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渝樺報導】培養職場洞察力,職場人際相處更容易!現在職場壓力大,很多上班族需要面對不同類型的人,如何能找到職場溝通的方法或相處之道,讓工作更順利。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表示,職場上透過了解同事的工作習慣、開車習慣等生活面向,精準地認識對方的人格特質,找到增進彼此交流的方法,讓雙方溝通更成功,人際相處更容易。
職場洞察力 生活習慣觀察起
「從習慣洞察人心是最穩定的狀態,因為一個人反覆出現的狀況就是他的習慣。」職場上,根據不同的需求觀察不同的東西,不同角度都能累積很多的訊息。林萃芬說,職場上最容易觀察到同事的工作習慣,透過了解工作夥伴的習慣,諸如在高壓力、扛責任、爭取利益等情形,了解對方的性格。有時會發現當朋友與工作夥伴完全是不一樣的人,所以常見好朋友創業翻臉的經驗,多起因於立場不同,建議想要一起創業的朋友們,應先了解對方的金錢觀念,從價值觀深入對方的人格特質及內心世界,找對方法跟對方建立關係。
從開車習慣 觀察情緒穩定度
在職場工作後,有機會搭同事便車,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從習慣洞察人心》一書中談到,「人在開車的時候經常是處於『無意識狀態』,所有的動作都是被制約的反應,所以會不自覺地流露出不為人知的本性來。」相信不少人有類似經驗,搭某個同事的便車時,突然發現平常做事慢條斯理,甚至有點拖拖拉拉,但開起車來卻橫衝直撞,讓人嚇出一身冷汗;有人剛好相反,平常做事勇往直前,開起車來卻四平八穩。經由開車去印證一個人的個性,過程往往充滿驚喜與意外,有時還會解開讓你百思不得其解的謎底。
洞察人心守則 觀察後要印證行為
洞察人心奧妙的地方,人的面貌不是只有單一面向,我們每個人在不同的壓力下,多少會呈現不同的樣貌,觀察一個人千萬不要急著下結論,應一次次地互動反覆印證。林萃芬說,很多人以為觀察只要用眼睛看就好了,根據她的經驗,眼睛往往只能看到一個人表面,要深入內心,需要聽他說話,從對方的說話內容中,才能進一步了解他的個性、想法、喜好以及價值觀。記得聽完對方的話後,別忘了要印證他的行為。
林萃芬進一步說明,想要看清一個人的真面目時,可仔細觀察(1)做事的原則(2)達到目的的手段(3)努力追求的東西,相信會有意想不到的新發現。但是,人有很多面貌,只是有的看得見,有些看不見罷了。不妨從日常生活中的各種角度、各種場合多方搜尋線索,再由點到面,慢慢繪出對方的個性輪廓。
此外,除了洞察別人的心理狀態外,了解習慣的養成過程,更能幫助我們向內覺察自己的心理議題,像是特殊的內心黑洞,心理特質與不當的補償行為,進而幫助自己重新培養健康的習慣。
更多精采內容 請定期收聽Podcast
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臨床經驗豐富,更寫作《從習慣洞悉人心》一書,兼顧心理學理論和諮商實務經驗,從生活中的各個層面了解人們的行為習慣,由點到面逐步深入解析人格特質,了解行為背後的意義,可以幫助你了解在職場工作、友誼相處、金錢消費等關係上,幫助你自我覺察,改善人際的煩惱,更多內容也請詳見林萃芬的Podcasts,心理師會定期推播精采的內容,豐富你的日常生活。
林萃芬 專業諮商心理師
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召集人、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
專長:感情商、外遇後重建信任及親密關係、不靠藥物睡個好覺、好眠放鬆的各種巧及方法、企業及生涯商、身心減壓、產後憂鬱媽媽的情緒壓力解、青少年情緒及自我探索商、人際溝通模式及互動技巧、夢的解析及隱喻治療、帶父母做孩子的情緒教練、HRV情緒儀、睡眠儀器。
【林萃芬心理師的洞察人心時間】Apple Podcasts 收聽:https://reurl.cc/7yL9kl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