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了就笑、生氣就皺眉、傷心就哭,這些都是情緒表達的方式。人一生都在學習如何表達或控制情緒,適當的表達將是幸福生活的基礎。專家發現,家長帶給孩子的親職教育模式,包括有沒有正向回應、父母親在親子關係的參與程度等,都會深刻影響孩子的一生。
「幼兒階段是培育情緒素養的敏感時期,而幼兒的情緒能力發展與家庭環境息息相關。」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張鑑如執行「臺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的過程中發現的結論。幼兒的情緒能力並非全先天養成,後天環境學習更重要,因此研究團隊建議,家長應重視孩子情緒能力的學習養成。
家庭環境會深深影響幼兒的情緒能力
情緒能力分成表達與調節,部分面向的情緒能力會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而逐漸成熟。研究團隊指出,基本的情緒表達能力,大約九成幼兒在 1 歲時已接近發展成熟。但像是「情緒調節能力」的發展就比較緩慢,4 歲幼兒中,僅約三成可經常做到情緒的控制,可見情緒調節能力對小小孩而言相對困難。
不過調查發現,孩子的情緒能力表力其實跟家庭環境、家庭經驗等呈現正相關,如果爸爸媽媽們多給孩子正向回應、多樣環境、常常親子共讀、雙親親職參與平均,對幼兒情緒能力發展將具有正面的影響。但其實這四大面向也是台灣許多家庭相對比較缺乏的部分。
結果一:家長給予孩子正向回應的頻率隨年齡遞減
調查發現,台灣家長正向回應頻率隨著幼兒年齡增長,有稍微減少或愈漸平緩的趨勢。過去兒童福利聯盟也曾經調查,約 29.8% 孩子認為,父母很少或從未表示他們以自己為榮;24.4% 青少年覺得自己很少、從未在有好表現時被父母稱讚。但其實「孩子能被父母稱讚,或犯錯能好好對談,其實就很滿足。」可惜的是,家長卻常常陷入越稱讚會越驕傲的迷思。
結果二:超過兩成的孩子在 4 歲前沒有親子共讀經驗
親子共讀可以培養親子關係,但調查發現家長每天與孩子共讀的比例不到兩成,遠低於國外的六成;甚至超過 26% 的幼兒至 4 歲時從未或幾乎沒有親子共讀的經驗。孩子差不多 4 歲後,家長常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的家長也剩下不到兩成。
結果三:父親參與度不高,孩子主要都跟媽媽相處
傳統社會認為親職是女性的責任,現在雖然已經翻轉舊時觀念,但雙親在親職參與的比例仍不平均,有待加強,許多家庭中父母親職參與仍多以母親為主,父親雖有參與但程度顯著低於母親。
結果四:小小年紀就開始使用 3C,時間越長對發展越不利
透過手機、平板等 3C 用品安撫幼兒,對父母來說的確省力不少,但電子產品使用時間越長,幼兒情緒能力發展越不利。調查指出,幼兒使用電子產品人數比例很高,1 歲時即有六成,2 歲後更高達九成;且使用時間長,2 歲時每天即超過 1 小時。
家長應重視幼兒情緒發展,專家建議可從 3 方面改善
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研究團隊建議,家長應理解孩子情緒能力發展的重要性,並提供適宜的教養與陪伴。他們認為爸爸媽媽們可以從 3 個方面著手改善,包括:
- 多給予孩子正向的回應和鼓勵。
- 多帶孩子接觸不同的環境和人事物。
- 父母雙親都應該多參與親職活動和與孩子共讀。適度控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台灣幼兒發展調查資料庫建置計畫研究團隊也建議教育部及衛生福利部等相關部會共同合作重視親職教育,讓孩子們的情緒能力在良善的育兒環境和各方支持系統下完好的發展;相關托育相關機構則可提供家長親職教育訊息,並鼓勵父母們多多參與親職活動。
文/陳韋彤 圖/孫沛群
延伸閱讀:
憂鬱青少年更需家庭支持!多稱讚多認同多溝通,是接住孩子的第一步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