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如何實現「完全」綠氫,還要涵蓋設備、運輸碳足跡

科技新報

更新於 06月23日15:12 • 發布於 06月23日14:13

氫氣是一種乾淨高效的能源媒介,燃燒產生的唯一副產物是水蒸氣,不會產生任何二氧化碳,有助供電、交通運輸與工業用途能源轉型,但要實現真正的的綠氫,還有許多挑戰。

根據荷蘭拉德堡德大學和恩荷芬理工大學團隊研究,過去常利用天然氣(甲烷)進行蒸汽重組反應來產生氫氣,由於過程會產生二氧化碳,因此在能源轉型路徑向,產學研正逐漸轉向綠氫,透過太陽能、風力發電等再生能源電力來電解水製氫,但研究員 Kiane de Kleijne 認為,還需要考慮這些設施的碳足跡。

且太陽能、風力發電資源豐沛的地方多在澳洲、非洲或巴西等地,如果要將綠氫運送到世界各地,加上航運運輸等,碳足跡又會再提高。

團隊已經評估世界 72 國、共 1,025 個規劃中的綠氫設施,以其生命週期溫室氣體排放量、涵蓋不同電解槽技術和再生電力來源來看,研究發現,目前法規中排除再生能源的生命週期碳排放、零件製造碳足跡和氫氣洩漏,反而讓外界認為,綠氫可以輕鬆達到排放門檻。

de Kleijne 表示,如果以這種方式看待,大部分綠氫計畫會導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且透過風力發電製氫時,碳排放量會比太陽能製氫還要高。團隊認為,若要大規模實現低碳排綠氫,需要精心選擇的生產配置,且也要注意供應鏈碳足跡。

但未來隨著有更多綠電製造風機、太陽能板或是電解槽鋼材,未來便能進一步改善。好比太陽能的源頭材料多晶矽製程與電池技術,生產多仰賴高污染、便宜的燃煤發電廠電力,為此法國也嚴格控管太陽能板碳足跡,100kWp 以上太陽能計畫產品進入法國市場時,必須經過碳足跡認證。

(首圖來源:shutterstock)

立刻加入《科技新報》LINE 官方帳號,全方位科技產業新知一手掌握!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Kevin 阿榜
    運送的過程不用石化燃料 改用綠氫不就解決一大問題 廣泛的普用綠氫才是未來的趨勢
    06月24日01:59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