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食農教育法立法2週年 農糧署辦論壇.博覽會

客家電視

更新於 09月14日12:34 • 發布於 09月14日04:31 • 曾靖珊 林柏均 臺北

食農教育法立法兩週年,農業部農糧署也輔導民間單位,在14、15兩天,舉辦論壇與博覽會,透過主題策展、互動裝置以及市集,讓各界看見食農教育落實的成果。

杯子裡裝著各種顏色的粉粿,這些顏色是來自洛神、蝶豆花、仙草、梔子植物,另一邊則是有釋迦造型的吊飾、貼紙,小朋友透過手作,來認識產地水果,也藉此更了解自己生長的土地。

好時果物農產有限公司創辦人 林沛縈:「讓小朋友可以去彩繪釋迦,做成屬於自己的專屬吊飾,然後讓他們更能認識釋迦,更有自己的手作感覺,然後進一步了解,我們臺東的釋迦產業。」

觀樹教育基金會主任 李文華:「他們都非常喜歡這樣子,在環境中,在實際的環境中的一個體驗,而不是在課堂上面,透過電腦、電視,這樣子看的一個部分,親手動手做,會增加他們的一個生命體驗感。」

而教育相關部門的營養師、教師,也將食農教育帶到教學現場,從平時的午餐中去認識食材,養成學童珍惜食物、減少浪費的觀念。

臺北市立中正幼兒園園長 蕭淑芬:「每天吃的飯,我們怎麼帶著孩子去認識,其實就可以開啟很多,跟食農教育相關的一些學習跟體驗。

南光國小營養師 王孟茜:「希望說可以多了解一些,我們臺灣一些在地的食材,然後可以怎麼樣帶到我們學校裡面,可以知道,讓小朋友認識這樣。」

匯聚產官學的論壇與博覽會,展現各界推動食農教育的成果與經驗。

農業部長 陳駿季:「支持更多人從事飲食文化的鏈結,那也讓更多人去支持在地的農業,然後也透過各種的宣導,能夠讓我們的,從小孩子開始就學到的飲食均衡,跟他的所謂的減少食物浪費的,這樣的一個概念。」

農業部也強調,未來也將結合地方政府以及民間部門,共同合作、輔導,推動地產地銷,發展在地農業,並配合持續推動食農教育,希望藉此讓臺灣的農業永續經營。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