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人際

缺什麼就炫耀什麼,你也陷入「網路人設」亂象了嗎?

換日線

更新於 12小時前 • 發布於 07月01日10:46 • Jack I.C. Huang/The World 2.0
缺什麼就炫耀什麼,你也陷入「網路人設」亂象了嗎?
缺什麼就炫耀什麼,你也陷入「網路人設」亂象了嗎?

最近這一段時間,很多名人網紅紛紛出現所謂「人設翻車」的現象。在大家吃瓜看熱鬧、或順手批評兩句以展現十足正義感之餘,這些事件也不禁讓我思考起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在網路和社群媒體無所不在的今日,幾乎人人都有一個或多個由 0 和 1 組成的「虛擬分身」,與隨之而來的人物角色設定──也就是俗稱的網路人設。

同時間,由於絕大多數的人際互動,從工作會議、生活分享、資訊交換、日常消費……甚至認識未來可能的另一半,如今都能透過無所不在的網路達成,也讓我們透過這個虛擬分身與他人(的虛擬分身)進行交流的頻率,越來越高。

但我們的「網路人設」和真實自我之間,究竟是隨著科技進步越來越一致,還是反而越來越遙遠?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思考,在此分享給大家。

先說結論:我認為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在社群媒體上所呈現的人設,非但不會是最真實的自己,反而很可能反應了現實生活中的種種缺憾或不安全感。

也因此,用「逆向思考」的方式觀察他人和自己的社群貼文或網路人設,往往能夠更精確地、或至少更全面地理解他人或自己。

「理想與現實的距離」,用社群平台低成本抹平

「人生在世,到底追求什麼?」這個大哉問,每個人的答案恐怕都不相同,但相信多數人都會面臨一個相似的處境:「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

也就是說,我們在現實生活中追求的,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輕易美夢成真;且一旦真的擁有了,人性作用下往往很快又往下一個「追求」望去,正所謂「資源有限,但人類慾望無窮」。無怪乎曾有人笑説莎士比亞一生所著悲劇的數量遠大於喜劇,因人生本就充滿遺憾失望難過與悲傷、遠多過歡聲笑語。「王子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在童話故事裡比較容易發生。

只是日子還是要過啊,總不能成天哀聲嘆氣度日吧!那怎麼辦?網路世界的社群媒體也好、論壇群組也好,正提供了一個成本極其低廉,並且垂手可及的「出口」。

這裡先不談有特定目的的網軍或水軍,而是你我平常人在社群媒體上的帳號:絕大多數的我們,都已有意無意地習慣利用這個管道,用「人設」去輕鬆刻畫出一個自己最滿意、或者最想呈現給眾人的形象。而有的人則是會開第二乃至第 N 個匿名度極高的「小號」,用與平日言行截然不同的「人設」,直接宣洩種種不滿。

換言之,無論是上述哪一種,其實離「真實生活」中的我們,都有一大段距離。

「鍵盤上的參與感及影響力」

無所不在的網路社群平台,還提供了一個便捷且廉價的「參與」管道。但這個「參與」實際上能起到多少效益,則很難說。

舉例來說,前幾個月台灣發生自 921 以來最大規模的地震,不幸造成東部許多生命與財產的損失,同一時間,我在社交平台上觀察到許多人紛紛標註「在地震中一切安全」的訊息,或第一時間貼出「願大家都能平平安安」……等訊息。

但這些貼文中,其實有個挺有趣的心態可以琢磨:「你真心覺得其他人會在意你安不安全嗎?或者說,你又真的在意其他陌生人的安全嗎?」與朋友閒聊到這個現象,他笑笑做出以上反問。

誠然,我們身邊總有一些至親好友,會相互關心彼此支持,英文稱「重要的他者」(significant others)。在自然災害發生之時,立時給予或收到這些人最直接的關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同樣的「報平安」,放到社群媒體上、對不特定大眾的「喊話」,恐怕就是另一回事了。

