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藍白批錯誤能源政策致失血 台電:燃料飆漲釀虧損、三年吸收電價6千億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更新於 03月21日14:00 • 發布於 03月21日14:00 • Yahoo奇摩新聞

國民黨、民眾黨立委今天直指錯誤能源政策造成台電虧損,並呼籲政府應正視能源缺口重啟核電,而能源團體將於5月1日上街,盼電費別為錯誤政策買單;民進黨則指出,藍白惡刪總預算、封殺台電撥補,才導致電價調漲可能性高。

台電晚間表示,在野黨主張核電卻又採取核電三不立場(不修法使用、不處理核廢、不重視核安),把科學問題變成政治問題,令人遺憾;俄烏戰爭導致燃料飆漲才是虧損主因,近三年吸收民生、工業電價達新台幣6000億元,遠超電價調整幅度。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國民黨立委王育敏與黃健豪、氣候先鋒者聯盟發起人楊家法、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等人今天上午舉行「錯誤的能源政策讓台電血流不止,誰來幫台電止血」記者會。

張啓楷表示,錯誤的能源政策讓台電一直流血,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曾因國際原油調漲電價,但在執政末期仍有調降電價;民進黨執政後不僅廢核電,還購買綠電,使發電成本不斷增加,政府撥補台電仍無法減緩台電虧損。

張啓楷指出,國際上早有重啟核電案例,連美國在台協會處長谷立言(Raymond Greene)接受專訪時也表示,美國能為台灣提供液化天然氣、核能等能源,民進黨政府不要一直裝睡,不解決問題。他說,能源團體將在5月1日上街遊行,從台電大樓走到經濟部,呼籲全民一起上街,讓政府聽見民意。

黃健豪表示,為何全世界先進民主國家都在重啟核電,卻只有民進黨政府能執行非核家園,盼政府務實面對能源缺口;台電光是1月公布的財報就虧損新台幣121億元,唯一沒虧的就是核電,若政府不重啟核電,就算立法院同意撥補2000億元給台電,明年恐怕仍繼續虧損。

對此,民進黨發言人韓瑩表示,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任新北市長時,曾數度疾呼「如果無法處理核廢料,憑什麼使用核能?」、「只要我擔任市長一天,就不會讓核四運轉」,不僅數度表達對核能的反對立場,更堅持不核發乾式貯存場執照,最終導致核二廠被迫提早停機、除役。

韓瑩指出,俄烏戰爭衝擊全球,世界各國皆大幅調漲電價,台電吸收民生用電成本,承受虧損來穩定電價,更是穩定台灣物價,因此撥補台電有助於穩定電價與物價;然而藍白在立法院惡刪總預算,且造成2000億元撥補無法到位,才導致電價調漲可能性高。

台電則於晚間發布新聞稿表示,在野黨立委所指應參考核能使用更多的國家,事實上如南韓、日本、法國等電價調更多、預算補更大,通膨更嚴重,且核能使用需面對核安及核廢處理困境,非僅只靠公投修法就能達成。

台電說明,近年全球多數國家皆多次大幅調漲電價,為穩定物價、照顧民生並兼顧產業競爭力,國內電價調幅相對和緩細緻,台電扮演緩衝吸收角色,也造成目前虧損情況,如以2024年為例,台灣電價若比照南韓,會直接轉虧為盈大賺1539億元。

台電表示,因應燃料漲勢下,世界各國皆採電價調漲或財政補助,如南韓2024年民生、工業電價累計漲幅達49%、106%,分別達每度3.98元及4.98元,法國也調高達47%、65%;而2022至2024年間,日本政府補貼約新台幣5500億元,法國政府亦補貼約新台幣7000億元。

針對外界討論台電虧損與核能發電關聯,台電指出,2022至2024年受核電機組除役影響金額約400億元,對比同期間國際燃料成本暴增造成現今累虧4000多億元,顯見核電除役絕非台電虧損的主因。

台電表示,俄烏戰爭造成燃料飆漲,燃料價格即使至今仍高出2016至2020年平均標準超過六成,加上台電近三年吸收民生、工業電價達6000億元,遠超電價調整幅度。

此外,有關不用核能導致火力發電增加與空污的指控,台電反駁,2016年以前核電占比高,空污排放卻是近年之最;近年政府推動以氣代煤、再生能源等能源轉型,台電火力電廠空污排放已經減少七成,從2017年10.8萬公噸,降至2024年的3.4萬公噸。

至於立委及媒體社論主張核電應可延役,台電重申,核能使用需面對核廢處理及核安保證的現實問題,並非公投或修法即可促成,以核二為例,台灣的核能使用期限依目前法規為40年,但因新北市政府先前持續卡關核廢料乾式貯存設施興建,造成核電機組無法如期將用過核燃料退出反應爐、更換燃料,核二1號機因此提早半年除役,無法完成運轉發電40年任務。

台電表示,核二2號機假設依照部分意見延長運轉,也只能再運轉約4個月,即同樣面臨燃料池滿的問題,自始無繼續使用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