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壓力與管理一直是職場上的熱門議題,但企業主動調查員工壓力,並將結果作為裁員決策依據,這樣的做法幾乎前所未聞。
根據印度當地媒體《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報導,新創公司YesMadam在內部調查中詢問員工是否感到壓力,隨後解雇了那些反映壓力較大的員工。一封內部電子郵件內容在LinkedIn外洩後引發熱議,郵件中寫道:
「最近我們進行一項調查,以了解大家對於工作壓力的感受。許多同事分享了自己的擔憂,我們對此深表感謝和尊重。作為一家致力於培養健康且支持性工作環境的公司,我們認真考慮這些回饋,為了確保沒有人在工作中感到壓力,我們做出艱難的決定,即與壓力較大的員工分道揚鑣。此決定即刻生效,受影響的員工將單獨收到更多詳細資訊。」
該話題在印度地區引發網友廣泛討論,其中不乏憤怒評論。
對此,YesMadam在本周發布澄清聲明:「我們對近期社群媒體上的貼文所引起的困擾深感抱歉,這些貼文暗示我們因為員工感到壓力而將其解雇,但我們絕不會採取如此不人道的做法。我們的團隊就像是家人,他們的奉獻、努力與熱情是我們所有成功的基礎。這些社群媒體貼文是為了突出職場壓力這一嚴重問題而有意發起的。對於那些發表憤怒評論或強烈表達意見的人,我們表示感謝。」
YesMadam進一步表示:「員工真的因壓力而被解雇嗎?絕對不是。他們沒有被解雇,而是被給予休息的機會。他們不是被資遣,而是被鼓勵釋放壓力。他們不是被裁員,而是被提供放鬆的機會。他們不是被解聘,而是被建議休息並充電。」
一位安永員工過世,引發印度「有毒工作文化」話題發酵
儘管如此,印度員工這次可能不會這麼輕易買單。
根據印度最大的數位醫療保健平台MediBuddy與印度工商協會(CII)的一份報告,大約62%的印度員工因為工作相關壓力以及工作與生活嚴重失衡,正在經歷職業倦怠,這一數字高於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倍(20%)。
印度職場的工作壓力討論日益升溫,尤其是一名26歲安永(EY)會計師事務所員工安娜.塞巴斯蒂安.佩拉伊爾(Anna Sebastian Perayil)在今年過世後,關於「有毒工作文化」的爭論就持續被關注。
安娜加入安永後4個月,因心臟驟停過世,她的母親寫了一封電子郵件給安永印度區首席執行長拉吉夫.梅馬尼(Rajiv Memani),信中詳細描述女兒在工作中承受的壓力。
以下是全文信件摘錄:
「安永是她的第一份工作,她很高興能成為這樣一家享有盛譽公司的一員。」信中表示,安娜從小到大一直都是鬥士,是學校的優等生,在課外活動中表現出色,並以優異成績通過特級會計師(CA)考試,「她在安永不知疲倦地工作,付出一切來滿足對她的要求,然而,工作量、新環境和長時間的工作對她的身體、情緒和精神造成損害。加入後不久,她開始感到焦慮、失眠,但她不斷鞭策自己,相信努力與堅持是成功的關鍵。」
「當她表達自己的焦慮時,遭到不屑一顧的回應:『你可以晚上工作,我們都是這麼做的』。讓他們日以繼夜地工作,甚至在周日也工作,這是毫無道理的。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超出個別經理或團隊的範圍,無情要求和滿足不切實際期望的壓力是不可以持續的。」
「安娜是一位年輕的專業人士,剛開始她的職業生涯,就像許多處於她職位的人一樣,她沒有經驗或權力來劃定界線或抵制不合理的要求,她不知道該如何說不,她試圖在新的環境中證明自己,並以此突破自己的極限。而現在,她已經不在我們身邊了。」
「安娜的經歷揭示了一種職場文化,這種文化似乎頌揚過度工作,卻忽略角色背後的人。」
安娜的故事在印度當地社群發酵,也引來其他網友留言。一位網友寫道:「印度的工作文化是可怕的,工資很低,剝削是最大的。雇主經常騷擾工人,卻沒有任何後果,也沒有任何悔意。」他補充表示,經理們經常因為過度工作而受到讚揚。
另一位是前安永員工寫道:「實習生面臨著瘋狂的工作量、不切實際的時間表,並且在評審期間受到羞辱,這種經歷被認為是對他們未來發展的某種『品格塑造』。」簡單來說,資方認為這種作法有助於鍛鍊實習生的堅韌性與職業能力,但作法是否恰當,仍然存在爭議。
延伸閱讀:高壓未必賺更多!5大「低壓高薪」職業出爐,年薪破320萬⋯十大壓力爆表工作又有哪些?
全球15%勞動人口患「焦慮症」,損失1兆美元經濟生產力
因為工作壓力而罹患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s)或引發身心健康危機,這樣的情況不容忽視。
不只是在印度,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據,全球約15%的勞動人口受到焦慮症困擾。這不僅僅影響員工的健康,也對公司本身造成損失,全球每年因為員工憂鬱與焦慮而損失120億個工作日,減少1兆美元的經濟生產力。任何事情都過猶不及,如何平衡勞動付出與福祉、創造安全的工作場所,已成為企業必須重視的重要議題。
延伸閱讀:可以懶惰,但絕不能狀況外!看懂「薪水小偷」8 大步驟:為何專業不是生存關鍵?
資料來源:The Economic Times、BBC、Times of India
延伸閱讀
最認真的員工也會安靜離職!「我很好,沒問題」為何會是離職前兆?
Netflix員工愛休幾天就休幾天,為何同事也沒怨念?提升效率,老闆還能怎麼做?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