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心衰竭的沉重腳步:開啟全新照護篇章

今健康

發布於 12月24日19:30

「每走一步,都喘得像跑完馬拉松。」一位心臟衰竭患者林先生曾如此形容,聲音裡滿是數月以來深深的疲憊,道出疾病對身體與情感的深刻折磨。心臟衰竭並非冷冰冰的醫學名詞,而是一場無止境的抗爭。對每位患者而言,每一次呼吸都猶如一場與病魔的對決,讓人心力交瘁。作為全球性公共衛生的挑戰之一,心衰竭的治療需要的不僅僅是長期藥物,更需要跨領域、全人照護的介入。

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 延續生命豐富患者生活

高雄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王玟樺醫師指出,針對心臟衰竭新的照護理念,不僅在於延續生命,更注重提升生命的質量。台灣正憑藉前瞻性的醫療計畫實踐這一理念。透過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畫,患者不再是冷冰冰的統計數據,而是一個個有著不同需求的獨特個體,值得量身打造更精準的照護支持。在這項計畫當中,患者從住院到出院的每一步,會由心臟科醫師、個案管理師、營養師、復健團隊組成的專業團隊幫助。這不僅僅是醫療介入,更是一場深度的合作,幫助患者在康復之路上穩步前行。當治療得當,心衰竭不僅可以大幅降低再住院率與死亡風險,更能幫助患者重新擁有穩定的生活品質。

穩定的力量來自順從性與日常管理

王醫師說道,「心衰竭的治療,就像是一場交響樂的演奏,每一個環節都不可忽視,缺少任何一部分,整體的和諧就會崩潰。」王醫師進一步分享,藥物治療是這場交響樂的基石。細數心衰竭治療的四大支柱藥物: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ARB),血管張力素受體-腦啡肽酶抑制劑(ARNI);乙型交感神經阻斷劑(β-blockers);礦物質皮質素拮抗劑(MRA);以及鈉葡萄糖共同運輸蛋白抑制劑(SGLT2i)。除此之外,醫師也可能使用奇特電流通道抑制劑 (If channel inhibitor)和利尿劑。醫師除了會注意患者的症狀及血壓心跳的變化外,也會定期檢查病人的肝腎功能和電解質。

對於像林先生這樣剛出院的患者來說,急性期過後的六個月最為關鍵。王醫師強調:「藥物的效果,取決於患者是否能堅持。」然而,這並非易事。對副作用的擔憂、錯誤的理解,甚至僅僅是習慣的疏漏,都可能導致患者跳過服藥或自行減量。「讓患者感受到被傾聽的重視,才是真正建立信任的起點。」

王醫師說明,會請患者和家屬每日確實測量並且記錄血壓心跳和體重,並會在回診的時候討論這些紀錄,確認有沒有其他的症狀和不舒服。

飲食與運動 穩定心衰竭病情的重要支柱

病患會很抗拒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因為會擔心讓生活變得索然無味。王醫師回答:「這不是剝奪生活樂趣,而是進行細緻、有效的調整」。飲食管理同樣至不可或缺。鹽分,是個看不見的敵人,常藏身於加工食品或醬料中,無聲地威脅著心臟的平衡。建議患者選擇清蒸或水煮的料理,使用低鹽調味品,外食時避免醬汁過多的菜餚。同時,營養師會為患者設計低鈉、均衡的飲食計畫,幫助穩定血壓與液體平衡。此外,適度的運動亦是穩定心衰竭病情的重要支柱,即使是簡單的步行或輕量瑜伽,都能促進血液循環並提升肌肉力量。復健醫師、物理治療師會根據患者的體能狀況制定逐步升級的運動計畫,確保心肺功能得到安全且有效的提升。

跨領域合作的力量:心衰竭治療的成功模式

跨領域照護模式是心衰竭治療的關鍵,透過專業團隊的協作,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心臟科醫師根據患者的病情制定精確的藥物計劃;個案管理師了解患者的需求並協調各種檢查與治療事項;營養師設計健康飲食方案,幫助穩定體內平衡;物理治療師則為患者制定逐步提升活動能力的復健計劃。個案管理師和心理專家專注於患者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建立正向思維,減輕疾病帶來的壓力與焦慮。研究指出,參與急性後期整合照護計劃的患者,無論在再住院率還是死亡率上均有顯著降低。同時,患者對治療的接受度和信任度也大幅提升。這種合作模式有效提升了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了不必要的檢查與住院,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並促進良好預後的實現。

王醫師分享團隊的臨床照護經驗,透過定期團隊會議,與心衰竭個管師及團隊密切合作,持續追蹤患者的恢復進度,並根據患者的健康數據調整治療計劃。若患者因副作用減少服藥,醫師會重新評估藥物劑量或考慮替代方案。王醫師總結道:「這不僅是治療疾病,更是幫助患者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

教育的力量 從知識到希望

教育是賦能患者的關鍵,台灣心臟衰竭照護學會近期推出一系列的衛教影片便是最佳例證。影片不僅是一種資訊傳遞工具,更深入介紹心衰患者如何進行自我監測、日常管理及運動,提供實用的知識,幫助患者和家屬在複雜的醫療過程中找到清晰的方向。對患者來說,這些影片不僅是學習的工具更是一種信任的延伸,在心中播種希望,它告訴患者:即使面對疾病,他們仍擁有掌控生活的力量。對照護者而言,這些影片提供了知識,也帶來了彼此支持的力量。

心衰竭曾經是患者生命中的沉重負擔,但隨著跨領域照護模式的推行,這一疾病正逐漸被重新定義。這些計畫不僅延續了生命,也豐富了生活,為心衰竭患者開創了一個不再被疾病定義,而是能夠重新掌控人生的未來。這些轉變提供我們:在醫療的領域,每一個名字、每一個照護計畫的背後,都醞釀著對人命深刻的敬意與熱愛。

齊心綻放戰勝心衰衛教影片四部曲連結:

衛教天地| 中華民國心臟衰竭照護學會Taiwan Society of Heart Failure

【本衛教文章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FA-11332917_20261217

《延伸閱讀》

.躺著難呼吸,坐著好一點?醫:心衰竭典型症狀,早檢查。為十大死因第二,就醫卻僅4成。

.躺著會悶會喘,起身好一點?醫指6警訊早檢查,很可能是心衰竭!

以上新聞文字、圖片皆屬《今健康》所有,網站、媒體、論壇引用請註明出處。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