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軍從大陸敗退,軍紀廢弛,經過我的老家廣東興寧水口鎮石塘村永祥第時,丟手榴彈入門口池塘炸魚,我的父親出來批評,竟然慘遭當場槍殺,喪禮尚未辦完,我和四位堂叔一起被抓當兵,後來參加了金門古寧頭戰役,僥倖逃過劫難。
戰後經過三年苦役,考進陸軍官校25期,在學生自傳家庭背景中寫下父親被共匪殺害,因此參加軍隊。在校期間,完全忘掉父親被殺害的悲痛,努力學習,以全期總成績第一名畢業。
1958年金門八二三砲戰,劉錫輝作戰有功,獲頒陸海空軍褒狀,並獲選為作戰有功官兵代表之一,第一批返台渡榮譽慰勞假,接受軍人之友社招待。
八二三砲戰最危險的一次是被對方擊中碉堡門口走道,破片飛進碉堡,和我併排坐在一起的同僚董玉玲上尉副連長殉職,真的生死存亡一線之隔。
1958年八二三砲戰是生命中的危機,也是轉機,立定志向就讀民間大學。三年後,參加大學聯考進入成功大學,改變了我的人生。大學畢業後再讀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後,進入國防部中山科學研究院工作。参與天弓飛彈研發計畫立有功績,獲頒雲麾勳章。 顯然已經放下「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之念。
2013年出版回憶錄,首次公開先父劉展文受害經過。
2014年開始向馬英九政府陳情為父申冤,歷時十年,從馬英九政府,蔡英文政府,至賴清徳政府均敷衍塞責,置之不理。
2024年曾建元、劉錫輝編著《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於8月31日出版,並於第二天由曾建元教授面呈賴清德總統,迄今未見回應。
正如曾建元教授在〈受國家不法侵害狀態由中國大陸延續到臺灣的受害者們──《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編序〉所述:「《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一書的出版,是劉錫輝屢敗屢戰的再一次努力。 ……但我也想說,也許劉錫輝終身得不到國家的道歉。」
承國立成功大學前學務長馬忠良教授〈聽聽老兵的心聲〉序文所述:「…… 劉錫輝上校所要求之平反不是錢的問題,是公道的問題,為什麽二二八事件可以平反? 他父親之被槍殺連政府的一句「對不起!」都得不到?真正是豈有此理。 冀望現任總統賴清德及促進會以謙卑的胸襟,聽聽這位老兵及其他老兵的聲音!……」。
承台北市土木建築學會理事長蔡榮根〈序文:誰來還他公道(略)〉。
劉錫輝從大陸到臺灣,再從臺灣到美國,歷經突如其來的變故與戰亂,一夕之間成了軍人,離鄉背井來到臺灣,歷經兩次金門戰役,再從軍官成為科技研究者,顛簸而崎嶇的人生是為這段歷史無二的見證人。
《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是作者劉錫輝對八十餘年的艱辛歲月的紀錄與體悟,是其人生軌跡的回憶錄,作為其父劉展文受難70周年的獻禮。今再以《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作為其父劉展文受難75周年的獻禮。劉錫輝以經歷過戰爭的那雙眼睛,將人生走來的所見所聞,將他所走過的歷史一筆一畫寫下。
時間會過去,但是文字可以讓時間駐足於紙上,《從荒謬的年代到弔詭的年代》及《老兵與轉型正義的距離》,讓讀者跟著他一同走過這段不應該被遺忘的歷史,並見證時代的變遷與更迭。
最後借用吳豐山專文〈蔣經國全貌的最後一塊拼圖〉序文的結尾:
「混亂時代造成同胞之間各有不同的歷史記憶和感情,必須相互理解。兩千三百多萬同胞各有不同的過去,如今各不同族群卻都必須面對共同的未來。」
讀風傳媒許劍虹專欄:只有台灣需要轉型正義嗎?談1949年以前民國在大陸的歷史問題:其中有一段劉錫輝老先生的故事:有感而發!
時代的悲劇,遇到可耻的政客,誰能奈何?(推薦閱讀:劉錫輝觀點:古寧頭戰役73周年拾遺~中華民國在哪裡?)
*作者為國軍退役上校
留言 1
建誠
塔綠畜班的轉型正義是看你是否有塔綠畜班黨症?是雙標的。
9小時前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