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臺灣教育予人的印象,不外乎失敗的教改、填鴨式學習、補習文化等各種與升學主義有關的負面印象,然而回顧過去十餘年,來自各界的努力,讓臺灣教育逐漸跟上國際潮流。
政策方面,2014 年《實驗教育三法》上路、2019 年推出俗稱「108 課綱」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小學國際教育白皮書》則由 2011 年的 1.0 版本進化至 2020 年的 2.0,緊接著《2030 雙語政策》於 2021 年正式啟動。以上各項目雖然包含面向與實踐方式不盡相同,但共同目標都是希望因應時代變動,培養出具備國際素養、全球移動力與競爭力的世界公民。
而在政府之外,也有越來越多以教育為主題,或者與教育單位合作的新創公司、非營利組織崛起;特別是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多元的學習需求加速了教育產業變革的腳步──它們一方面集結草根的力量,試圖由下而上,打破學校教育的邊界;另一方面也和學校密切合作,從觀念上拓寬教師、家長、學生乃至整個社會對於教育的想像力。
本文將視角聚焦「體制之外」,訪談教育新創平臺「雜學校」創辦人蘇仰志,以及思躍軟實力培訓所(Ascent Academy,以下簡稱思躍)和臺灣領導未來協會(Lead For Taiwan,以下簡稱 LFT)創辦人陳孝彥。他們雖分屬兩個世代,但都相信要培養「有能力改變世界」的人才,必須跳脫既有的教育方式,朝個體化方向邁進。
打造跨域平臺,協助媒合資源
教育之於蘇仰志,便是找到自己熱愛且能發揮影響力的使命;每個人的使命不同,生命的時程自然也不同。但傳統教育忽視個體差異,就像栽種不同品種的植物,卻期待相同花期,導致學生普遍缺乏「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
他強調,「Self-awareness 不是在那邊冥想,而是要去探索,雜學校就是提供一個探索的連結,讓你知道世界這麼大,有各種學習和實踐理想價值的方式。」他在公民運動風起雲湧的 2014 年創辦雜學校,透過孵化新創、舉辦展覽等方式,致力打造一個能夠促進對話、媒合資源的創新平臺。
今年適逢雜學校 10 週年,在命名為「教育特有種」的 2024 國際教育創新博覽會上,可以看到近百個攤位進駐,主題五花八門,從實驗教育、語言學習、程式設計到動物保育均有,論壇講者更是來自世界各地──乍看之下缺乏明確主軸,但其實「多元、國際」正是蘇仰志的主軸與目的。
他解釋:「我很像是一個第三空間,讓學校、政府、公民、產業有機會相遇。當各種主題的人們碰在一起,新的 solution(解方)跟創意就會發生。」
展覽看似與傳統教育相去甚遠,但參與者不乏學校教師。蘇仰志說,這就是展覽現場的力量,透過把同樣堅守價值的人聚在一起,讓想用創新方法解決教育問題的老師看見自己並不孤單。他們或許是教師族群中的少數,但各個都是 “ change-makers ”,促成改變的能量不容小覷。
以思辨為核心,因材施教
LFT 是此次雜學校教育展的合作夥伴之一,不僅設有攤位,也為教育工作者帶來為期 3 天的「國際思辨教育論壇」。創辦人陳孝彥之所以如此重視「思辨」,原因和個人在臺灣公立學校的受教經驗有關:他回憶高一到俄羅斯交換時,發現歐洲同學根本不知道「東西羅馬帝國的亡國年份」,但這卻是當時臺灣國三歷史課本上的「必背」知識,令他十分驚訝,也開始質疑臺灣的體制教育。
在臺灣適應不良的他,後來因緣際會獲得獎學金,得以赴外留學,前後畢業於世界聯合學院波士尼亞分校(UWC in Mostar)和紐約大學歷史系。
