吃太飽?」其實,每個寶寶的胃口不同,只有寶寶自己知道這餐想吃多少,每餐食量不同的情況也很常見,親餵的寶寶通常都能自己決定要喝多少,當他不想喝時,就會吐出乳頭,硬要塞乳房給他還會做出抗拒的反應,例如撇頭或將身體往後拱。由於嬰兒的胃容量不大,很快有飽足感,寶寶並不容易讓自己吃到撐。反而是瓶餵的寶寶比較讓人擔心過有度餵食的情況。
楊靖瑩醫師指出,父母在使用瓶餵時,常常是依照配方奶罐上的標示根據體重或月齡準備餵食的奶量,或是之前在月子中心「曾經」喝過的最大奶量來準備,加上擔心奶水加溫後沒辦法久放,倒掉又嫌浪費,所以會想盡辦法讓寶寶全部喝完,但新生兒的腸胃尚未發展成熟,如此一來,在無形中可能會造成過度餵食。她提醒,使用瓶餵的媽咪,可以多觀察寶寶喝多少奶量時會出現抗拒反應,不要強迫餵食,並根據寶寶想吃奶時表現出的尋乳行為餵奶,才比較符合嬰兒的生理發展與需求。
.如何訓練母乳寶寶睡過夜?
對媽咪而言,半夜起床安撫寶寶或餵奶,是一件非常消耗體力與睡眠時間的苦差事,大家都希望寶寶能趕快睡過夜,藉此減輕負擔。不過,楊靖瑩醫師指出,新生兒的腸胃適合少量多餐,夜裡哺餵母乳能夠幫助寶寶維持血糖濃度,並讓寶寶的體重增加。另一方面,母親體內的泌乳激素濃度在夜裡比較高,奶水分泌較多,如果太久時間沒有哺餵,會導致乳房漲奶,甚至變得像石頭一般硬,造成奶水塞住出不來,寶寶也不容易含上乳房,容易引起乳頭破皮和乳腺炎。媽咪可以學習如何舒服的利用側躺姿勢餵奶,減少起身的疲累,每次餵奶時儘量讓寶寶將乳房吸到鬆軟,喝到最大量的奶水。隨著媽咪的奶水量增加,寶寶的腸胃功能成熟與吸吮效率增加,漸漸地,寶寶會延長喝奶的間隔,且媽媽與寶寶的睡眠周期也會互相調整、同步,媽咪就會覺得比較輕鬆了。
Q3.母奶會逐漸失去養分嗎?
相信妳可能在網路上看過「母奶餵到6個月以上後會逐漸失去養分」的說法,對此,楊靖瑩醫師指出這樣的說法是不正確的。母乳的成分會隨著嬰兒的需求而變動,例如初乳含有豐富的抗體,能幫助新生兒從無菌的子宮適應出生後的新環境,所以母乳不僅含有營養,還有許多無可替代的免疫成分,這些成分並不會在寶寶6個月大後就停止製造。
當嬰兒愈來愈成熟,對營養的需求增加,而在胎兒期所積存的養分也愈來愈少,她以鐵質為例說明,胎兒體內的鐵質主要在母親懷孕後期時囤積,出生後胎兒型紅血球破壞,也會釋出大量的鐵質儲存到嬰兒的肝臟裡,這些鐵質的庫存猶如寶寶天然的『糧倉』,提供鐵質讓寶寶進行各項生理作用,因此,母奶中的鐵質容易吸收,但是濃度並不高(事實上大部分的動物奶水鐵質濃度都很低)。
隨著寶寶漸漸長大,『糧倉』也消耗殆盡,光靠奶水中的鐵質不足以應付寶寶的生理需求,在此同時,5、6個月大的寶寶也開始對外界的食物表現出興趣,例如盯著大人手中的食物看或是想要伸手抓取,此時最好的餵食方式就是持續哺餵母乳,並提供嬰兒多樣種類的食物,尤其是富含鐵質的食物,像是牛肉、豬肉、麥片、深綠色蔬菜等,滿足嬰兒的營養與免疫需求,並訓練寶寶咀嚼與吞嚥的能力,與熟悉各種食物避免日後的挑食行為。
Q4.餵奶須持續多久才夠喝?
