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獨家/AI 知道哪開刀流血最少!華碩百億次世代醫療平台將收成

經濟日報

更新於 06月22日16:00 • 發布於 06月22日04:26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開刀前,AI先掃描病人身體器官,協助主刀醫師判斷從哪裡下刀最不傷患者身體,流血量最少。這是國衛院與華碩(2357)合作投入的智慧醫療AI研究項目之一。

華碩集團2020年起總斥資百億元研發的智慧醫療平台將開花結果,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與全球副總裁謝明傑21日代表跟國衛院簽署合作意向書(MOU),目標醫療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DHP)打入300家醫院,為此華碩組織也略做調整,華碩AI研發中心(AICS)研發團隊負責人將由軟體背景出身的協理黃國豪接任。

黃泰一異動 黃國豪成 AICS 台灣團隊大當家

華碩AI研發中心(AICS)部門負責人原為全球副總裁黃泰一,團隊人數近百人,他因私人因素預計要申請留職停薪,傳出7月起部門負責人將由資深產品協理黃國豪接任,而團隊也在底層DHP平台及HIS功能陸續開發完成後,將投入新任務而組織調整為兩小隊,分別在新加坡跟台灣各有一組研發團隊及負責人,而在趨勢科技服務20年的黃國豪主要管理台灣團隊,向副董事長徐世昌匯報,由於徐世昌跟黃國豪英文名稱都是Ted,內部員工都戲稱兩人是大小Ted,據指出,黃國豪軟體專案經驗豐富,從雲到端都有豐富開發經驗。

在董事長施崇棠支持下,華碩2020年開始投入智慧醫療軟體開發,兩大產品:醫療資訊系統(HIS)及醫療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Digital Health Platform)現在都將開花結果,前者已經研發出門診系統,現正投入住院系統及護理系統等模組研發,後續會跟更多外部夥伴合作,加快HIS功能多元及完整,DHP也已經研發完成,由於標準接軌國際,與國衛院合作備受關注,可望是台灣第一個醫院用完整開放平台。

華碩、國衛院、輝達(NVIDIA)在2022年合作打造全台首座以生醫任務為主的超級電腦「國衛一號」,該超算電腦以6台內建輝達A100 GPU的DGX伺服器組成,國衛院群體健康研究所所長邱弘毅表示,過去兩年投入11個研究專案,多為國人常罹患疾病研究,如癌症基因定序檢測、疾病風險預測、慢性病研究等等。

癌症長期位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衛生福利部於今年5月1日將19種癌症的NGS(次世代基因定序檢測)納入健保給付,透過檢測生物標記尋找基因突變,評估標靶藥物精準投藥,預計每年約2萬多名癌症病人受惠,這是因為2023年癌症相關醫療支出高達1,400億元,占國家總醫療預算近兩成,反映出癌症治療對健保資源的巨大需求。

國衛院表示,國衛一號也會針對健保數據,對慢性病患者風險分析以及未來防治策略進行分析,另外新藥開發,抗生素抗藥性的預測,以及疾病預測以提早診斷出糖尿病患者。國衛院強調,透過AI可以很快在化學資料庫內,找到藥物的候選成分,加速新藥開發,過去要20年研發的藥可以快速完成,利用AI降低新藥開發成本。

更特別是,AI可以針對人體器官做精準掃描,並透過高算力,做器官各部位分析,幫醫生擬定開刀計畫,預測病人進開刀房要作肝臟腫瘤開刀時,要從哪裡下刀出血量最低,對組織傷害最小,以利術後最快復原。過去醫院是以虛擬模擬軟體進行開刀模擬,但現在可以用視覺方式呈現給醫生看,達精準醫療效果。

智慧醫療三部曲 從視覺跨入生成式 AI

衛福部指出,早期人工智慧可以協助分類與風險預測,中期電腦視覺技術突破,人工智慧可以協助醫師分析放射與病理切片影像。2022年ChatGPT橫空出世,生成式人工智慧對智慧醫療也將帶來極大變化。

謝明傑表示,華碩在次世代的醫療數位醫療平台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希望能夠把國家有效的醫療資料整合在同一個平台上,未來與國衛院將就算力、數據及次世代醫療資訊平台三大面向合作,未來也將分析醫療數據供政府政策擬定時做參考,8月將有更深入合作細節發布。

因應健保推行,台灣400多家醫院在20年前導入數位系統,如今已經過於老舊,需要更新,因應2025年超高齡社會到來,衛福部推動醫療次世代數位醫療平臺計畫,納入人工智慧科技,並依照國際標準制訂資料標準,未來各醫院資料都能在同一個開放平台上使用,病人資料不會散落各醫院造成資訊不流通及醫療浪費,這將是台灣醫界20年來最大規模的數位轉型,也是醫院第二波智慧轉型。

華碩智慧雲軟體中心資深產品協理黃國豪表示,目標DHP能導入300家醫院,大型醫院許多已經投入開發自有HIS系統,故華碩會先與中小型醫院合作,也期盼未來大型醫院會修改自有HIS與國際標準接軌,至於台灣2萬家中小診所因階段任務規劃,目前還不是主要推廣對象。

現在已經有兩家醫院正式使用華碩HIS平台,應用面合作夥伴超過20家。華碩主管表示,華碩協助醫院做底層基礎設備的建置,除清洗數據,打造PHD平台,以統一標準化規格串連各大醫院的資料,擴大創新跟醫療科技的能量,而其上則是HIS系統,除華碩有自研應用,也會放其他醫院或開發者應用於其中。

華碩3月已與國衛院前往美國奧蘭多參加「醫療資訊與管理系統協會」(HIMSS)會議,發表HIS各式應用及其下的次世代DHP平臺,推動資料標準化,以利於加速研發輔助醫療服務的AI工具。參與這波台灣醫療轉型商機的企業眾多,包含台大醫院、中國醫大、台中榮總、長佳智能、宏碁智醫與華碩、研華科技、世大智科、華碩電腦與華碩雲端。

享受更高質量的財經內容 點我加入經濟日報好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王文
    確定AI能掃描人體確認從哪開刀救活率較高? 可是算不出開刀開到一半的全身器官正常維持率啊!?都是有運氣的~
    06月23日00:3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