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歐盟─南方市場共同夥伴協定」宣告完成最後談判,它同時宣告2大意義:全球化不死,川普2.0正催促全球地緣政經的重組。
歐盟主席馮德萊恩5日訪問烏拉圭,出席南方共同市場峰會,峰會上馮德萊恩與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烏拉圭等拉美4國的元首,共同宣布歷時25年談判的貿易協定達成最後協商,未來可消除約40億歐元的關稅、互相開放市場。
從2017年川普上任開始,已行之多年的全球自由貿易、全球化就在川普揮舞貿易戰、關稅戰、科技戰的戰茅下大受衝擊,拜登上台後雖然相對克制,貿易戰對象主要針對中國,但在產業政策與保護主義上,拜登其實是比川普跨得更遠。全球化倒退、逆全球化、甚至全球化已死的聲音不斷。
但從歐盟與南方市場完成自貿協定談判、雙方成立一個涵蓋7億人口市場、成就另一個「跨大西洋關係」來看,開放市場、自由貿易的思維與精神,仍長存在全球經貿體系中,全球化是肯定未死,只是型態或有改變。
事實上,從川普上台的2017年至今,全球仍持續有不少完成談判或正式上路的各種FTA(自由貿易協定)、區域經貿組織,最為一般人所知的如RCEP、CPTPP、日歐EPA、歐越FTA……,除了美國之外的全球各主要經濟體,幾乎都有參與其中。
看到歐南FTA完成談判,那些憂心全球化倒退、或是宣稱全球化已死者,話大概都說得早了一點,可以再觀察、看看,全球化可能是以不同的走法繼續走下去。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點是:川普2.0帶來地緣政治與經濟重組的壓力,各國都已思考因應方式並採取動作。
歐盟與南方市場的FTA談了25年,事實上2019年時就幾乎完成談判,但法國為了保護國內農業而強力反對而拖延至今;現在因為川普上台,他熱愛關稅戰又不分敵我、所有國家都可能中彈,各國自保之道之一,其實就是拉更多朋友、一起「抱團取暖」。因此即使內有法國的強力反對,此時歐盟還是宣布完成談判,其中就明顯有來自「川普2.0」 壓力的影子。
馮德萊恩在致詞時就說,「在一個日益對抗的世界中,我們證明民主國家可以互相依賴。這項協定不只是一個經濟機會,也是一個政治必需品」;歐盟外交委員會主席更直接強調雙方的「戰略性結盟具有重大地緣政治價值」,將能促進彼此的自主和韌性,並強化永續和多邊主義價值。
川普上台後,可以預期他會揮舞關稅戰的大棒,那些對美國享有高額貿易順差的經濟體,大概都難逃川普的「亂棒」;貿易順差大又已是「敵對勢力」的中國固然是頭號對象,但其它友邦盟國:加、墨、歐、韓、日、越….. 甚至台灣,因對美有鉅額順差大概都難逃川普亂棒,川普甚至等不及上任就先宣布上任首日就要對加、墨動刀、加徵25%關稅。
任何一個經濟體,單獨面對美國時都難抗衡其壓力,但如果能聯合戰線,總能大大降低川普關稅大棒的衝擊。德國媒體對「歐南FTA」完成談判的評論中就說:「這是向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傳遞一個信息:如果他在1月20日就職後對歐洲實施關稅,歐洲人將能夠找到其他市場」。與此同時,評論也指出這代表「歐洲人不再對北京擴大其(在拉美的)地緣政治影響力袖手旁觀」,馮德萊恩那句這項協定「對歐盟而言有些成分比經濟更重要」就是意有所指。
當然,這是歐洲的立場,藉著這個FTA「同時對中美發出訊息」;但對南方市場國家而言,他們的利益與自保之道也是與越多國家談成FTA越好:不意外的,在完成與歐盟的談判後,接著就是要跟中國談判貿易協定,而中國肯定樂於在美國的後院有更大的影響力。
至於中國的態度也很明顯,拉更多朋友一起「抗川普」;近來中國「單邊」取消20多國旅行簽證要求、準備再對歐洲等外商的投資鬆綁,對金磚國組織投入更多,與日、韓、澳洲、印度等國家的領導人會談以緩和關係,對歐盟的保護主義也以談判替代報復與對抗,都有助於中國因應川普2.0的衝擊。(推薦閱讀:當「全球化」開始反噬!川普高喊「美國優先」,中國卻積極「單邊開放」—表象之下的政治現實是什麼)
川普如果對歐盟施以關稅大棒,則可能無意間拉近中歐關係、甚至結盟對抗川普2.0。法國總統馬克宏就對歐洲「同時陷入與華盛頓和北京的雙重貿易戰」提出警告;中國如果同時跟歐美都發生貿易戰,肯定也是會受傷更重。川普2.0雖然尚未正式上演,但已經開始帶動、催促著地緣政治與經濟的改變了!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