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音樂老師變校長,黃琬茹用人生八年挑戰翻轉學校

親子天下

更新於 2024年03月11日07:12 • 發布於 2024年03月11日07:12 • 賓靜蓀
音樂老師變校長,黃琬茹用人生八年挑戰翻轉學校
音樂老師變校長,黃琬茹用人生八年挑戰翻轉學校

12月底清早不到七點半,飄著細雨,台北市的臥龍街塞滿送孩子上學的車輛,這條短短巷道上竟有三所學校。芳和實中校長黃琬茹已經撐著傘站在校門口,跟每個走進校門的學生打招呼,她認識每個學生、每位家長,連坐在車裡學生家的愛犬,都探出頭來跟她搖尾問好。

不會開車,家住新店的她每天五點起床,趕搭兩班公車,準時到校「站崗」。這是她給自己和學生的承諾……之一。「這是一天開始的『起手式』,」黃琬茹説。

獨特的地理位置影響芳和國中的歷史。雖位於台北蛋黃區(大安區),但因緊鄰第二殯儀館,芳和所在社區的公告地價曾是全台北最低。

鄰近學校多,與市立和平高中僅一牆之隔,目前是台北市絕無僅有比鄰的兩所公立高中;一趟285公車(現改稱敦化幹線)就可以到附近大安、金華、仁愛、敦化、龍門等國中,芳和曾經只招得到最弱勢的社區學生。2016年最低谷全校只剩下66個學生入學,面臨被併校危機。

併校危機在實驗教育迷霧中找答案

當時黃琬茹是初任校長,接下轉型重任,帶領一批中生代熱血、願意改變以保住學校的老師,在實驗教育迷霧中前行,八年時間,翻轉了芳和命運。三年前,芳和在實驗國中還沒有走完三年改制的情況下,又奉命往上發展實驗高中部。黃琬茹成為全台第一位公立實驗完中校長,任內校名改變三次。2023年1月國中部新生入學,有兩百多人申請搶抽五十個名額。

這八年的教育「遠征」也是黃琬茹本人生命旅程的遠征。

跟一般公校校長的學經歷很不同,黃琬茹是少見音樂老師出身,從私立曉明女中音樂班,到台師大音樂系學士、碩士,主修鋼琴、大提琴和民族音樂學。從小乖巧好強,備受家人呵護。

「雖然我也很喜歡學科,但是因為國小在台中要拼私中考試,音樂班多了一條路,所以就很努力的練琴,」黃琬茹一直都是好學生,生涯探索的歷程是因為自己都還能勝任,所以一直沒有去追尋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其實我最喜歡和人相處,」擔任學校行政工作後,黃琬茹才漸漸看見自己的熱情和專長。

不擅運動的她承諾要跟學生、老師一起跨越舒適圈。從騎車、繩索垂降、爬雪山、獨木舟……每一項芳和實中的遠征探索活動,她都親自參與,逼自己從不會到會。「爬山其實是爬心裡那個坎,我才了解要克服心理障礙,需要花多大的力氣,」她以身作則的活動力讓人印象深刻。

她親力親為,參與討論形塑每一門課程。芳和的每種課程都結合知識和實作,為培養學生的非認知能力。國中部以探索、服務、生涯為實驗主軸,9年級開出生涯探索課,以「人才流動力」為題,從全球、亞洲的人才流動,到看見自己的軟硬實力,最後要完成2035年個人的求職履歷,以及進行面試。

高中部著重永續思維下的創業思維和社會倡議,例如高一的「抗震盃——老街修復師」,跨社會、自然、科技等五個領域,學生分組親自走訪全台十處老街、探詢歷史,不僅要為老建築或街屋設計防震結構,還要做出結構模型。最後每一個人都必須用6-7分鐘,輪流向來賓解釋自己組的發現和反思。

