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限貸加劇小宅化 影響環環相扣──資金緊縮之後的房市政策省思

住展

發布於 5小時前

文/王奕淳 攝影/羅劍明  圖/Flaticon.com、photoAC

台灣房市從去年八月狂歡近一年,部分建商看準大量民眾想搶上車的預期心理,精心設計、包裝出契合「新青安」的小宅產品,總價以1000至1500萬元為主,格局多壓在14坪二房、17坪三房,主打低總高單價,藉此吸引一票FOMO族進場買單。

根據《住展雜誌》調查,台北市今年推出的建案中,便有最小僅10坪的規劃,11坪的產品也是市面可見;尤其每坪單價動輒百萬元起跳,更將買盤排擠至新北、桃園等蛋白區,帶動區域行情,導致民眾越買越遠、越小的情形加劇。

近年小宅化成為主流,市面上甚至出現房間只放一張雙人床就碰壁的產品,魔幻的場景不禁令人開始擔心,未來台灣年輕人是否可能生活在如同香港「劏房」一般的環境內──睡醒撞上天花板、在廁所裡煮飯;又或者看見日式迷你衛浴照搬來台,洗手盆和浴缸、馬桶相連,要如何讓小宅每一寸空間都被運用到極致,將是台灣未來重要居住課題之一。

房市過熱促使央行限貸措施頻頻,民眾申貸難度提高之下,可能進一步讓小宅化愈演愈烈,衍伸後續多項問題。圖為央行上月19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現場畫面,備受各界關注。
房市過熱促使央行限貸措施頻頻,民眾申貸難度提高之下,可能進一步讓小宅化愈演愈烈,衍伸後續多項問題。圖為央行上月19日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現場畫面,備受各界關注。

政策三大省思 危老最急迫

針對小宅化趨勢,《住展雜誌》盤點諸多政策、法規,發現至少有三大議題可優先檢討,包含危老政策、虛坪改革、容積獎勵,其中,又以危老政策的急迫性最高,不只危老獎勵明年全數歸零,條例實施期限也只剩三年不到。

事實上,危老政策與小宅化的關係密不可分,危老獎勵推行至今已超過七年,期間促成老屋重建的成果各界有目共睹,不過當中也因整合不易,浮現老屋蓋成紙片屋,例如台北市今年推出10年來最小基地坪數僅20坪,公設比竟逾60%,換算室內居住空間五坪初,生活動線不佳等問題,甚至讓小宅單價豪宅化,種種現象尤以台北市為甚。

主因是危老政策的執行條件並不限制最小基地面積,為降低整合難度,實務上常見危老案推出的基地面積普遍較小,即便如此,基於居住安全考量,樓梯、電梯、梯廳等配備缺一不可,導致公設比快速竄高,甚至50、60%都不算罕見。

埋下高齡社會住宅隱憂

須注意的是,台灣不只有小宅化趨勢,明年也將進入超高齡社會,相應的高齡人口居住需求,包含如走道無高低落差、確保足夠寬度等住宅通用設計,未來勢必愈來愈受重視,此時,法規是否能夠跟上將與民眾居住權益息息相關。

台灣預計在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居住的空間需求必須更加重視(圖/photoAC)
台灣預計在明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老人居住的空間需求必須更加重視(圖/photoAC)

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祕書長于俊明就提醒,友善高齡相關設計都需要充足的室內空間,然而現況卻是危老案室內面積多被大幅壓縮,這類小基地住宅要達到一定改建效果,恐怕不容易。

然而,若以建物結構體耐用年限五十年來看,一棟建築一住就是半個世紀,就算目前遷入危老重建案的住戶年紀尚輕,但數十年過去同樣得面臨相同問題。由此不難看出,現下的危老政策並不符合政府原先想要改善居住環境、促進公共安全的初衷。

對此,若危老案本身並無立即性危險,全國建築師公會理事長崔懋森建議,危老整合仍應設定面積下限,避免新屋的室內空間不符合高齡者日常起居的需求;同時也要搭配提高容積率等配套,達到促進土地整合、擴大規模進行重建的效果。