印象中有一位以「地獄梗」見長的美國單口喜劇表演者,就曾在表演時直指人性地說出以下橋段,讓人頗為難忘:「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慘案時,人們紛紛在推特説 thoughts and prayers,但他們真正想說的其實是『我在這裡,來關心我!』。」

當然,人性不是只有黑暗與自利,也絕對有出於本質的善意與同理心,但在高度壓抑與資訊密集的環境下,每個人確實也都有渴望「被看見」或「參與點什麼」的欲望。而整個社會就是人與人互動的總和,我們大多在其中扮演著不起眼的角色,同時也時刻希望與群體產生連結、希望自己比現實環境中「更重要」、「更值得他人注目」。

而網路和社群媒體正提供了這麼一個虛擬空間,讓人們可以很輕易地參與所有「重大事件」,不受時間與地理因素限制。大地震後報個沒有人在意的平安也好,對國內外大事留言發表很膚淺的評論也罷,無形之中都會讓人「自我感覺更良好」,而非日復一日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

「缺什麼就現什麼」的補償心理?

上面的論述,不知你是否心有同感?還是不以為然?長期觀察也參與社群媒體上的種種現象,至少我發現無論是自己(後面會進行對自己社群貼文的「嚴格審視」)或週遭的網友們,大多需要一個(或多個)人設來轉移對現實的不如意,以及透過虛擬世界中建構的故事,來填補真實世界裡所缺乏的東西。

舉幾個大家可能比較「有感」的例子吧:例如有一類人非常喜歡「放閃曬恩愛」,動輒在社群媒體上分享與伴侶同遊或生活的照片,而且「甜死人不償命」、彷彿吃喝拉撒睡全都要膩在一起。但你有沒發現,過段時間後,卻常出現「另一半默默換人了」或甚至兩人「反目成仇」的戲碼?(若沒有的話,當然是誠摯祝福啦!)

有沒有可能,是他們對愛情與親密關係的「不安全感」其實很重,所以需要大量且高調的曝光,讓「大眾」來協助反覆確認這對關係?否則,愛情不就是兩人之間的相處而已嗎?不停地曬恩愛讓所有人知道,除了部分炫耀的心態外,是不是當事人也希望透過特定的網路人設,來強化自己在這段感情中的信心?

「強烈的自卑通常伴隨著強烈的自大,」一位朋友這麼說,並語氣堅決地對我表示:「你去看看某些國家一天到晚在宣揚『大國崛起』就會知道了,美國根本不需要一天到晚告訴全世界他們很強;反倒是一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會常常透過媒體展現國家強盛的畫面……」國家是如此,放到個人的層次,或許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另一種觀察到的類型是「炫富類」的:相信大家一定看過那種動不動跟超跑、奢侈品、豪宅合影的貼文。但不難發現,這些人在現實生活中,很大部分其實並未擁有那些資產,又或者,需要竭盡所有才能勉強購買那麼一個名牌包、一隻名錶⋯⋯

若套用上面分析的邏輯,會不會是這些人在現實中對於「財富」的不安全感也很強烈(甚至正面臨財務危機)?所以在網路上,可以用門檻比較低的方式,來塑造一個自己理想中財務無虞的形象,目的也未必是向外人炫耀,純粹就圖個看了心情愉悅、移轉自己在實際生活中的不如意?

有人可能會問,不也有一些「富二代」時常貼這類的炫富照嗎,他們總不缺錢了吧?這裏或許可以麼分析:他們是不缺錢,但不代表他們心中的「不安全感」不存在。這些人如果沒有憑自己的本事開創出一番事業,而是靠著家族的庇蔭揮金如土,是不是也有可能在心理狀態上,是有那麼點不願承認的自卑感?金錢可以讓他人羨慕,但不會因此得到尊重,當「窮得只剩下錢」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大概也就是透過買買買,在網路上集結那些按讚與諂媚的留言,以滿足自己在現實中的不如意吧。

