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行政院長卓榮泰推翻蘇貞昌、陳建仁兩位前閣揆的決策,宣布高鐵南延屏東線改採「高雄案」,即延伸進入高雄市區與如今甫完工的高雄車站共站,再延伸至屏東。即便在必要性與可行性上仍有諸多討論,但在此之前,在理應造福的市民之間也有不同的觀點。
鐵道局長楊正君近日透露,「高雄案」預計8月將啟動一階環評,最快有望在2039年通車。其中單是修建工期大概就需要11年,雖然大部份將採用地下施工的潛盾機建設,但對於已經歷20年施工期的高雄車站附近居民而言,是否將迎來又一個10年交通黑暗期仍有不少的疑慮。對於有志於高雄市長大位的有志參選者而言,如何衡量建設與市民感受的平衡,也將是一道重要考題。
高鐵南延最快2039年完工
本來拍板「左營案」的高鐵南延屏東線,因可行性等問題,行政院於去年底推翻已經耗費5年與上億經費的評估規劃,正式改採進入高雄市區的「高雄案」。路線規劃將自左營站一路往南接入高雄車站,再延伸到屏東六塊厝,全長25.9公里,左營至鳳山為地下化16.4公里、鳳山至屏東為高架段9.5公里。
楊正君上週五(2/7)談及高鐵南延屏東案時表示,鐵道局已進行相關作業準備,將先依據核定的路線確定路廊,預計於8月同步重啟綜合規劃及第一階段環評,綜合規劃時間約1年半,第二階段環評估計至少要3年時間,力拼最快在2028年報至行政院,工期則為11年,經費待估算。
楊正君指出,若一切順切,目前暫估完工通車時間是2039年,但也不排除高雄站優先通車的可能性,分段通車也是選項之一。他也強調,與當年進行鐵路地下化情況完全不同,因台鐵已地下化,高鐵從左營經高雄市區到鳳山,採潛盾方式施工,大部分都在地下作業,將大幅幅降低對道路交通的影響
交通黑暗期的陰影再度壟罩
相比於原先規劃的「左營案」,在2019年拍板時規劃是到2029年完工,「高雄案」將整個南延案的施工時程向後整整推延了十年,即便南延高雄確實方便了不少市民的交通接駁,但也無法保證漫長的施工期間不會出現其他延期的意外,這讓不少高雄在地市民也有一定的憂慮。
就有車站周圍的在地人士表示,經歷地下化的20年施工期,車站商圈附近已經沒落了許久,車站前曾是許多年輕學子青春回憶的建國路,這十年來隨著漫長的施工人潮也減少了許多。不少附近的商家與房地產業者都相當難受,也為此多次向民代或市政單位陳情。
該人士指出,如今工程已經收尾,看著逐步完工的的新車站,不少市民也逐漸重拾信心,但高鐵南延高雄案的消息一方面自然是歡迎的,但也不免對下一個十年的交通黑暗期有所擔憂。
高雄市區的心臟瓣膜手術
市民會有相應的擔憂並不足為奇,據曾參與台鐵地下化與高鐵南延規劃的地方人士指出,過去高雄車站改建導致的20年施工期,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地下化與附近高雄核心市區交通路線的全面都更,相當於對高雄這座城市做一台心臟瓣膜手術。
過去的台鐵線路橫亙在高雄市區中,將市區分為南北兩側,南站直面中山路,北站則直面博愛路,連接兩側的是1987年建設從車站下方橫貫的「中山地下道」,並往後的十餘年間成為高雄市區溝通南北的重要幹道。
但在2002年進行高雄車站改建工程時,地下道被一座臨時搭建的「中博臨時高架橋」取代,但歷經十餘年的發展,中山地下道早已是高雄市區的關鍵樞紐,中博橋的建設雖然替代了部分功能,但也因此讓附近的交通邏輯一度打亂,讓不少慣於走地下道的市民需要重新適應。
有在地政治人物「啞巴吃黃蓮」
爾後在2019年,中博橋也隨著新車站的逐漸成形而從化為歷史,但為了拆除這座跨越都市之心長達16年的「臨時」鋼構橋,市府大力串聯多個施工方,在短短的9天內就將中博橋拆除。但隨之而來的,是以環狀方式繞行新車站的新交通邏輯。
由於期間新車站的施工也尚未告一段落,道路封閉與交通號誌混亂等現象先不論,最受衝擊的是本來可以直通中山路與博愛路的交通邏輯,現在被繞行的新模式取代,中間還平添了數個路口,讓好不容易習慣中博橋的用路人苦不堪言。
地方人士坦言,在當時湊巧碰上高鐵南延正在決定路線方案,雖然大部分在地政治要角都認為應採「高雄案」,但受到附近居民直接承受交通混亂的壓力,難免也有一些政治人物形同「啞巴吃黃蓮」,對「高雄案」始終抱持不以為然的態度。
許智傑:應思考與體恤建設的「痛」
如今「高雄案」已經拍板,但長達11年的工期仍讓不少人望而生畏,對於有志於爭取選民認可的高雄市長參選人而言,如何消解並幫助市民面對可能再度到來的新一輪軌道交通建設也將是新的焦點。
立委賴瑞隆表示,有建設一定會有所謂的交通黑暗期,但如今的左營站車流人流都已相當壅塞,對於高雄未來的發展而言,高鐵南延是一項「短空長多」的重要工程,串連起大高屏的效益相當可觀。但由於工期較長,為了避免對市民生活造成影響,市府與交通部應該通力合作,盡力降低對民眾的影響。
民進黨高雄立委許智傑就表示,在歷屆市長的努力下,高雄車站鐵路地下化與原軌道的綠廊道也皆已完成,採用新的潛盾施工方式,已經不需要過去那樣採明挖的方式大動土木。高雄車站也已預留有高鐵站台,只要規劃得當,相信車站附近不用再面臨新一輪的建設期。
但許智傑也坦言,在爭取多年的南延高雄案終於拍板之後,還是好好思考與面對建設帶來的「痛」,有志作為市長的政治人物必須體恤市民的感受,不能總是只說爭取建設作為政績。因為交通部鐵道局思考的是軌道的建設效益問題,但市政府需要考量對周遭做一個整體思考,包含軌道經濟與周遭的整體都市開發,讓市民對未來有所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