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https://www.cakeresume.com/resources/podcast-interview-microsoft-software-engineer-wei-an-chen
找工作時,我們考量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工作本身的薪資、內容、發展潛能,或是公司的文化、同事、主管和老闆等,這些條件在每個人心中的排序不盡相同,但相信大家都會同意,如果有一份工作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又能兼顧現實條件,是再幸運不過的了。
在《科技職涯》Podcast 第二季的第 24 集中,我們邀請了目前正在美國 Microsoft 擔任軟體工程師的韋安。韋安在出社會第一份工作任職於美國 Amazon&AWS,負責處理大型分散式的雲端服務以協助使用者管理架構、運作新的微服務 API。
前後都任職於知名的科技公司、看似在軟體工程的職涯上順風順水的韋安,其實本身完全沒有 CS 本科系的正式學歷。韋安在台灣完成了清華大學化工系、化工所的學位,爾後因為對機器人領域的熱忱,前往美國賓州大學 Upenn 就讀機械系碩士。
既然在學術的過程中一路鑽研自己所喜愛的機器人領域,為何會選擇軟體工程師作為第一份工作?沒有 CS 背景的他,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美國找到第一份軟體工程師的工作?怎麼看待自己在這個產業中特殊的背景?作為外國人又該如何消化求職與轉職的龐大壓力?
如果你也對於轉職成為軟體工程師或是美國的求職情況感到興趣,推薦給你本集的《科技職涯》Podcast!
Podcast 各節摘要02:30 為什麼喜歡機器人領域?
04:35 為什麼在取得賓州大學機械工程碩士後,卻轉職成為軟體工程師?
08:00 從化工、機械背景轉職成為軟體工程師有遇到什麼特別的挑戰嗎?12:45 新鮮人在美國求職的最佳時機點
16:25 韋安會給當初的自己/面臨同樣困境的聽眾什麼建議?
17:55 當初可以拿到 Amazon offer 的關鍵是什麼?
19:40 Amazon 對於人才背景相較不注重?
20:55 後來是怎麼進入 AWS 的?
22:30 為什麼目前任職於 Microsoft US 的韋安此時人在台灣?
24:20 韋安怎麼看待轉職&簽證問題兩個人生轉折?
27:55 諸多波折的求職與美國生活歷程,韋安是怎麼從中成長的?
轉職為 Amazon 軟體工程師:如何兼顧自身興趣與求職考量
美國求學:綜合眾多專業的機器人領域
如果要韋安舉例機器人的 role model,他第一個想到的是漫威宇宙中的鋼鐵人,需要寫程式、機械設計、接電路,結合了機械、電機、CS 等不同的艱深專業,才能造就出一個軟硬體結合的產品,也讓韋安深感作為一個「maker」的快感。
聊天中,可以感覺到韋安對於機器人的滿滿熱情,而已經遠赴美國就讀機械碩士的他,為何沒有選擇相關產業的工作?考量的因素又是什麼呢?
機器人產業特性不利於外籍求職者
在賓州大學攻讀碩士時,教授就經常牽線讓韋安跟同學們親臨業界、MIT 的實驗室觀察機器人領域的實際應用以及產業趨勢,而在交流的過程中,韋安也發現因為機械應用多在機器人、航太、無人機、軍事等產業,大多涉及敏感的國安議題,對於員工的身份要求較高,即使是較無政治關聯的醫療領域應用,通常也都要求求職者須具備美國公民身份。
此外,在美國,外國人能夠參與的產業不外乎有兩種情況:一是美國人本身投入意願不高,因此極需國外的人才;二是人才需求龐大、美國當地人才供不應求,像是這幾年一直都夯的軟體產業。而機器人產業不僅是美國人自己就深感興趣的產業,職缺數量又沒有多到美國人才供過於求,與政治高度相關的產業特性也不利於外國人求職。
在實際了解求職環境後,韋安發現自己必須要繼續攻讀 PhD 學位,才有機會在美國繼續留在機器人領域工作,然而他也在拿了兩個碩士學位後,深知自己的興趣志不在學術研究,因此,他開始思索自己的下一步可以怎麼走。
在美國轉職為軟體工程師的挑戰
「這條路真的很困難。」當我們詢問韋安從化工跟機械背景在美國當地轉職為軟體工程師的心路歷程時,一直都很開朗的她也不禁苦笑,回想起了那段在大雪紛飛的冬天,仍然每天跑圖書館,一天收到近 20 封 rejection letter 的日子,韋安分享,近年在美國 entry-level 工程師的工作越來越不好找。在軟體工程剛開始盛行的時候,可能只要會一種程式語言,而且有不錯的在校成績,就能在 Hackathon 中被不錯的大公司認定有潛力、拿到面試的機會,然後大概刷個一百題左右,就有很大的機會拿到 offer。
而現今,軟體工程漸漸不再是罕見的才能,不管是正規的學位、program,或是線上學習資源都越來越多。過去可以用實戰力補足學歷,現在則因為學歷的取得不若以往困難,HR 開始傾向使用學歷在第一關快速篩選履歷,相關的就業博覽會有時甚至會限定只有 CS 背景的人才能參加,因此對於轉職者來說,要找到第一份軟體工程師的工作越來越困難。
以韋安自身的經驗,他在碩士畢業求職的那一年間,投了近 800 封履歷,最後只拿到一個 offer,而他也整理了當時自己遇到的困難以及建議:
1. 學歷對於軟體工程師求職的影響
如同前述,尤其是對於工作新鮮人而言,學歷仍然是求職的關鍵。韋安在 2020 年初離開 Amazon,尋找下一份工作時,儘管已經有過軟體工程師的工作經驗,也寫過不少 code,像是 Web App、search、複雜的機電配合機器人的專案,但是他仍然常遇到 HR 看到他的學歷,就直覺地認為他應該要去做 mechanical engineer,而當初在面試 Amazon 時,也因為他的學歷背景,特別多加了一輪的面試。
如果大學非本科系,但是到美國念 CS 碩士的話,據韋安的觀察,這樣的求職者還是有機會的,他自己身邊也有這樣經歷的朋友,但是非本科系出身的確是越來越難。
2. 找軟體工程師工作的時機
對於新鮮人來說,最應該把握的求職時機是所謂的「秋招」,大企業的申請期間通常會集中在九月,少部分會從七月就開始,整個秋招大致會在 11 月時結束。秋招的職缺通常會比較多、標準也會較為寬鬆,以 Google 為例,秋招會有中等難度的面試問題,10 個人中可能選 3-5 個。
雖然也有春季招募,但熱門的職缺大多都已經在秋招招募完畢,春招可能是剩下的職缺,也因為人才需求沒有那麼急迫,韋安分享自己面試 Google 時,遇到的題目都蠻難的,也不僅限於程式技能本身,而且錄取率通常會較秋招低。
3. 求職過程中的同儕與環境
漫長的求職階段,最難但也最重要的,大概就是持續保持健康的心態了吧!