UWC 提供為期兩年的國際文憑系統大學預科課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簡稱 IBDP),讓陳孝彥首度體驗到思辨教育的核心價值。他以「修訂版 Bloom 教育目標分類法」的 6 個認知歷程向度解釋教育系統的差異:臺灣比較注重下層的記憶、理解、應用,西方則更著重上層的分析、評鑑、創造。受益於 IB 的啟發,他一直希望能以更系統性、規模化的方式,打造臺灣的思辨教育系統。
2021 年,他因疫情而暫時回臺期間,遇到了志同道合的創業夥伴,一起先後創辦了 LFT 和思躍。前者是非營利組織,透過寒暑期營隊、講師培訓計畫,以及進入高中職教授多元選修思辨課等方式,向臺灣老師示範「思辨教育怎麼教」;後者則是社會企業,以全英文教授從小學到高中的學生辯論和閱讀寫作,接下來還打算加入「專題導向學習」(Project Based Learning,簡稱 PBL)。
兩個創業項目的主題和作法相近,但對象各異。LFT 旨在讓公立學校的學生不需額外資源,也能接受思辨薰陶;思躍則是針對可以英文作為學習語言的學生,其中八成來自私立或國際學校。不過與其說兩者的差異在於「大眾教育」和「菁英教育」,毋寧說是針對不同家庭條件、能力和特性的學生,提供相應的教學資源,實踐「因材施教」。
創造環境,培養國際思維
蘇仰志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10 年只是教育的最小單位,百年則可看到具體改變。過去 10 年,臺灣已向其他亞洲國家展示了創新教育的實力,他的下一步便是經由雜學校,將臺灣經驗輸出國際,預計在日本設立第一個海外據點,建立創業孵化中心作為第三空間。
這個作法正呼應了他在訪談中不斷提到的「國際思維」,也是他認為「國際化教育最重要的核心」。他直言,臺灣因為缺乏國際環境,連帶地在很多領域都沒有 “ Go global ” 的野心,比如在文創產業,相比韓國影視作品可以行銷全球,臺灣拍的故事卻往往只有自己才懂。
若想培養國際思維,首要之務是創造環境,蘇仰志建議從兩方面著手:國家層面上,教育政策應與產業政策通盤規劃,例如:若產業能吸引更多外國人進駐,社會自然就有環境推動「雙語教育」。個人層面上,不妨從興趣出發,尋找與世界的連結。像是他在學生時代,就曾因交了外國筆友,勤寫英文信,眼界就此打開;而當有機會到美國交換,他也刻意不和臺灣人打交道,就為了沉浸在全英文環境。
那麼在教學層面上,老師又可以怎麼做,啟發學生對世界的好奇與嚮往呢?陳孝彥的答案也是從生活延伸。最近他和思躍學生談「全球衝突」(Global conflicts)時,便由新聞報導和社群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的兩岸關係切入,引導學生批判性地閱讀、分析與討論相關文本,最後由學生撰文評估「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儘管每位學生的英文寫作程度不一,但他欣喜地發現到了課堂最後,學生都能以清晰的邏輯詮釋個人觀點。
他用實際案例證明:「國際觀教育」既非純英語教學,也不是非得出國,而是透過思辨,帶領學生看見臺灣在世界的定位。
(本文原刊於換日線 2024 秋季刊《國際觀怎麼教?怎麼學?》,標題為〈學校外的世界:從草根出發,孕育教育的多種可能〉,欲閱讀更多國際教育實務經驗,敬請支持紙本季刊。)
【延伸閱讀】
●錄取臺大卻選擇「重讀高中」──北一女數理資優生:我要走出自己的路
●「全世界最國際化的高中」來了:貴族學校?哈佛直升班? UWC 給臺灣教育的啟示
※本文由換日線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 3
天佑
寶貝,穿個好衣服。也好入眠。情緒會更好!
點擊開啟shopee.tw/ka2zdco_o9
進來看看。
08月25日23:32
蔡佳致
👍
08月24日02:08
kenn
這樣不就沒辦法像中國那樣培養出中國小粉紅之類的人才了!
08月24日02:5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