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簡立峰:黃仁勳1人救台灣!AI PC、AI手機、機器人為何是台灣下一個重要機會?

數位時代

更新於 06月14日13:26 • 發布於 06月16日02:15

「以前是一顆蘋果救台灣,現在是黃仁勳一個人救台灣。」前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簡立峰在5月25日的「2024生成式AI年會」上笑著說。

剛落幕的Google I/O,展示了Google怎麼用Gemini打通所有產品環節;再早之前,OpenAI發布GPT4o,試圖先搶下語音助理的地位標竿。時間再近一點,是NVIDIA的財報,帶動全台灣相關概念股的股價,所以才有黃仁勳一人救台灣的比喻。

「大家擔心股價會不會泡沫?我沒有辦法回答,但如果AI沒人用、沒人付錢,泡沫就會破掉。」簡立峰說。

AI時代下,個人要大膽、企業要小心!

AI不會沒人使用,簡立峰提醒現在已經發生:「會用AI的人正在取代不用AI的人」、「會用AI的企業正在取代不用AI的企業」、「有能力開發AI的國家,正在讓沒有AI能力的國家(文化)消失」。

不管是個人或企業,現在開始一段時間,應該要試著理解「不完美是常態」,AI無法保證正確、不一定可以溯源,還有可能學壞,但在好好的教導下,可以成為很好的副駕。個人應該要大膽一點使用;企業考量到提供的服務必求正確,使用AI還是必要,只是要謹慎。

不過,簡立峰也表示,雖然雲端大廠都加上了AI功能,有能力的大型企業應該具備一些算力,才能確保效率與安全性;中小型企業則不用想太多,直接導入現有的AI。

焦點不再是LLM、新創

而AI世界有4個關鍵:算力、數據、資金跟人才。以新創公司來說,唯一有的就是人才,「所以新創要加入台灣優勢(硬體產業),不然來不及了。」簡立峰說。他也提出了4點趨勢觀察,後2點就是跟台灣企業發展的關鍵。

1. 模型兩極化

語言模型將是大者越大、小者越小。大語言模型是科技巨頭之間的比拼,關注點在於今年GPT-5的發布;小型語言模型則是在垂直領域發功,以及關注是能否在邊緣(edge)設備上順利運行。

2. 雲端服務+AI

所有的軟體、雲端服務都將有AI。

3. Edge AI戰場

邊緣端指的是AI手機、AI PC與其他設備。「雲端AI我們想都不用想,但邊緣運算,我們有最強的工業電腦群、製造端,台灣有可能『由端上雲』。」簡立峰說,「這些概念過去大家都是用喊的,就看下周的Computex、蘋果未來的發表會,會不會讓這些概念成真。」

4. 機器人再起

「生成式AI可以大量產生機器人的訓練資料,以前大家說的通用機器人,很難用,現在可以用自然語言溝通去調整工作能力、工作項目,會是爆發點。」簡立峰說。

2023年與2024年的「變與不變」

簡立峰在2023年生成式AI風潮興起時,就提出了從個人到台灣的關注重點,2024年他也有新的版本,但並不是捨棄2023年的版本,而是「加上去」。

2023年
個人:Prompting
學生:80分及格、問問題比解題重要
企業:fine-tunning
新創:在巨人肩膀上疊積木
台灣:維護中文解釋權

2024年
個人:Prompting+讓AI成為助理
學生:80分及格、問問題比解題重要+努力成為π型人才
企業:fine-tunning+開啟人機協作
新創:在巨人肩膀上疊積木+台灣優勢(硬體)
台灣:維護中文解釋權+鏟子是用來挖礦的

延伸閱讀:全球AI職缺報告!「懂AI」薪資漲25%起!揭曉4大危機職缺,哪些工作AI無法取代人?

責任編輯:林美欣

延伸閱讀

Google四巨頭QA|如何因應OpenAI緊咬?AI搜尋會降觸及?執行長皮蔡一次解答
OpenAI新模型GPT-4o問世!對話能力強到會「插嘴」,還能讀懂人類語氣
「加入《數位時代》LINE好友,科技新聞不漏接」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20

  • Laurence
    狗屁
    05月26日00:22
  • Polo斐
    蠻空洞的文 我覺得的
    06月16日07:45
  • 蔡蔡( ̄▼ ̄)/依均
    現在一群年輕人都在做YT,未來也沒有人再開創另外的領先領域了⋯
    05月27日14:35
  • Sam
    以前也是ㄧ堆人,不用智慧手機,現在幾乎百分之99.9都是智慧手機了吧
    05月25日13:04
  • 張胖子
    一樣被吹捧的安川電機都沒漲,那種真正在做機器人的公司,只有台灣那些什麼鬼都還沒做出來的公司一直炒作
    05月26日13:5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