人設中的「營業需求」,與我的自我反省

上述簡單舉兩個例子,讀者可以借用相同的邏輯,繼續去分析其他類型的貼文(或分析看看自己的貼文),和背後所可能代表的心理狀態,來探究他們(或自己)到底對什麼東西缺乏安全感。這裡倒不是說你貼了什麼,現實生活中就必然缺乏什麼(但也很可能就是如此),而是這些看似「分享生活點滴」的貼文背後,是不是有些更值得探討的心態與動機。

當然,還有一種與真實狀況落差可能頗大的貼文,卻與心理狀態未必有關,那就是所謂「工作或營業需求」的社群人設。例如當業務與直銷的,或許需要營造出「成功人士」的形象,所以「需要」在社交平台動不動就分享出入高端場所、持有奢侈品的畫面,藉此吸引潛在客戶;又或,代言母嬰產品或經營親子團購頻道的,自然也需要一直 PO 出自家小孩的成長過程、育兒心情點滴故事等等,目的是吸引流量獲得更多的訂單與廣告……

這類社群媒體貼文主要屬於「業務導向」性質,跟一般人對現實的無力感和不安全感比較沒有直接關係。只不過,同樣大多不等於真實的狀況。

到了文章尾聲,總不能只檢討他人不反省自己,因此我也試著用上述這套理論,檢視了自己近期在私人 FB 上的貼文,發現大多數都落在「高頻率的搭飛機出國」與「在重要場合出席活動」兩大類。這些都是近一年多來確實發生的事實,但背後的心理狀態分析,我是這麼看待近期的自己的:

對於回台灣後的安穩生活,有強烈的排斥感,並對「國際觀」與「國際化」,有異常偏執的熱衷;但鑑於疫情之後「暫居」台灣也兩年多了,卻不知何時能再出國闖蕩,故在網路上塑造了一個「常飛客」的形象,滿足內心深處渴望落腳異國他鄉、近期卻不可得的挫折感。其次,藉由這種世界各地到處跑的形象,也企圖建立擁有連結各國人脈的能力,開拓潛在的合作夥伴。

至於那些「出席重要場合」的貼文,例如在哈佛大學演講、與蒙特婁大學教授餐敘、出席華府感恩節晚宴等等,除了虛榮心之外,這裡的「不安全感」也可能來自於我迫切地希望自己在現實的學術與國際舞台上,能夠成為受人重視的 somebody,但目前還遠遠不夠格,所以只好先在網路上,用較低成本的方式來打造一個這樣的「人設」。一方面督促自己努力朝這樣的目標邁進,一方面也是過過癮:「嘿,我也能在哈佛發表演說!」即便那其實只是一個小小的私人活動,但算是跟全球最頂尖的學術機構沾上點邊了吧。

真實生活中(暫時)感到遺憾的,至少網路世界總能很輕易的彌補。

那你呢?能把本文看到這裏的讀者,想必心理素質已經十分強大了!那麼不妨進一步看看,你自己經常「散佈」在社交平台上的言論或訊息又是什麼?這些訊息與符號的背後,有沒有潛藏著你對現實的不滿,透露出你所缺乏或感到不安的東西?

也以此自勉和與大家共勉:在虛擬世界中,只要不犯法詐騙,要打造出一個什麼樣的「不符人設」、背後又反應出什麼樣的不安全感或缺憾,其實都沒什麼好譴責的。重點是「認知」到這個缺憾,進而督促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更努力地「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如此這個人性中幽微的灰色地帶,想必能夠帶來更多的正面效應。

【延伸閱讀】

●關於「偶像人設」,你不知道的事──從「公關包裝」、「輿論操作」視角,談王力宏事件
●在台灣和中國,我如何試著成為一個「網紅」:「哈佛一哥 Stephen」(失敗)的網路名人夢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加入換日線 LINE 好友,每日接收全球議題包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

  • 🥮Masako🥮
    😨😨😨我相反a
    07月02日06:09
  • Richard
    沒錯,缺什麼就炫什麼,看看綠色政黨可驗證此事
    07月01日11:3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