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發燒不一定感冒!心臟權威醫:2點判斷心肌炎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8年04月20日10:33 • 發布於 2018年04月23日07:00 • 商業周刊

【早安健康/商業周刊】 良醫私房養生術:連日發燒,小心是「心臟發炎」

不久前,台中一名六十二歲男子,發燒近一週,原以為只是一般感冒,沒想到突然意識不清被送急診,檢查後發現為「細菌性心內膜炎」,他的心臟主動脈瓣膜已被鏈球菌破壞掉,造成急性心臟衰竭,還好手術後保住性命。

但另一名年僅三十一歲的男性就沒這麼幸運了,起初他誤以為是小感冒,自行買成藥服用一、兩週,某日發喘、胸悶痛被送往急診,確診為「猛爆性心肌炎」且持續急救都無效,不到四小時便離開人世。

什麼是心臟發炎?分為哪幾種?

陳益祥醫師解釋,心臟發炎歸類在心臟病的其中一種,而其中又以「心肌炎」及「細菌性心內膜炎」最常被討論,其他還包括心包膜炎,或心臟瓣膜炎及病變。

1.心肌炎:

顧名思義就是心臟肌肉發炎,造成原因通常是病毒感染或自體免疫反應出問題,尤其是腸病毒中的克沙其病毒B及伊科勒病毒,一九九八年造成大流行的腸病毒,就有不少病童死於急性心肌炎引起的心臟衰竭。

「心肌炎就像是心臟感冒,心臟的引擎出了問題!」心肌炎的症狀如腸胃不適、疲憊、噁心嘔吐,且表現多變、無特異性,造成診斷的困難度很高。

「心肌炎在還沒有葉克膜時,常會有醫療糾紛,因為很多人會覺得,我的小孩只是小感冒,怎麼人活著進醫院,就再也回不來了?半天以內就會兵敗如山倒,發生的比例不高,但一爆發死很快,也沒辦法預防,很可怕!」

陳益祥表示,心肌炎是相當頭痛且棘手的狀況,因為發炎現象攻擊心臟,造成心臟不好,也會直接或間接影響到其他器官。

心肌炎若感染後未能及時就醫,演變為「猛爆型心肌炎」,死亡率甚至可達五○%到七○%。造成患者因心臟、胸口劇痛而突然昏厥,需仰賴葉克膜治療,甚至要換心才得以保住性命。

如何判斷是感冒還是心臟發炎?下一頁醫師告訴您

2.細菌性心內膜炎:

細菌性心內膜炎,常是因存在於口腔、腸道,或泌尿道

的細菌或黴菌,引起心臟內膜表層或心臟瓣膜感染,把心臟瓣膜破壞,會對心臟造成損傷甚至死亡。人體口腔中本來就有許多細菌,容易隨著拔牙、洗牙或刷牙等動作而跑到血液中,之前曾發生過有民眾拔智齒後,細菌隨血液流至心臟瓣膜上且落地生根,感染心內膜炎。

陳益祥解釋,細菌性心內膜炎的症狀為發燒溫度忽高忽低,有點喘,但較不會像心肌炎一樣急性猝死,且恢復快。

如何判斷是感冒還是心臟發炎?

民眾該如何判斷只是一般小感冒,還是心臟發炎了?陳益祥建議,「抽血」是最直接的方式,且最好到醫學中心照X光、心臟超音波檢查。而送往醫院檢查的判斷指標有兩個:

  • 吃藥兩到三天,類似感冒症狀不但沒改善,且有加劇情形,再加上持續性多日發燒未退。
  • 有疲憊、噁心嘔吐等類感冒症狀,一到數週後又有明顯喘不過氣的現象。

就過去經驗觀察,冬天有較多心臟發炎案例,心肌炎可能發生在各年齡層,從三、四歲的小孩到七、八十歲老年人都有,但以二十到五十歲的族群居多。

至於平常該做哪些事情預防心臟發炎?陳益祥表示,心肌炎無法預防,但心內膜炎則可以透過注意平時口腔清潔,做初步防範。

陳益祥提到,許多民眾都希望快速擁有健康,「藥為何賣得好?因為吃藥只要十秒鐘,運動再怎樣也要三十分鐘。」

但他強調,各種研究都顯示,運動真的對心臟、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若能持續穩定地達到每週三次,每次運動至少三十分鐘,且每次運動後的心跳速率需達到每分鐘一百三十次以上,對健康絕對有幫助!

本文摘自《百萬網友力推的 TOP1良醫真心話》/商業周刊/商業周刊出版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免費送你​【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