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短短3天就失去2位摯友!果陀劇場創辦人梁志民:每一次相聚,都要好好說再見

50+好好

更新於 09月09日04:11 • 發布於 09月04日07:00

採訪/周慧婷 文字整理/賴慧勳 攝影/影巷26號 內文圖片/梁志民提供 責任編輯/王美珍

編按:一生執著一件事,是幸運還是傻事?果陀劇場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梁志民,大學一畢業就創辦劇團,青春年紀無太多顧慮,唯一的目標是「做好每一部戲、再做下一部戲」。37年過去,當年的懵懂少年已成為華人音樂劇的教父級人物,在他身上不見傲氣,只有隨著歲月的沉澱,愈發謙遜。這些年,他經歷親友的相繼離世,更加體會生命的渺小。他深信,唯有在「熱愛」中竭盡全力,才能在人生主線上滿足無憾。

「一輩子做劇場」是梁志民在臉書自我介紹中,為自己下的第一個形容。

他是台灣著名的劇場導演,也是將國外音樂劇帶入台灣劇院、並將中文原創音樂劇推向國際的重要推手。舞台上,他是專業的藝術指導者;舞台下,則是細膩的溫暖安定者。與他共事的同事曾說,在每一場演出前後,如果有一個令人感到安心的身影,那一定就是梁志民導演。

梁志民的一生就像為表演藝術而生,高二時創辦了師大附中話劇社,開始與戲劇結緣,用說故事的力量看見生命的各種可能。他總說:「導演是分享自己或是別人生命經驗的人」。在果陀的作品裡,有許多人心與人性的探討,都是希望讓觀眾在歡笑與淚水中,重新感受光明與希望。

如今,果陀劇場已是台灣現代劇團的經營標竿。創立37年來,包括舞台劇、音樂劇、甚至跨媒體藝術創作,目前已累積超過80個作品,經典劇目如《淡水小鎮》、《ART》、《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梁祝》等。

人生就像賽馬 熱愛的事就奮力向前

時光回溯到1988年,在一間老舊教室中,梁志民的劇場夢正逐漸萌芽。當時,《動物園的故事》是他在國立藝術學院(現為臺北藝術大學)的畢業製作,這齣只有2位演員的戲,出乎意料地獲得熱烈迴響。這讓他相當受寵若驚,還心想著:「這戲真有這麼好看?」之後,在學校老師們的鼓勵下,畢業後他決定和同學共同創立劇團。

最初,果陀劇場只有4位成員,首場演出便是將這部畢業作品《動物園的故事》搬上蘭陵劇坊的舞台。這個僅能容納不到100人的場地,最終擠進了近200名觀眾,果陀的初試啼聲即大獲好評。

《動物園的故事》是果陀劇場創團的第一部作品,當時只有2位演員,分別是創始團員王柏森(左)與郭子(右)。
《動物園的故事》是果陀劇場創團的第一部作品,當時只有2位演員,分別是創始團員王柏森(左)與郭子(右)。

當年一個大男孩的年紀,如何生出創立劇團的勇氣?梁志民的回答很有畫面,「就像一匹賽馬吧!一旦上了場,只需蒙住眼睛,直直向前衝就對了。」這個譬喻,彷彿又再見到他年少時的果決無畏,那股為了熱愛的事奮力到底的傻勁。「我的經營想法始終如一,就是劇團必須要穩健持續地營運,每一齣戲都要做到最好,有了盈餘,才能繼續創作下一齣戲!」他說。

「以戲養戲」,轉眼間已過了30多年。在梵文中,「果陀」寓意著「希望」,梁志民認為戲劇即是生活片段,希望觀眾在走出劇場時,內心能得到某種淨化與昇華。

台灣需要有百老匯嗎?創新獨特,才能找到自我位置

果陀劇場還創立了一種獨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即「中文音樂劇」。這份創意靈感,源自於梁志民學生時代曾在英國倫敦觀賞《Cats》音樂劇的經歷。當時,該劇的前衛劇本視角與創新舞台設計,讓他深受震撼,因此萌生了創作音樂劇的想法,並立志要將中文音樂劇帶上台灣舞台。

之後,在文建會與美國洛克斐勒基金會的支持下,梁志民遠赴紐約進行音樂劇的深度學習。在百老匯期間,他觀賞過超過100部音樂劇,並深入了解當地劇場產業,掌握排戲、作曲、舞台設計、演員訓練等工作流程。

1995年,果陀劇場即推出國內首部自製的大型中文音樂劇《大鼻子情聖-西哈諾》,集結超過百人的演員、樂團與製作團隊,並耗資千萬,創下多項製作紀錄。

《大鼻子情聖-西哈諾》的舞台設計相當壯觀且色彩繽紛,演出後獲得大眾熱烈迴響,並在當時被媒體譽為「國內舞台製作之最」。
《大鼻子情聖-西哈諾》的舞台設計相當壯觀且色彩繽紛,演出後獲得大眾熱烈迴響,並在當時被媒體譽為「國內舞台製作之最」。