不過,光是設下最小基地面積限制恐怕還不夠,與危老重建概念相似的都市更新,同樣也出現小宅化、低總價、高單價等趨勢,背後原因值得探討。

日式迷你衛浴
日式迷你衛浴
通用設計是讓不同性別、年齡與行動能力的使用者都能使用的設計
通用設計是讓不同性別、年齡與行動能力的使用者都能使用的設計

國內都更不算真都更

前都委會委員、銘傳大學建築學系教授王价巨指出,目前國內其實不算有真正的都更,因為都更基本都是以一整個街廓作為規劃最小單位,因此整體開發案,應包含一個、兩個甚至更多街廓在內,但台灣多半流於一棟、兩棟的建築物更新。

細究背後原因,則是現行容積率不合時宜。隨著都市發展成熟,生活、交通等機能逐漸提升,產業進駐帶來龐大人口,早年制定的法定容積率上限明顯不敷使用,無法符合各地實際需求;以台北市最為常見的第三種住宅區為例,目前的法定容積率僅225%,不僅都更不易,也不利於擴大區域整合,連帶影響後續房屋供給,造成市場供不應求,房價因此居高不下。

最鮮明的案例就是新北市蘆洲區,受限於容積法規,都更牛步,整體區域開發不易,推案空窗期長達一年多,在當地沒房可買的氛圍下,導致今年新推案就一口氣創下每坪八字頭的新高價。

增加思考廣度對症下藥

若想改變這種低總高單的小宅化趨勢,政府不妨思考以量制價,從城市發展角度切入,像是提高法定容積率等方式,讓建商可以在同樣大小的土地上,興建總坪數更大的產品,進而提高各戶可分配到的坪數,或是增加規劃戶數、為住宅市場提高供給量,達到降低房屋每坪單價的結果。

老屋若不能成功整合進行危老重建,也容易因為基地過小,導致新建房屋紙片化。
老屋若不能成功整合進行危老重建,也容易因為基地過小,導致新建房屋紙片化。

不過,由於法定容積率的改動,不單單只是一個都更案大小的基地範圍,而是涉及周遭整體區域的規劃,若要提高,必須先從不同面向進行多元考量,包含各區域預計容納的人口數、具備的地理條件等,再配合當地的學校、公園與重大建設如交通設施等,才能避免區域發展失衡,或是道路規劃不足以容納用路車輛等情形,進一步建構完整生活圈。

新北市建築師公會法規研究委員會主委張紘聞指出,現行都市計劃小組採取委員制,在討論容積率的相關議題時,常會擔心落入是否圖利、幫助財團炒地等輿論壓力,導致決策方向趨於保守,最終只能做到除弊而不能兼顧興利。

整體而言,公務員體系仍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容積率改動一事才因此擱置,若要有所為,恐怕得先改變既有的「反商」思維,否則就會落入如今聞容積色變的狀況。

虛改擱淺 應急迫重啟討論

央行出手調控房市,限貸令下,各家銀行多以調高新辦房貸利率、降低貸款成數等手段因應,對民眾來說,相同自備款只能買到總價更低、坪數更小的房子。

小宅普遍公設比偏高,10坪扣除公設可能只剩6坪,這樣的室內坪數若要容納洗衣機、餐桌等日常所需物品,其他生活起居空間勢必受到壓縮,因此不少建案開始出現臥室大小只能單邊下床、進出廁所先經過廚房,甚至是客廳直接充當廚房、飯廳等空間使用。

隨著民眾荷包縮水,只能越買越小,建商因應市場需求,勢必促使小宅化現象加劇,屆時,市面上出租的房型、空間,恐怕會比自用小宅更趨極端,甚至不排除出現像是日本的迷你衛生間──面積不到一坪卻容納馬桶、洗手台與浴缸,書桌同時當作電視架與料理台。

甚至,如國內開始看見香港「劏房」一般,廁所同時是廚房也是曬衣間,連出入走道都擺滿廚具的生活品質,再反思小宅高單價背後,是否代表相當程度的居住品質,恐怕為時已晚,政府應立刻正視此議題。

