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潮流時尚

「斷捨離」不是清出空間,而是讓心靈擺脫「隱形壓力」!脫離對物品的執著,才更清楚自己要什麼

幸福熟齡

更新於 8小時前 • 發布於 8小時前

作者 : 郭美懿整理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農曆新年將至,在大掃除的過程中,你是否也為了哪些東西該丟、哪些舊物該留,而感到猶豫難決?心理師表示,在人生累進的過程中,我們常賦予物品意義、難以捨離。但在生活空間逐漸被物品佔據的同時,也會讓心理背負隱形壓力,因此需要適時「斷捨離」,釋放更大的空間讓心靈呼吸。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臨床心理師黃昱翔指出,人生是持續累進的過程,隨著時間推衍,經驗、知識、智慧會持續增長,而物品也會不斷地堆積。

從學生時期的制服、書包、紀念冊,上班時置辦的服飾、工作留存文件,日常生活中的藏品、票根,到孩子成長過程中留下的衣物、玩具、紀念品等等…多樣的物品記錄著我們豐富的生活,也被我們賦予意義。然而生活空間逐漸地被物品填滿,相對也會讓心理沈默地背負著隱形壓力,因此需要適時「收拾」,讓生活有自在的空間。

黃昱翔指出,「收拾」不單只是將物品打包後,放置到看不到的空間存放,而是將物品實際地移到生活空間之外。

這些物品可以回收、轉送或丟棄,看似簡單的指令,執行上卻不容易。例如有些書籍即使存放多年未曾閱讀,但心中總想著有一天會再看;有些贈品及禮物,明明不喜歡卻又捨不得丟,於是年復一年擱置在角落。

此時可以試問自己:「這個物品近期用得到嗎?」、「這個物品是自己需要的嗎?」,若近期用不到或不是自己需要的,捨去會是合理的選擇。經由自我思辨協助判斷及選擇,可以提高成功執行捨去多餘的物品的機率。

黃昱翔表示,在實際要將多餘物品捨棄時,內在經常會感受「好可惜」、「捨不得」的情緒,甚至會感到「迷惘」,畢竟要開始用和以往不同的判斷方式來看物品。

但經由覺察情緒,反而可以讓自己有機會去思考:為何會感到可惜、感到捨不得?「是不是來自於對過去物質匱乏的經驗,而產生的不安全感?或是來自對於關係連結斷裂的害怕?」進而釐清內在真實在意的因素,就能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捨、離」的過程,更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黃昱翔說,「斷捨離」一詞源自日本,「斷」意味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是捨去多餘的物品;而「離」,則是脫離對於物品的執著。

經由收拾、捨去多餘物品、脫離對於物品執著的歷程,可以更加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從時常為繁雜的物品煩心,逐漸進展到可以掌控適量、適用的物品,進而在購物時,也會開始預先思考物品進入生活的樣貌,斷絕不需要的物品。」

經過持續不斷地練習、覺察及反思,「斷、捨、離」會成為一種生活的態度,將物品盡其所用,讓空間舒適自在,創造美好的生活!

振芝心身醫學診所周呈叡醫師也曾提供3個避免囤積物品的小撇步:

●小步漸進:每天固定撥出10到15分鐘進行整理,從最不具情感連結的物品下手,例如過期的傳單或報紙。

●三箱法則:準備「保留」、「捐贈」、「丟棄」三個箱子來分類物品,對於具有紀念價值的物品,不妨以拍照方式保存回憶,適時放手實體物品。

●一進一出:在購入新物品時,就處理掉一件舊物品,避免物品持續囤積。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更多幸福熟齡文章

進入更年期「梨型身材」很危險!醫示警:恐「肝臟雌激素代謝異常」…3招讓她4個月減重15公斤

林志豪醫師:每天做2個動作,高血壓、巴金森、失智症一網打盡!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