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放屁太臭恐罹大腸癌?腸胃醫揭7症狀:要注意

EBC 東森新聞

更新於 07月09日09:03 • 發布於 07月09日09:03

癌症一直是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大腸癌發生人數已連續15年位居第1位,在台灣每31分14秒就有1人被診斷罹患大腸癌,肝膽腸胃科醫師蕭敦仁也指出,有七大症狀可能是罹患了大腸癌。

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者,平均每2人有1人有息肉、每20人有1人罹患大腸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衛福部說明,大腸癌早期並未有明顯症狀,據本土研究指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者,平均每2人有1人有息肉、每20人有1人罹患大腸癌,且相較於一般族群罹患大腸癌風險高20至30倍,因此國民健康署呼籲符合篩檢資格的民眾要定期接受篩檢,如篩檢結果為異常者,也務必配合進一步做大腸鏡檢查,才能及早揪出潛藏在大腸的息肉及癌症,並及時阻斷癌前病變及癌症的進展。

而蕭敦仁也在《健康晚點名》節目中解釋,大腸癌患者腸子裡的腫瘤會引發多種症狀,有些人擔心放屁很臭會是癌症,但排氣多的人是否一定是腸癌並不確定,排氣多少與飲食息息相關,例如高蛋白質和含硫食物會導致氣味較重,而某些食物容易產氣,如高腹敏食物(含寡糖、雙糖、單糖及多元醇),這些食物難以消化。如果排氣本來正常,卻突然變多或氣味改變,建議立即到腸胃科做進一步檢查,並檢視飲食內容後討論解決辦法。

蕭敦仁也列出了可能是大腸癌的七大症狀,包括排便習慣改變、不規則腹痛、經常腹脹便秘、不明原因貧血、大便中有血或是有黏液、體重減輕、排便排不乾淨等。他指出大腸癌分為零期至四期,雖然零期和一期的存活率非常高,但幾乎沒有症状。一旦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不規則腹痛、便秘或無緣無故貧血等症狀,通常已是後期,因此蕭敦仁呼籲不要等到有症狀才檢查。

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此外,有鑑於大腸癌的發生有近9成為50歲以上的族群,國民健康署提供年滿50歲至未滿75歲之民眾,補助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及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糞便潛血檢查沒有侵入性,且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只要照著8步驟,在家就可輕鬆定期篩檢。

一手掌握全世界,立即加入東森網Line官方帳號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蔡岳宏
    我在106年天公生後,正月十一日回市場擺攤賣豬肉,因為是早市凌晨三點就到,四點想要上廁所,卻只有一點點,道八點前又跑三趟廁所,也是不多且有血絲,傍晚老婆下班,晚餐後才說早上的事,老婆只問我會覺得痛嗎?我回不會,老婆要我回醫院安排檢查,檢查結果是有兩顆線瘤息肉,接近括約肌這一顆以是零期偏向一期將會癌化,算是原位癌,同年四月到高雄長庚切除,上個月二十號也做糞便潛血檢查,一週後收到了檢查報告是:陰性 會分享自己的病史,也不過是讓更多人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疾病、癌症其實並不可怕,就怕患者的忽視拖延及輕信偏方而延誤病情,而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07月10日04:55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