芳和實中每一堂課都結合知識和實作,黃琬茹(圖中穿紅衣者)和「抗震盃——老街修復師」課的全體高一師生和華梵大學指導教授,慶賀成果發表成功。曾千倚攝
芳和實中每一堂課都結合知識和實作,黃琬茹(圖中穿紅衣者)和「抗震盃——老街修復師」課的全體高一師生和華梵大學指導教授,慶賀成果發表成功。曾千倚攝

拼命三郎的溫柔領導

黃琬茹在各種場合都親切低調,最常看到她像鄰家媽媽般一直幫學生拍照。但談起芳和八年,打開話匣子卻沒有逗點句號,停不下來,因為太多辛酸血淚,也太多值得分享。

黃琬茹自認「是一個喜歡挑戰新事物的人」,她的拚勁也異於常人。在芳和34年的輔導室主任紀淑琴,從黃琬茹擔任螢橋國中註冊組長就認識她,「學音樂來做行政的本來就不多,來芳和後她很拼命、使命必達,那時她孩子還很小,她都先回家睡覺半夜起來工作、傳line,會打擾同事,後來有調整。」

因為無前例可循,還沒正式上任的黃琬茹必須拼命,找出芳和想要實驗的特殊教育理念。公校無法做到華德福或蒙特梭利,黃琬茹和教師團隊有共識,決定從芳和的發展脈絡和行之有年的體驗教育去找。

結果意外發現,美國已經有一個行之有年的「EL(Expeditionary Learning)遠征式教育」體系,從探索體驗、冒險教育,連結活動和學習,而且有助提升學生學力。「EL理論夠厚夠深,彈性又大,很著重師生關係跟教學法,若全校願意以信任度更高、更緊密的師生關係做基礎,老師去改變教學法, 我就有辦法讓這套機制成功,」黃琬茹著手寫實驗教育計畫,開學後校務會議更有9成5老師支持。

有了方向,卻沒人確定能行得通。轉換初期,芳和「一邊一軌」,老師一方面走現有體制,把原有的學生照顧到畢業,另一軌得「換個腦袋」,思考探索式教育如何把活動課程化、課程專題化。「每三周或一個月的中午,召集共識會議,沒有具名邀請,但幾乎每次會議都八九成滿,」黃琬茹感受到老師們的想要學更多。

改變逐漸成形。兩學期改三學期;用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慶典」取代以學校為中心的校慶,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全校老師每周一次舉行 IAP(個別化適性教育計劃)會議,像醫生聯合會診,即時收集每一學生學習狀況、以便及時協助和補救……「大家邊做邊修,就是想設計出符合我們心裡的期待,又符合實驗教育的開創性,」黃琬茹回憶。

芳和要轉型的消息傳出,隔年的招生人數立刻增加,好多家長告訴黃琬茹,「校長,孩子交給你們實驗,」讓她覺得自己何德何能,也體會到「當這所學校老師想改變的時候,就一定會往好的方向走」,家長的信心和那句話,讓黃琬茹和老師們更勇敢。

但是太多不確定、太多改變,相信「人和事成」的黃琬茹,還是得面對2年內12位老師請調離開的事實。但也因此得以自辦教甄,招進有能力設計跨領域專題式課程的老師,黃琬茹不斷強調「老師是轉型成功的重要因素」。

而從頭開始,黃琬茹就確定,實驗教育不會只在某些課程實驗,「實驗教育一定是傾全校的力量,從教學法、師資、師生關係、行政組織一起在做。」芳和老師群的素質整齊,黃琬茹總是很自豪「來芳和不用擔心遇到不合的老師」。

黃琬茹最喜歡的校園秘密基地就是她辦公室的這個角落,各種小物、文件整理得井然有序,她最常在這裡沉思、撰寫各種計劃。曾千倚攝
黃琬茹最喜歡的校園秘密基地就是她辦公室的這個角落,各種小物、文件整理得井然有序,她最常在這裡沉思、撰寫各種計劃。曾千倚攝

