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百強企業鴻海4】搶親日產切入汽車品牌? 劉揚偉強調鴻海只做一件事

鏡週刊

更新於 2天前 • 發布於 2天前 • 鏡週刊 Mirror Media
電動車是劉揚偉(右)接任後的重點事業,鴻海科技日還找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左)站台。
電動車是劉揚偉(右)接任後的重點事業,鴻海科技日還找輝達創辦人黃仁勳(左)站台。

除了AI外,外界也好奇,鴻海布局5年多的電動車何時才能有成果?加上去年底日本兩大車廠日產與本田宣布合併,日媒爆料促成合併的關鍵,竟是劉揚偉想透過買下日產大股東—法國雷諾手中的股權搶親,是否代表鴻海發展電動車,也想從代工製造,走向品牌經營?

「第一個要澄清的,鴻海會一直專注在代工設計製造。因為代工公司很穩定,是我們追求的。」面對犀利提問,劉揚偉正色強調。「我們太了解代工跟品牌不同,過去幾十年,看到品牌因客戶喜好,或產品變化高高低低,但只要市場有需求,供應製造是不會變的。」

就像台積電,它是代工製造,A公司不行,還有B公司,B公司產品技術跟不上,還有C公司起來,反正C公司也是它做的,「代工製造跟品牌完全是兩個不同領域,把兩個合在一起,是非常不容易的。」劉揚偉觀察。

其實,鴻海曾入主國際品牌企業,2016年,郭台銘霸氣砸下5,890億日圓,成為日本液晶之王最大股東,在前社長戴正吳領軍下由虧轉盈,並重回東證一部。但兩年前,一個合併巨虧面板廠—堺工廠的決策,卻導致夏普陷入慘賠地獄。

郭台銘(中)多年前砸重金入主日本液晶之王夏普,讓鴻海成為最大股東。
郭台銘(中)多年前砸重金入主日本液晶之王夏普,讓鴻海成為最大股東。

為挽救夏普危局,劉揚偉親自出面救援。他花了半年時間,面談300多位夏普幹部與員工,從中找解方,最後決定讓夏普專注品牌,處分非核心的零組件事業,在去年底,賣掉賠錢的堺工廠,轉型為AI數據中心,成功由虧轉盈。

問起如何改變夏普命運?他向本刊介紹自己慣用的管理手法—Divide and Conquer(分而治之),這是研究科學的最基礎,像是西方的元素週期表,就是做好Divide分類,然後才能找出解方(Conquer)來發展半導體。

「(鴻海)進去沒有做好的就是,把一個品牌公司用製造公司的思維來經營,現在讓它回歸品牌公司,而不是製造公司,轉虧為盈不是重點,改變它的體質才是重點。」劉揚偉解釋。

同時間,劉揚偉也重用日本人才經營夏普。他笑說,「不只夏普,像鴻海與德國汽車零件集團ZF合資,我也跟對方保證,它不是台灣公司,仍是德國公司,但要與台灣公司截長補短,變成一家有競爭力的公司才行。」

不由得好奇,鴻海未來真有機會入主日產,或其他汽車公司的機會,仍堅持不做品牌嗎?「對對對,鴻海本身是製造業,我們會介入的是製造服務,絕對不會介入品牌經營,那根本不是我們的強項。」他再度重申不做品牌的立場。

加鏡LINE新聞不漏接

更多鏡週刊報導

【劉揚偉寧靜改革3】默默改變鴻海強人文化 劉揚偉灌輸6字新思維
【劉揚偉寧靜改革2】幫郭台銘兌現股價200元退休支票 劉揚偉自曝做對哪些事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