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大帝登基當天,萬邦來朝貢(義大利總理梅洛尼、阿根廷總統米萊、中國國家副主席韓正等),科技界冠蓋雲集(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Meta創辦人祖克柏等),集體向川普輸誠,唯獨不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仁來瘋」反而跟中國員工大跳〈APT〉熱舞,為什麼?
馬斯克、貝佐斯、祖克柏,科技3大咖過去公開跟川普對罵,現在雙方盡釋前嫌,砸錢協助辦理就職大典,表態站隊「川普2.0」;不然就像Google執行長皮查伊、蘋果執行長庫克等人,在大選結束後前往海湖莊園俱樂部拜會川普。但大膽如黃仁勳,不跟科技大老同一陣線,還不乖乖奉上政治獻金,居然飛向地球的另一端。
強欲登高去:兩岸通吃「仁來瘋」
一張行程單,勾勒出黃仁勳的轉場節奏:1月15日訪問深圳;1月16日,在台灣(台中、台北)參與供應鏈公司活動;1月19日,在北京與多位新創企業家和「90後」創業新秀進行交流;1月21日,在上海陸家嘴的一家中餐廳與團隊聚餐,大跳APT熱舞。上海是最後一站,然後飛赴日本大阪。或許,黃仁勳沒有地緣政治的敏感度,從他的中國旅行軌跡來看,深圳、台灣、北京、上海,似乎可詮釋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黃仁勳的政治敏感度不高,其實不只這一樁。2024年5月,他在台北國際電腦展秀出「AI世界地圖」,中國大陸和台灣分屬不同顏色,代表完全不同的政治體制,並稱「台灣將成為全球AI中重要國家」。對此,國台辦稱「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台灣從來就不是一個國家」,希望黃仁勳「好好補補課」。黃仁勳回應,自己不是發表地緣政治評論,而是感謝所有技術合作夥伴。
黃仁勳先前已向《路透》說,自己將「在外地」與員工和家人慶祝農曆新年,預告缺席川普入主白宮典禮。他在北京舉行「答謝迎春會」活動說:「我們在這工作了25年,有幾千名員工,有很多優秀的合作夥伴,所以我們還是繼續這樣合作。」輝達(陸稱「英偉達」)在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員工已達到約4000人規模。
黃仁勳沒有出席川普的就職典禮,也未與中國官員會面,卻在兩岸造成瘋狂追逐,黃仁勳去年穿花襖跳〈扭秧歌〉,今年跟美女跳〈APT〉,跟中國各地員工慶祝農曆新年,但這並未影響華爾街市場對輝達的估值。美東時間1月21日,輝達的總市值攀升至3.45兆美元,再度超越蘋果,登上全球市值榜首。
無人送酒來:「52赫茲鯨魚」游中國
川普上任隔天,他在白宮找來OpenAI的阿特曼,甲骨文的艾利森及軟體銀行的孫正義,共同發起「Stargate」(星際之門)計畫,安謀(ARM)、微軟、輝達、甲骨文和OpenAI是主要的初始技術合作夥伴,先期投資1000億美元,未來以5000億美元為目標,這個計畫主要投資AI基礎建設,核心是要拉大領先與中國的差距。當著川普的面,軟銀執行長孫正義承諾要率先投資1000億美元。
不過,跟川普交好的馬斯克當晚就在X上潑一盆冷水,直批孫正義的資金連100億美元都不到,這個計畫的資金根本不夠。事實上,馬斯克與阿特曼兩人早就種下心結,畢竟馬斯克也曾是OpenAI的聯合創辦人,但在2018年與阿特曼爆發衝突後離開董事會。其次,馬斯克經營的人工智慧公司xAI與OpenAI、Stargate存在競爭關係。
科技大咖對川普眾星拱月,唯獨黃仁勳猶如「52赫茲鯨魚」獨自游向中國。對輝達來說,為何中國如此重要?
首先,在中國大陸所需的AI晶片中,有4成向輝達購買GPU(圖形處理器),以訓練大型語言模型,其他6成則是向中國本地的華為和寒武紀收購。如字節跳動在2025年花費70億美元購買輝達晶片。比亞迪、理想、小米、極氪等中國新能源車企,將搭載輝達下一代汽車處理器「Thor」,這是一款革命性的機器人計算機;豐田與輝達在合作開發下一代自動駕駛汽車。值得關注的是,小鵬和蔚來並未出現在輝達的合作名單中,這2家車企的自研晶片已在試驗階段,正減少對輝達晶片的依賴。
遙憐故園菊:中國優勢被看好
其次,輝達在中國投資已有25年,最初透過Geforce顯卡,它比很多科技企業都要更早進入中國。輝達在中國擁有150萬的CUDA開發者,且正與近3000家中國初創企業展開合作。憑藉多年的技術、人才積累而擁有很深的「護城河」,其他競爭對手可望而不可及,許多企業不惜以超高溢價購買輝達最新晶片。中國本身有巨大市場,產業鏈完整,應用場景豐富,輝達當然不會放棄這塊投資樂土。
對於全球布局的輝達而言,中國市場當然至關重要。黃仁勳2024年底獲頒香港科技大學工程學榮譽博士,他在致詞時提到,「人工智慧(AI)無疑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術,而中國在發展AI具有獨特優勢,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擁有日本、德國遠遠落後的技術,蘊藏著巨大潛力,對中國來說是一個非凡的機遇。」
再根據最新《經濟學人》寫道〈中國的AI幾乎趕上了美國〉,中國的追趕速度令人震驚,在川普發表就職演說時,一家中國公司公布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型語言模型(LLM)。中國的LLM不是全球最好的,但他們的製造成本要便宜得多。中國最近的AI進展正在顛覆該行業,並讓美國決策者(包括川普)感到尷尬。中國模式的成功,加上整個行業的變化,可能會扭轉AI的經濟。美國必須為「中國統治的AI世界」預做準備。
在中國製造的DeepSeek-V3轟動AI圈,背後的中國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也浮出水面。矽谷同行稱其為「東方神秘力量」。這款聊天機器人「DeepSeek」終於在蘋果App Store上架,被喻為「AI界的拼多多」。《經濟學人》指出,這款由 DeepSeek-V3模型支援的應用程式,結合深度思考和網路搜索兩大功能,支援使用者對話、語言翻譯、創意寫作、程式設計、解題、文獻解讀、旅行規劃等用途,網頁版的各種功能都支援,引起業界高度關注。
應傍戰場開:兵家必爭是宿命!
有趣的是,這款「DeepSeek」談到台灣和中華民國時,遇到政治不正確時,會自動轉彎和閉嘴。例如,詢問DeepSeek關於台灣的情況,聊天機器人原本愉快地解釋它是東亞的一個島嶼,「正式名稱為中華民國」。但在它沿著這些思路寫了幾句話後,它自己停止了,刪除了最初的答案,而是簡潔地建議:「我們來談談別的事情吧。」
中美AI軍備競賽下,中國對輝達出手,指其涉嫌違反《反壟斷法》。美國緊隨其後,再次限制輝達的對中出口政策,就在這種雙邊壓力下,輝達遊走地緣政治的灰色地帶。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說過:「全球化已死,台積電成為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黃仁勳主掌下的輝達,何嘗不也是地緣政治的兵家必爭之地?(推薦閱讀:呂紹煒專欄:取代台積電成地緣政治爭端前沿的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