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防「頭皮雪花飄」脂漏性皮膚炎 中醫師:適量攝取4水果

聯合新聞網

更新於 14小時前 • 發布於 15小時前

秋冬季時,皮膚若出現脫屑、搔癢的紅斑塊,當心是脂漏性皮膚炎作祟。中醫師表示,脂漏性皮膚炎是體內濕氣過重,加上內熱或外界的熱邪侵擾,此時除了服用藥物,還可適量攝取蓮霧、鳳梨、水梨、香瓜,或按壓風市穴、風門穴,幫助緩解症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說,脂漏性皮膚炎與體內的濕邪和熱邪有關,常見於頭皮、額頭,及鼻翼兩側、眉毛周圍、耳廓和耳後、胸部等容易出油的部位。濕邪指的是體內濕氣過重,導致油脂分泌異常,讓皮膚變得油膩;熱邪是內熱或外界的熱邪侵襲,使皮膚發紅發癢。而當濕邪結合熱邪,皮膚就容易出現紅斑、脫屑和油膩,有時還會瘙癢,嚴重時可能結痂。

中醫常用「清上防風湯」治療脂漏性皮膚炎。林舜穀說,方劑中的黃連、黃芩和梔子可清泄熱毒;連翹和薄荷可緩解頭面部的風熱;防風、荊芥與白芷有助於祛除外邪;枳殼與川芎可消腫止癢;桔梗引藥上行,讓藥效直達病灶,協同達到治療目的。

林舜穀指出,麻油雞、羊肉爐、燒酒雞等熱補且油膩的食品,性味偏溫熱且含有大量油脂,容易助長體內的濕熱之邪,還會刺激皮脂腺分泌過多的油脂,加重皮膚炎症,也應適量攝取性味偏涼且水分充足的水果,如蓮霧、鳳梨、水梨和香瓜,有助於清熱降火、生津潤燥。水果能幫助清除體內的濕熱,減少熱邪刺激皮膚,降低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病頻率,其中富含的維生素和抗氧化成份,能增強皮膚的修復力和抵抗力,也能減緩症狀和預防復發。

最後,林舜穀指出,由於脂漏性皮膚炎多與風邪、濕熱有關,因此可按摩具「風」字的穴位,如風市穴、風門穴幫助祛風止癢、清熱化濕。

一、風市穴

1.位置:位於大腿外側,垂直站立時雙手自然下垂,中指指尖處即是穴位。

2.作用:風市穴屬於足少陽膽經,主要功能是祛風除濕、調節氣血,可減緩脂漏性皮膚炎中,因為濕熱內蘊所導致致的紅斑、脫屑、瘙癢症狀。

3.按摩時機與方法:每天早晚各一次,用拇指指腹或關節按揉風市穴,每次3分鐘,以感到酸脹感為佳。按摩時應避免過於用力,持之以恆可有效減輕症狀。

二、風門穴

1.位置:位於背部,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約兩指寬)。

2.作用:風門穴屬於足太陽膀胱經,善於祛風散寒、宣肺止癢,能調節免疫功能,幫助緩解脂漏性皮膚炎的瘙癢及炎症反應。

3.按摩時機與方法:每天按壓或艾灸一次,用拇指輕輕按揉風門穴,每次約3分鐘;艾灸則每次10分鐘,以促進經絡通暢並減輕症狀。

三、避免按摩頭面部位

脂漏性皮膚炎以頭皮和面部為主要發病部位,由於皮膚處於敏感和炎症狀態,過度按摩可能刺激局部皮脂腺,加重紅斑、脫屑和油膩的情況。

秒讀即時話題不費力 點我加入聯合新聞網好友

秋冬季時,皮膚若出現脫屑、搔癢的紅斑塊,當心是脂漏性皮膚炎作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秋冬季時,皮膚若出現脫屑、搔癢的紅斑塊,當心是脂漏性皮膚炎作祟。示意圖。本報資料照片
中醫常用「清上防風湯」治療脂漏性皮膚炎,方劑中的黃連可清泄熱毒。示意圖為黃連片。記者林則澄/攝影
中醫常用「清上防風湯」治療脂漏性皮膚炎,方劑中的黃連可清泄熱毒。示意圖為黃連片。記者林則澄/攝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