每個寶寶的食量都不一樣,父母無法幫他決定喝奶所需要的的時間或奶水量,因此並非如大多數人所想的,必須喝滿20~30分鐘才不會餓到寶寶。楊靖瑩醫師指出,媽咪讓讓寶寶儘量將一邊的乳房吸到完全鬆軟,若寶寶停住不吸的時候,媽媽可以試試按壓乳房讓奶水流到寶寶口中,有的寶寶會再多吸幾口,如果寶寶喝夠了,就會自己鬆開嘴巴,甚至沉沉睡去;若寶寶出現不耐煩和拉扯乳頭的反應,而當邊的乳房已經鬆軟,通常代表寶寶還想喝,但因該側的奶水已經變少且流速變慢而無法滿足,此時就可以換邊讓寶寶繼續吸奶,直到寶寶滿足為止。她還補充說明:「縱使是兩個年紀一樣且體重也同樣重的成人,胃口與食量也不見得會一樣,所以能決定寶寶要喝多少喝多久的人,只有寶寶自己。
除此之外,每個母親分泌奶水的速度與乳房盛裝奶水的容量不一樣,甚至兩邊乳房製造奶水的效率也不同。奶水製造快且乳房容量大的媽咪,寶寶一次可以得到較多的奶水,一整天喝奶次數相對也較少,反之亦然,但兩個寶寶一整天喝到的總量是差不多的。基本上,只要寶寶的尿意清澈,解尿次數多,大便不乾硬,體重增加良好,就代表喝到足夠的奶水。」
.如果還是擔心寶寶吃不飽,可用副食品輔助嗎?
楊靖瑩醫師表示,藉由寶寶的尿量、大便量和體重增加情形可以知道寶寶是否吃到足夠的奶水,如果擔心寶寶吃不飽,可以先增加哺乳的次數。過早給予副食品,會讓寶寶失去吃到母奶的好處,因母奶當中有許多的成分,如抗體、荷爾蒙、表皮生長因子等等,是其他食物無法取代的。
至於何時開始給寶寶吃副食品?父母可以觀察孩子的一些行為發展,如果寶寶在些許的支撐下能夠自己穩穩坐好,不往前傾也不往後倒,對其他人手中的食物表現出興趣時,就可以考慮開始給寶寶吃其他食物,原則上應避免在寶寶未滿4個月前就讓他吃副食品,也不要晚於六個月大給予,畢竟太晚給予副食品,會影響寶寶的咀嚼學習以及對固體食物的接受度。
她建議,副食品的內容應該盡量多樣化,讓寶寶從各類食物中獲得均衡的營養,如果只是熬白粥,熱量、蛋白質、鐵質和維生素都有不足的風險。此外,早產兒和出生體重過輕的寶寶,是發生缺鐵性貧血的高風險族群,除了持續哺乳與給予寶寶富含鐵質的副食品外,根據醫師處方額外補充鐵劑,是比較確實的作法。
(推薦文章:史上最詳細!0~3歲寶寶副食品準備,圖片教學「米飯顆粒」要煮成怎樣才對!)
Q5.前奶與後奶的差別?
在擠奶時,媽咪通常會發現,一開始擠出的奶水顏色較清淡,到後來顏色會越來越白。楊靖瑩醫師表示,研究發現,當乳房愈脹的時候,擠出的奶水乳醣與乳清蛋白比例愈高,奶水 顏色比較清,當奶水逐漸移出,乳房愈來愈不脹的時候,愈到後面的奶水,脂肪成分的比例增加,顏色也愈來愈白,因此有所謂的前奶與後奶。她形容:「親餵時,寶寶就像在吃西餐,從清爽的沙拉開胃,到後面是好吃的牛排收尾,從第一口到最後一口的口感都不一樣,這也是配方奶無法給予的豐富性及變化性。」
不過,楊靖瑩醫師也提醒,媽咪不需太執著於前奶與後奶的分辨,因為前奶與後奶是一個奶水在移出過程中漸進式的成分變化,我們無法精確得知寶寶吸奶幾分鐘後會進入後奶階段。原則上,只要寶寶將乳房吸到鬆軟,就代表喝到大部分的奶水,前奶與後奶都不會遺漏。值得注意的是,儘量避免在乳房腫脹、未變鬆軟之前,就急著換另一邊的乳房來餵寶寶,否則寶寶將喝到乳糖比例較高的奶水,當太多的乳糖進入腸道若來不及消化,會被腸道益生菌分解發酵,產生臭味和氣體,寶寶就會覺得脹氣不舒服,且容易哭鬧,還會頻繁地解出水狀的綠色臭便。
此外,媽咪也應避免為了讓寶寶喝到後奶,採取2~3個小時只餵同一邊乳房的方式,寶寶可能會因為喝不到足夠的奶水,導致體重增加不良。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