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108年「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引起極大迴響,也突顯精神病人在社區中弱勢,劇中民眾誓死反對精神復健機構設立,過程中不乏暴力阻抗,更透過媒體渲染,讓民眾甚覺精神病人為暴力攻擊的表徵,而主流社會一般大眾對精神病人仍抱有歧視,是主要的不利因素,即使少數民眾願意接納,但多數仍因對精神病人不了解而排斥,更遑論精神病人求職就業了。
41歲阿盈(代名),國中二年級出現幻聽症狀,當時家人採民俗療法處理,直到國中勉強畢業後,阿盈仍無法擺脫症狀干擾,後來家屬不得不接受精神醫療協助,在經過幾次急性發作住院後,阿盈越趨穩定,並在105年進入精神康復之家,也順利接受職業訓練,目前已穩定在某學校擔任清潔工作。
阿盈笑著說:「我目前已經做了半年,工作內容是掃地、拖地、清潔廚餘桶,一開始是社工師帶我去面試,工作至今我做的很習慣,現在還多了資源回收工作,工作還滿順利,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這份工作讓我覺得很快樂,主管交代工作我會做好做得很開心,也能夠準時上班和細心有責任感;入住康家4年,園藝課程讓我體力變好,規律生活,每天準時起床服藥…」。
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附設樂禾康復之家負責人柯錦雀表示:「每個康復者我們都視如己出,看著他們從混亂到穩定,甚至可以回歸社區,我更確定精神復健機構有存在的價值及必要性」。
精神復健機構服務對象為經專科醫師診斷需精神復健之病人,機構相關專業人員應評估服務對象個別需要及功能後提供適合服務,並協助定期接受就醫治療。臺南市共15家精神復健機構,其中3家為社區復健中心(日間型)、12家康復之家(住宿型),總服務量為578人。機構不僅提供模擬〝家〞的舒適環境及多元專業的服務,透過生活、人際互動、社區融合活動、工作訓練…等提升康復者自我價值,更可以讓康復者在限制最少的半保護性環境中接受就醫、就業等復健訓練,使康復者成功並穩定回歸社區生活。
世界衛生組織心理衛生白皮書中指出,對罹患精神疾病者而言,最理想的治療場所為病人最熟悉且最少束縛環境;而精神康復者精神醫療與復健必須以回歸社區生活為最終目標,協助精神康復者在有自信、有尊嚴、有選擇精神醫療環境下,學習了解精神疾病症狀,與症狀和平共存。
衛生局表示,研究指出精神病人可透過規律治療,有效穩定病情,更有多數病人可回歸社區穩定就業、就學;文明時代的我們更應運用『五心級』照護來接納、包容精神病人(用心、關心、愛心、耐心、安心),扭轉對精神病人之刻板印象,共同打造黃偉哲市長期盼建構本市為「希望家園」施政理念。(照片由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