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預計2025年4月上路,近來卻頻傳地方反彈聲浪,就連民進黨20多位立委也聯合發聲,呼籲中央推遲實施。綠委質疑的原因之一,是至今都不見行政單位提出配套措施,尤其農地的管制與限制,對農民的影響甚大。到底《國土計畫法》的影響是什麼,需要擔心的關鍵在哪?《中時新聞網》整理出重點,提供讀者一次看懂。
目的是為建立國土空間的使用秩序,追求產業發展與環境永續雙贏 。我國國土規劃過去一向由《都市計畫法》、《區域計畫法》和《國家公園法》管理,但各自為政,例如非都市土地能零星變更,就造成農業生產環境破壞,盼藉國土法引導土地合理利用。
《國土法》以全國為單位,訂定整體性的空間發展計畫;將全國土地依功能分成包括「國土保育地區」、「海洋資源地區」、「農業發展地區」及「城鄉發展地區」4大區,再細分為12類。其中「農業發展地區」引發爭議最多,因為一旦被畫分為優良農地(簡稱農1)和良好農地(簡稱農2),就無法進行農作以外的開發。
相較於現行《區域計畫法》是以北中南東四個區域為單位,訂出空間分配計畫,對於非都市土地劃分為11種使用分區,如農業區、森林區等,再細分為19種用地(如農牧用地、林業用地等);採開發許可制,可容許不符原本分區使用的開發模式,國土法較無法零星開發,管制較多。
國土管理署表示,若劃設為農業發展地區,不影響農民既有權益,既有的建地、農地一樣可從事建築、農業相關使用,與現行規定一致,既有合法使用不受影響,未增加管制。
國土管理署說,農業發展地區未來可由地方政府視實際需要,透過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每5年通盤檢討」機制,調整功能分區;此為避免農地零星變更、破壞農業生產環境,並非不得變更。
22名立委選區涵蓋嘉義縣市、台中、彰化、雲林、台南、高雄、屏東,其中蔡易餘強調,馬英九政府通過《國土計畫法》,依照法規,中央應在2025年4月30日一併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但新北、桃園、苗栗、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嘉義市以及台東,9個地方政府尚未繳交土地功能分區圖,礙於無法「全國一致公告」,鄉親需要更久時間、更有效溝通。郭國文認為,至今卻不見行政單位提出配套措施,尤其針對農地的管制與限制,對於農民的影響甚大。
藍委楊瓊瓔質疑,目前農地劃設標準不一、民眾對政策不了解導致可能的權益受損、子法未完整通過等,在在都顯示國土法窒礙難行。民眾黨團立院總召黃國昌則批,強推《國土法》、要求畫定時間的是民進黨,自家立委卻站出來反對,荒腔走板。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19日表示,取得共識前有必要更多溝通,目前還有9個地方政府還沒提交國土功能分區圖,要等待全國都送交,才能進行下一階段溝通與協調。
資料來源:內政部官網、中國時報
留言 3
國軒
建商沒便宜的農地改建地大炒房了
09月20日04:14
Stefan 書成
實施新法不如貫徹舊法, 先把農地濫用、濫建強制拆除!
09月20日02:31
Cathyting
🤣🤣🤣🤣萊豬有毒、司法改革、廢監察院、總統要去國會…等都是假的;未來民進黨的政策已經淪為騙局。
09月19日18:0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