在梁志民的腦海中,似乎總有一個充滿創意的寶盒,能不斷湧現許多新穎的點子。事實上,他不僅是創新的策劃者,更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無論是在國內外的演出,他都會親自到場確認每一處細節,以確保演出品質。

「這是我對自己的基本要求和堅持。」梁志民說,果陀音樂劇在舞台製作和演員水準上已達到國際水平,但在題材選擇和創作多樣性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間。他強調,要在全球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必須發掘出自身的獨特特色。

從年輕到現在,梁志民對每一個演出環節一定事必躬親,非常要求品質。
從年輕到現在,梁志民對每一個演出環節一定事必躬親,非常要求品質。

他以近期帶領學生在愛丁堡演出的《How to Become A Taiwanese》原創英文音樂劇為例,該劇融合了台灣閩南及卑南族文化,以年輕人的視角詮釋「如何成為一個台灣人」,這正是「在地國際化」的最佳範例。

耗盡積蓄還能樂觀?隨時準備好「從零開始」

梁志民坦言,儘管他們這一代的劇場人已經辛勤耕耘了近40年,但距離最初設定的目標仍有一段差距。不過轉個念頭,這也意味著他們仍有繼續奮鬥的空間和動力。

挑戰,從來不會少。面對困境,關鍵在於如何面對和思考。雖然梁志民外表嚴肅、不苟言笑,但在熟識朋友眼中,他卻是個天生的樂觀主義者。朋友們甚至形容,從未見過他「眉頭皺過一下」。

劇場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回顧果陀劇場一路走來的歷程,梁志民清晰地記得1999年,那一年劇團的營運狀況非常好,財務盈餘豐厚,於是他出資帶員工前往英國觀賞戲劇。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把錢花完回國後卻遇上921大地震,觀眾無心賞劇,成為他們面臨的第一個重大危機。

而自劇團成立以來,最艱難的挑戰莫過於新冠疫情。疫情期間,社會幾乎停擺,劇團長達一年半無任何收入,不僅耗盡了過去所有的積蓄,還不得不向銀行借款,直到目前仍處於虧損狀態。

回想疫情初期的3個月,梁志民第一次感受到深層的無力感,「就像在黑暗中看不到未來。」但為什麼沒選擇放棄?他回答:「根本沒時間去想,還有很多事情要做!」對他來說,他從來沒想過劇團能撐多久,而是一步一腳印地踏實前行。

走過37年,果陀劇場經歷過地震、颱風、疫情等多次衝擊,甚至面臨資金耗盡的危機,卻從未放棄過希望。
走過37年,果陀劇場經歷過地震、颱風、疫情等多次衝擊,甚至面臨資金耗盡的危機,卻從未放棄過希望。

面對親人離開 學會好好說再見: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奮鬥了半輩子,今(2024)年梁志民也迎來了60歲。年輕時,他堅信「人定勝天」,認為只要足夠努力,就能改變命運。現在,他的觀點改變,認為人的力量其實非常渺小,難以撼動許多事情。

如此的心境變化,除了年齡與信仰,感受最深的,是對生命無常的體會。

在過去10幾年裡,梁志民受洗成為基督徒,他的處事心態更加謙卑。儘管他的母親信奉傳統宗教,對於他信主,卻相當包容,還微笑回應:「信神很重要!」這讓梁志民明白,母親一直以來的愛與支持,才是他內心最深處的信仰。

今年4月,梁志民的母親因癌症復發而辭世。他深刻記得,母親臨終前的那個夜晚,儘管已經意識模糊,他仍握著她的手,輕聲地在耳邊說:「媽媽,謝謝妳。」話音剛落,母親的眼淚就流了下來。

梁志民說,母親一直以來對他的決定總是默默支持、全然相信,是他人生最大的力量。
梁志民說,母親一直以來對他的決定總是默默支持、全然相信,是他人生最大的力量。

談及中年人常面臨的生命課題,梁志民不禁哽咽。2022年3月,他在短短3天內痛失2位摯友:演員顧寶明、醒吾流行藝術學院院長舒宗浩,那種「心痛如絞」的感受,讓他更加感受生命的脆弱。

人生無法預測,我們更應該珍惜當下。母親與摯友的離去,讓他更加把握與家人、朋友共度的時光。他說,「每一次相聚,都要好好說再見,不要留下遺憾。」

隨著人生進入後半階段,離別成為常態,他提醒當面對親人離去時,首先要道謝、接著是道歉、然後再道愛、最後好好道別。他事後回想,唯一的缺憾是沒有更早讓母親進入安寧病房,或許能夠更安然地陪伴,母親最後的時光。

人生如戲,當大幕升起、燈光投射之際,劇本就開始寫下。酸甜苦辣皆是生活養分,無論經歷何種生命轉折,梁志民教我們始終要保持希望。正如在他的戲中,即使傷心地哭,最後也要笑著說愛。

加入50+好好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