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慢性腎臟病增加跌倒、骨折風險 部桃醫建議做這件事

桃園電子報

更新於 05月22日02:55 • 發布於 05月22日02:55 • 記者諶志明

近日,桃園市一名79歲的王奶奶在家中走路時不慎跌倒,感到胸口疼痛。緊急送醫後診斷為肋骨斷裂。據悉,王奶奶患有糖尿病逾40年,雖有規律就醫,但隨年齡增長,其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日趨嚴重。過去五年,她的腎功能逐漸衰退,已進展至慢性腎衰竭第五期。平日行動逐漸不便,加上無運動習慣及雙腿無力,此次跌倒事件令她對再次跌倒感到非常恐懼。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的蛋白質熱量耗損會導致肌肉無力。圖:部桃提供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的蛋白質熱量耗損會導致肌肉無力。圖:部桃提供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副院長王偉傑指出,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的蛋白質熱量耗損會導致肌肉無力,若再合併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血管可能會硬化,影響患者的神經反應及行動能力,進而增加跌倒和骨折的風險。提醒患者需注意日常行動安全,並建議增加家中安全設施,如安裝扶手及使用防滑墊,尤其對老年患者而言非常重要。

部桃護理師陳坊華強調,營養對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重要性,建議第三期以前的患者應保持適量的蛋白質攝取,而第四、五期的患者則需考慮低蛋白飲食,以延緩腎功能惡化。陳坊華提供了幾項預防跌倒的居家建議,包括定期檢查視力和聽力,因視力和聽力衰退可能影響平衡和空間感知;家中保持良好照明,尤其是夜間,應安裝感應燈或夜燈;進行平衡和力量訓練;清除地面障礙物;以及使用適當的輔助工具,如拐杖或助行器。

王偉傑強調,部桃致力於為慢性腎衰竭患者提供全面的照護策略,提高生活品質並減少跌倒風險,使老年患者能夠在家中更安全、更自信地生活。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