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加劇,口罩已是不可缺的生活配備。在罩不離臉的一年多日子裡,顏損傷友卻默默有了最自在、「我們都一樣」的時光──口罩遮去了臉上疤痕,戴上帽子,行走人生,再也不擔心異樣眼光。
這是一段意外得來的平權縫隙,是「非常」時期。摘下口罩之後,顏損傷友仍須面對各樣的「平常」,包括求職路上的刁難。
五月十七日是「國際臉部平權日」,目的是喚起世人對顏損傷友遭受歧視的關注與覺醒,各國倡議組織同步推出活動,與社會對話。發起的英國組織「變臉(Changing Faces)」今年擴大在五月十七日到廿一日推出「臉部平權周」,挑戰世人對顏面差異的偏見。
僅兩縣市行動響應
陽光基金會響應「臉部平權日」多年,更在二○一九年起倡議「履歷不貼照」行動,希望用人單位至少給顏損傷友一個面談的機會。
陽光基金會環台拜會各縣市,廿二位縣市首長承諾在市府單位落實「履歷不貼照」。但兩年過去,大部分首長「口惠而實不至」,真正拿出行動的只有新北市府、台南市府,主動修改內部規定,應徵約聘僱職員不必在履歷上貼照。
行政院身障者權益小組去年八月決議,要求勞動部協助宣導臉部平權,銓敘部須修改公務人員履歷表,不再貼照片。目前勞動部「台灣就業通」網站,大頭照不是必要項目,並由各地就業輔導中心道德勸說民間雇主。
而銓敘部近日給的答覆是:待「完成考試院數位轉型,整合中央人力管理系統」之後,便會修正公務員履歷表,至今沒有明確時間表。陽光基金會指出,各公務機關習慣套用銓敘部的公務員履歷表,所以這項變革是重要的一步,傷友都在等待。
面試歧視無視才識
「給專業一個機會。」最早在台灣提出「履歷不貼照」想法的,是九歲時曾烈火灼身的女孩郭采瑀,廿八歲的她現在一家AI公司擔任產品設計師。郭采瑀大學主修服裝設計,得過設計獎項,「我化妝技巧很厲害」,她化著淡妝、戴變色片,照片上幾乎看不出疤痕。她猜這是過去應徵潮流服飾店時,能收到面試通知的原因。
但是,「面試人員一看到我的臉就愣住了,跟我說這個職缺沒了」,直接打發她。
另一次面試中,主管肯定她的實力,卻說「這個職缺需要接待客人,你不太適合」,建議她去管倉庫。
「不要讓傷友在準備履歷時感到自卑或困惑。」郭采瑀現在是陽光基金會的「臉部平權大使」,她現身拍影片重現求職歷程,收到的回響卻不只是傷友:「臉上有痘痘、痘疤,或打扮比較中性的人,求職時也同樣被歧視。」郭采瑀打抱不平:「我應徵專業工程師,為什麼不是看寫程式的能力厲不厲害,還要擔心因為長相被刷掉?」如果用人唯才,「求職者也會更注重提升專業能力。」
連兩次求職碰壁後,她再念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提升專業能力,畢業後進入IT產業。她想改寫顏損者人生劇本「我們不一定要這麼可憐」。
新北市人事處秘書室主任蔡庭嘉認為,「履歷表附照片是社會根深柢固的習慣」,剛開始推動時,市府內部不免有疑慮,但最後達成共識,「找到優秀且適合的人。」選才不是選美。
看臉徵人申訴不易
台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促進科科長沈淑敏說,推行「不貼照」兩年,面試更有效率,目前也有顏損傷友在市府內工作。「履歷不貼照」也列入台南企業評比指標,鼓勵民間響應「臉部平權」。
政大勞工所教授劉梅君表示,雖然《就業服務法》規定雇主不得因勞工外貌、五官而歧視,但成功申訴「非常少」。劉梅君說,現代雇主多半知道「什麼不能說」,勞工很難證明自己是因外貌失去機會。劉梅君贊成「履歷不貼照」,因為「雇用是最大的門檻,至少要(讓傷友)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延伸閱讀:你覺得履歷貼照片是常識嗎?這是他們的惡夢
留言 3
政鴻 Lu
與(美)相關的行業本來就是,長相=業績。
2021年05月21日04:25
Tristan勲
現實成面,還是要貼照片。
2021年05月21日04:12
Sean
像由心生
2021年05月21日04:10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