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在網路上陪你聊天,度過幾個白天、黑夜,你有勇氣在不確定對方是否真實存在的情況下,隻身前往見面嗎?
「所有相處都是從陌生開始的」在電影《莎莉》中飾演鄉村女孩的劉品言,對於關係有這樣的體悟。劇中她飾演養雞農婦惠君,在交友軟體上認識一名外國帥哥,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仍決定前往法國。
《與軒軒講》邀請到劉品言、李英宏和我們聊,他們如何看待愛和孤單,又是如何演繹。
(同場加映:《莎莉》電影心理學解析:如果你的愛,不能陪你去未來,那就自己去吧|海苔熊專文)
劉品言、李英宏:關於「愛」我們是這樣看
《莎莉》從台灣東勢出發,地域的限制似乎也狹隘了視野,養雞女孩惠君隻身前往法國一舉,讓所有人都覺得她瘋了,但惠君只是拋出一句「為什麼你的愛是愛,我的愛不是愛?」鏗鏘有力,勾起也許很多人都有的不被理解、愛得純粹而轟烈的記憶,事實上那何嘗不是愛的一種形式?
回到劉品言本人,過去她也曾在法國待過一段時間,對應許多人對法國女人的好奇跟遐想——她們總是愛得自由,愛得浪漫,愛得奔放,劉品言坦言自己面對情感,如果對方值得,那麼她也可能選擇痴狂。
她也是在演完《莎莉》後才意識到,每一段戀情都是從陌生人開始的,或許面前的人人本來並不帶有戀愛的心意,但當心意慢慢滋長,關係蛻變成愛意時,總歸來說關係依然始於陌生。
既然所有的相處都是從陌生開始,那麼惠君的行動因此顯得並非無法理解,也並不一定只是癡狂。
而在李英宏眼中,比起愛得痴狂,他認為愛更像一種互補。
他表示自己在感情中,沒有特定的樣態,會依情況切換不同的個性,會有情緒,有無厘頭、也有猶豫不決的時候,所以與互補的人相伴因此顯得重要。
圖片|《與軒軒講》
孤單並不可怕,感到孤單代表你曾經擁有愛
談及孤單,劉品言說也許可以換個角度看,孤單其實不可怕,正因為一個人曾擁有過愛,所以才能感到孤單。
所以也許孤單能有別種體驗,當再次感到孤單時,我們可以告訴自己,這代表我還有愛的能力,因此盡力去愛,於是我們可以用不一樣的方式去看待孤單。
對應電影《莎莉》裡面有一句話是:「You are not alone」,你不是一個人。
瑋軒提到另一句帶給她力量的句子——「沒有一個人是孤島」,上月球的阿姆斯壯上月球背後有 60 萬人的幫助,當感到孤單,缺乏力量時,腦中浮現這個故事,也許就能覺得其實我們此時此刻坐在這裡我們絕對不是孤單的,所以我們真的從未孤單,有時候忘記沒關係,停下來想一下就好。
(猜你想看:邊緣人逃生指南:感到孤單的你不奇怪,因為《你的煩惱其實別人也有》)
圖片|伯樂影業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從《莎莉》角色上的學習:放鬆體驗,快樂可被調度
一個演員遇到一個角色,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就像劉品言與《莎莉》,兩者的遇見是神奇的。
「林惠君的狀態,事實上跟我是完全不一樣,但偏偏我有好多的人生經驗,居然很像是幫林惠君做了預備。」談到林慧君時,劉品言是這麼說的。
也許是種命中注定,劉品言和林惠君的不同,只是表層,那些情緒、經驗等更深層的體驗卻是共享的,所以劉品言才得以在短短兩小時的劇本裡頭,呈現出林惠君生命蛻變的濃縮。
李英宏則說道,阿豪這個角色讓他感受到自己的時間跟別人永遠不一樣,有時候逞強、苛刻、要求,都是源自於他人的影響,過度想成為別人喜歡的樣子,很多時候自己的快樂、不快樂,是可以被設定、可調度的。
尤其是在社群當道的時代,要怎麼呈現自己,才能獲得流量,才能被定義成功,時常讓他覺得很累,也曾經想過逃避,到後來才學到應該用自己的方式快樂做自己,要怎麼發文、想講什麼故事,用相對真實的感受認識自己。
不論關於愛、孤單你是如何看待,《莎莉》都已經為我們騰出空間,原來關於愛、孤單我們能有別的演繹,可能就像劉品言在形容《莎莉》既摩登又在地的配樂時,所給出的「可頌麵包夾地瓜」比喻,《莎莉》大抵是詮釋一種交融、平衡,下回看待愛、孤單時,我們可以是充滿彈性的。
圖片|《與軒軒講》
訪談幕後:在大空間裡聊各種事,一切談吐都是氣質
訪談最後劉品言、李英宏談起和瑋軒的談話,他們是這麼看《與軒軒講》:軒軒給我們很大空間聊非常多不一樣的事情,而且是很知性的內容,一切談吐都是氣質,每一個問題都可以問到我們心坎裡。
瑋軒也回應她在觀看電影後,對劉品言和李英宏的觀察。
「言談過程中,我一度覺得看到莎莉。」劉品言能在這個時間點,遇到充滿豐富故事線,被悉心準備的角色,是讓人感到羨慕的。
而李英宏,瑋軒則認為劇中的形象與現實中的他反差很大,但透過幾句台詞的處理,又能感受到李英宏自身的影子,瞬間能理解為何導演會選擇李英宏,因為角色能在他身上成立,表演能夠如此發生。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