從來不迴避升學、基本學力一定要顧

許多家長、學生以為實驗教育就是快樂學習,甚至把實驗教育當成逃離學習的「避難小屋」,黃琬茹不厭其煩的回答,「我從來都沒有迴避升學這個目標,也一定會顧好基本學力,芳和的課程是在課綱的基礎之上,透過不一樣的教學法,希望不被教科書限制,也不被考試題型綁架 。」她鼓勵學生把考試當成一個成年禮。但她和老師們都相信,帶孩子學會學習,比帶他們準備考試更重要。

在芳和沒有成績排名,沒有紅榜跑馬燈,也不希望學生用分數定義自己。每一屆孩子進來,黃琬茹「第一堂講話就是談成長型思維,我要他們要放下以前對自己的成見,要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進步,在芳和所有老師都願意幫你,所以孩子不會放棄學習。」

在一般學校,第一次模擬考成績幾乎就可看出學生未來的升學表現,但芳和強調要讓學生逐漸進步,在後面幾次考試逐漸累積實力。轉型後,兩位來自不同教育系統的數學老師,不約而同的跟黃琬茹說,看到國三的孩子沒有放棄數學,讓她非常感動,「因為我們的老師一直想辦法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但去年12月底黃琬茹破例在個人臉書po了一則跟榜單相關的訊息:芳和第一屆36位高三學生,有10位參加特殊選才錄取上心儀的大學和科系。因為芳和在還沒有完全準備好的情況下,就奉命繼續辦高中,「大家都沒有經驗,這個成果顯示我們的教學對孩子產生影響,而且大學教授也看到他們的表現。」

七年試管 人定不能勝天 學會謙虛

除了完成實驗轉型,黃琬茹人生中還有一件使命必達的成就。她為了當媽媽,做了七年試管,花費400萬,十年前二十顆受精卵中唯一成功的一顆,就是寶貝女兒恩恩。「我以前總相信人定勝天,唯獨生小孩這件事情,老天爺狠狠打了我一巴掌, 告訴我說,不是你想怎樣就一定可以怎麼樣, 我們人要更謙卑。」

面對女兒,黃琬茹的教養態度也很實驗教育。從幼兒園起,她就讓女兒去體驗,然後自己選擇。現在讀公校四年級的女兒也嚮往芳和的爬山等探險活動,黃琬茹會把她想進芳和的願景,落實成應該要具備的能力,例如要開始練習腿力,要願意花時間去做很多的不一樣的作業,還要跟同學一起合作做簡報、做模型、做海報……

黃琬茹用對學生和家長的心態,對自己的孩子。

「實驗教育要回歸到以孩子為本,家長認同是一回事,孩子也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認知,願意為自己做的選擇負責,而且清楚知道,我要投入什麼樣的努力。」

回顧這辛苦的八年,黃琬茹最喜歡聽到同事的評語:「校長你雖然霸氣不足,可是誠意十足」。她最想做的就是「把人框在一起,讓各種個性、能力、專長不同的人,願意一起合作」。黃琬茹相信自己就是那個促成人和的媒介。從來沒想過會當校長,她感謝芳和讓她得以成為理想中的自己。接下來的六年,她希望帶著芳和的經驗,在課綱基礎之上,長出屬於台灣本土在地的探索式學習。

【製作人、腳本、剪輯:曾千倚|採訪:賓靜蓀|攝影:曾千倚、肯勢媒體|照片及影片提供:台北市芳和實驗中學】

黃琬茹|小檔案

  • 任職:現任台北芳和實驗中學(高中國中)
  • 校長年齡:52歲
  • 學歷背景:師大音樂系、音樂所畢業(主修鋼琴、大提琴、民族音樂學)
  • 經歷:曾任北市螢橋國中註冊組長、教務主任、輔導主任;北市民生國中教務主任。育有一女

(責任編輯:秦嘉彌)

加入親子天下LINE好友,睡前看好文

延伸閱讀:

Podcast專訪|「為什麼我沒有紅布條?」學生的疑問,成為校長投入實驗教育的契機

老ㄙㄨ老師的交心筆記|寫給第一年教書的你:孩子是教會我們最多的貴人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