非本科系出身的韋安,當時幾乎是孤軍奮戰,只有補習班能夠跟他一起解題,有時卻還要收費,讓他覺得身心俱疲。也因為這段孤獨辛苦的過程,他深感有朋友一起創造環境是很重要的,就算做的準備一樣多,心態卻會截然不同。
4. 新鮮人該選擇大公司還是小公司
小公司的資源有限,通常都會要求人才有一定的資歷和能力,較不偏好新鮮人,對於韋安這樣的轉職者,想加入小公司更是難上加難。因此,將目標鎖定在大公司,拿到 offer 的機會會比較大。
除了大公司普遍較歡迎新鮮人以外,韋安也發現 Amazon 相較不特別注重背景及學歷,她有不少同事只有大學學歷,科系也很廣泛,有生物系、機械系、經濟系、統計系等,他發現只要能力有達到一定的門檻,Amazon 其實更注重求職者的工作態度,以及是否能夠 Amazon 的文化契合。
漫長的求職馬拉松,努力和運氣缺一不可
儘管現在聊起來雲淡風輕,找到第一份工作的辛苦過程對於韋安來說仍然歷歷在目。然而,當我們以為他是那種不找到工作絕不放棄的類型時,他卻說當時其實沒有假設自己一定會找到工作。
「去美國讀書是一趟給自己的旅行。」
韋安說道。就像他讀書時一直都是選自己喜歡的領域,而非以求職為目標。到美國求學、嘗試在美國找到工作,其實都是希望自己能在年輕時做想做的事,不停刷題、踏出舒適圈,用盡全力並對得起自己的努力,而不是一定要有多完美的成果。
努力、熱忱、用對方法
「機會真的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在異國求職,想必都會有個心得,就算已經非常努力讓自己的能力達到甚至超過標準,卻總是沒有機運遇到適合的機會。
轉職成為軟體工程師對於韋安來說並不是跟風,而是他在本身具備的條件中找出了適合留在美國的專業,並且自己也真心喜歡這個領域,在努力跟熱忱的幫助下一路走來,最後找到了適合的工作。
回首那段日子,韋安坦言有時候自己其實沒有用對方法,過程才會這麼辛苦,但幸運的是一直都沒有放棄。但若是持續的付出已經讓自己消磨殆盡,他也建議跟他面臨一樣狀況,甚至是當時的自己,不小心跌進山谷時,都應該要有個備案,讓自己有繩索能夠爬上來。
簽證失利:在台灣獲得不同的能量
從 2020 年開始因為疫情導致求職不易,對於在美國的外國人來說,更有簽證相關法案的挑戰,而韋安也在轉換工作之際,因緣際會無法取得簽證,需要回到台灣。
對於志在美國工作的人來說,沒有簽證可謂是一大威脅,而韋安儘管有有點苦惱,他也同時開始嘗試在台灣接觸美國所沒有的資源,像是在共同工作空間認識新朋友、不同領域的人、廣泛接觸各式各樣的社群,他也會到台灣 Microsoft office 看看、觀察台灣的軟體業生態。
以自己的學歷為傲
「人生有學過的東西都不會是白費的。」聊到自己如何看待轉職這個人生轉折,韋安很堅定地給出這個答案。
雖然他沒有如同自己最後的學歷,留在機器人領域中,但他還是有持續發展其中一部分的職涯。他也認為能力累積不會消失。只要用心用力地經營每段經歷,未來有需要的時候,都能夠再輕鬆拾起。
更多人才的精彩分享,敬請鎖定 CakeResume 的《科技職涯》Podcast!
《科技職涯》是由 CakeResume 創立的 Podcast 廣播節目,專門邀請在科技、數位和新創領域的工作者來分享職涯趣事及觀點,每週三固定更新,目前可以在 KKBOX、SoundOn、Spotify、Apple Podcast、Google Podcast 上收聽,歡迎追蹤
延伸閱讀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