虛坪應優先改三大面向

市場或許寄望虛坪改革可透過不同以往的容積計算方式,幫助緩解小宅化亂象,不過,原訂今年下半年啟動的第二輪座談會,如今仍全面擱置,要在年底推出恐怕相當困難。

既然民眾購屋預算有限,如何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口上就顯得格外重要。《住展雜誌》建議,若要進行該項改革,可優先針對民眾相對有感部分,包含改進管委會容積計算、釐清停車空間各項設施的分布,以及增加梯廳、陽台的免計彈性等三大面向深入探討。

首先是管委會的免計容積計算方式,考量虛坪改革本質上也可視為建商與住戶之間的拔河,比方以往電梯不適用十五%的免計容積,未來一旦改為可計入,將有助避免以往建商為了用盡額度,特地設置健身房、媽媽教室等非必要公設;不過,這類改動要想落實,恐怕有些前提──不改變建商總銷坪數、不影響獲利等,避免引起建商反彈,將成本轉嫁末端房價,反而讓民眾加重購屋負擔。

此外,改革法案必須考量更多實務狀況。像是針對原本免計容積的管委會,要設定100平方公尺的空間上限,恐怕無法滿足實務上的辦公、宅配、監控、櫃台、會議室、檔案室、垃圾室、置物櫃、事務機、飲水機、空調主機、信箱區等需求,導致社區管理品質受損,因此仍須檢討合理性。

車道持分爭議待釐清

過去沒有購買車位的民眾也要負擔停車空間的公設,虛坪改革則希望導入使用者付費概念,改由購買車位的住戶負擔;不過,另一派說法是停車空間可能包含機電室、垃圾室等公設的狀況,民眾即便沒有購買車位,也應負起部分公設費用,兩派說法至今無法達成共識,也導致此項改革難以推進。

對此,較可行方式是提前針對停車空間中的所有設施,一一釐清產權屬性,至於在虛坪改革正式修法前的「空窗期」,建商又該如何推案,台北市不動產估價師公會理事長鐘少佑建議,建商不妨在建案規劃階段,就提前將有爭議的項目區分設置空間,以利後續代書針對各區產權清楚區分登記,杜絕事後糾紛。

從梯廳額度著手降低公設比

除了上述管委會、停車位等空間,距離民眾住家更近的還有梯廳、陽台,未來免計彈性都值得政府關注。崔懋森認為,現況下有部分建商透過設計,在符合法規要求之下壓低梯廳面積,但多出來的額度並不能供作其他用途;建議可將這些額度開放陽台使用,不僅增加陽台空間提高使用性,也可進一步降低公設比。

不過,即便上述各個改革項目落實之後,崔懋森提醒,因為建物考量現行建築法規,必須設置公設如梯廳、機電與管委會等空間,所以公設比林林總總加起來仍會高達30%左右,而非政府對外宣稱的25%。

不少人將社區露天游泳池視為公設,但我國法規明訂公設需具備「頂蓋」,露天游泳池其實算是法定空地。
不少人將社區露天游泳池視為公設,但我國法規明訂公設需具備「頂蓋」,露天游泳池其實算是法定空地。

回頭檢視政策初衷

政府為保障民眾居住品質,明定建物應有各項設備,但後續為避免公設比過高又多加限制,連帶影響建商在規劃建案時可保有的多元性。事實上,這方面不妨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建商自行取捨,若選擇擴大產品坪數,可能會因為高總價而去化慢;若改推小坪數,則需衡量公設比高低問題。

回到虛坪改革本身,政府應著重釐清公設比的組成,讓購屋民眾了解自己付出的金錢,實際上買到哪些空間,當中分別屬於個人持有或公共設施,避免發生實際坪數遭到灌水的狀況。

房市政策攸關民眾居住品質,隨著時間推移,不同需求將陸續浮現,過去的德政也可能淪為惡法,因此在實踐上,除不斷反思政策推行的初衷,時刻統籌各部會專業意見,進行滾動式整合管理,才有可能讓政策與時俱進,保障民眾居住的基本權利。

《住展雜誌》創立於1985年,是全台第一家房產媒體
擁有最豐富且即時的預售屋、新成屋資訊
以上文章未經授權,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官方網站:www.myhousing.com.tw
FB粉絲團:www.facebook.com/myhousingfan

住展雜誌 】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限貸加劇小宅化 影響環環相扣──資金緊縮之後的房市政策省思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