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宅品味

揭開城市美學序幕!「鶯歌陶瓷博物館」空間改造

室內Interior

發布於 06月25日00:00 • 室內雜誌編輯部

自2023年即開始籌劃的「城市美學|公共場域設計共創」,猶如一場台灣城市美學的接力賽,在歷經一年半的調研訪談、團隊籌組、設計規劃、驗證與工程執行,首個案例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陶博館)終於亮相。

將內部櫃體高度降低,避免外部立面被遮擋,提供層次豐富的視覺印象。
將內部櫃體高度降低,避免外部立面被遮擋,提供層次豐富的視覺印象。

陶博館是台灣第一座以陶瓷作為媒材的博物館,自2000年11月開館以來,致力於陶瓷文化的調查、收藏、保存與推廣,積極開展研究、展示和教育活動,成功提升了台灣陶瓷產業及鶯歌地方形象。其建築形式以清水模和鋼骨所組成,呈現灰色系外觀,空間挑高及大面玻璃帷幕,讓室內的陶藝展品隨陽光變化,展現豐富質感,因此建築本體極具開放性與通透性。

文化商店入口處改變落地玻璃滑門分割,使商店動線更加開放及增加視覺通透感。另新增動態視覺招牌,重新整合品牌意象。
文化商店入口處改變落地玻璃滑門分割,使商店動線更加開放及增加視覺通透感。另新增動態視覺招牌,重新整合品牌意象。

然而,售票動線和管制點等規劃卻令人困擾。藉此次城市美學計畫,團隊對陶博館進行深入研究,並邀請「共序工事」團隊操刀設計,期望透過重整優化入口服務動線及博物館商店,以達到品牌再造、提升陶博館的公共性、開放性等目標。

售票亭呼應館內商店色系概念,保留原始結構使空間保留使用彈性。
售票亭呼應館內商店色系概念,保留原始結構使空間保留使用彈性。

重整動線 清晰視野

原有館外售票亭位置不明顯,導致人群集中,使進館動線容易阻塞,同時輪椅及嬰兒車放置空間不足,難以即時提供服務。為作改善,設計團隊將館外售票亭門面及附近候車亭空間改為清透玻璃,提升整體辨識度,不僅有效滿足機能,未來亦可因應展覽檔期成為小型策展空間,作為入館前的前導。

改造前:原售票亭動線與識別性未能及時服務民眾,使現況需增設多處售票點。
改造前:原售票亭動線與識別性未能及時服務民眾,使現況需增設多處售票點。
改造後:將原有售票亭以前導式小型展間概念為發想,為將來館內導入新形態展示機能作準備。
改造後:將原有售票亭以前導式小型展間概念為發想,為將來館內導入新形態展示機能作準備。

入口服務大廳透過燈光及色彩計畫,重新調整色調,使其更能呼應清水模建築本體,同時整合資訊牆面,調整服務動線,使觸控屏幕機台與民眾置物櫃在視覺及使用上更為順暢清晰。

改造後:服務空間以減法設計將色系及量體感整合於原有建築內。
改造後:服務空間以減法設計將色系及量體感整合於原有建築內。

圖片提供」台灣設計研究院、Üroborus Studiolab / 共序工事

閱讀全文請點連結,到interior官網探索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