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品學堂調查:中小學生圖文整合、生活知識文章表現弱 文言文反而佳

翻轉教育

更新於 01月04日06:37 • 發布於 01月04日06:37 • 趙宥寧
品學堂調查:中小學生圖文整合、生活知識文章表現弱 文言文反而佳
品學堂調查:中小學生圖文整合、生活知識文章表現弱 文言文反而佳

上週末(12月16、17日)品學堂舉辦「閱讀未來國際教育論壇」,現場分享台灣累積兩年兩萬多筆的閱讀理解學習大數據,也邀請同樣在 2022 PISA 評測名列前茅的香港、新加坡講師來台,共同解讀華文閱讀教育的趨勢與挑戰。並在會中頒發第一屆「教育極星獎」,鼓勵三名優良教師,以及五組優質閱讀教案設計團隊。

台灣閱讀教育日趨多元化,除了紙本閱讀、數位閱讀,進年隨著 AI 科技發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五感」接收器被啟動,「多模態」閱讀成為未來閱讀趨勢。品學堂創辦人黃國珍表示,智能化生活已經是常態,WiFi 跟空氣一樣重要,數位工具將成為感官與心智的延伸。

儘管閱讀工具及學習資源因著數位發展,打破實體與線上授課的藩籬,在疫情期間,台灣教育迅速轉型補位,黃國珍引述兩項數據,提醒台灣成績標準差過高的「雙峰現象」,也分析台灣學生在各類文本形式閱讀中,存在著不同的落差表現。

數據發現一:PISA 揭露都市與鄉村各科成績落差近三年

根據 2022 PISA 成果報告,台灣都市與偏遠鄉村各科成績落差大,數學差54分、閱讀差43分、科學差44分,落差排名數一數二的高。若以 OECD 估算,差20分相當於差一學年,換算下來,都市學生平均程度與偏鄉學生平均程度,存在三個年段的落差。

黃國珍分析,疫情期間持續推動數位學習,確實可維持學生能力,但不同區域教師對數位工具熟悉程度有落差,城鄉差距也不再是過去的「區位」差異,都會區教師觀念走得較前面,且有更多教學資源;偏鄉教師雖然進步快,但學生可能跟不上,家庭經濟背景也可能導致學生出現學習落差。

黃國珍表示,從2010年開始推動晨讀十分鐘,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2022年教育部推出紙本數位雙素養,閱讀活動已從被動閱讀教師給予的文章,轉化為學生必須主動搜尋為了學習所需要的內容。於此同時,教師也必須提升能力,有效地提供資源及策略給學生,如同《木偶奇遇記》中的藍仙女,適時替孩子指點迷津。

數據發現二:品學堂大數據 中小學生「生活知識」、「圖文整合」類文章表現最弱

品學堂爬梳2020年至今閱讀理解學習系統數據,在2萬多筆資料中,發現不論高中、國中、國小學生,學生對「連續文本」內容掌握度高,純看圖表的掌握度也還可以,但若是「連續文本+圖表」較為複雜的資訊統合文本,孩子表現相對弱。

品學堂爬梳閱讀理解學習系統數據,在2萬多筆資料中,發現不論高中、國中、國小學生,學生對「連續文本」內容掌握度高。品學堂提供
品學堂爬梳閱讀理解學習系統數據,在2萬多筆資料中,發現不論高中、國中、國小學生,學生對「連續文本」內容掌握度高。品學堂提供

品學堂爬梳閱讀理解學習系統數據,在2萬多筆資料中,發現不論高中、國中、國小學生,學生對「連續文本」內容掌握度高。品學堂提供

另一方面,台灣學生對於描述型內容表現最弱,學生可能只看個大概,當問到細節就會疏漏;學生擅長統整大概念,敘事型文章表現好;說明、議論就要看題材,例如科普文章,有時受限於自己以為自己看不懂,或受限學科知識,議論型文章則會出現多重觀點,考驗學生邏輯梳理能力。

黃國珍說,生活中的資訊內容,舉凡時事討論、正反意見呈現、解讀社會現象,幾乎都是以「連續文本+圖表」呈現。近來文言文選文爭議也引起社會關注,他表示,文言文並非學生閱讀理解表現最弱的文體,尤其課本選文大多是連續文本,但台灣學生在多樣態訊息間的辨析與統整能力,仍有提升空間,應多與生活情境有更多連結

教育極星獎課程範例 古文也可以教得很現代

品學堂今年舉辦第一屆教育極星獎,又分為教師組、課程組,鼓勵中小學教師在課堂中導入創新教學,跨域共備課程,持續優化教案。首年共有三名教師、五組教案團隊獲此殊榮。

位處台南市歸仁區的國立新豐高中國文科教師蔡承君、顏秀穎將清代〈台灣鐵路章程〉與今年9月作家李昂引發熱議的博愛座時事議題做為引子,引導學生區辨事實與觀點,並從李昂臉書發文中,檢索訊息、摘要重點,分析作者與留言者的觀點與事實。

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任務,二位教師讓學生練習設定博愛座、讓座等關鍵字,並閱讀深度報導、讀者投書,提出關鍵問題,例如博愛座的道德爭議與觀念、作法。再進一步讓學生梳理議題正、反二面觀點,接著形成個人立場,最終再針對「博愛座應留存或廢除」的問題,書寫一篇言之有據的短文,與同學交換閱讀、分享看法。

台南市的國立新豐高中國文科教師蔡承君、顏秀穎將清代〈鐵路章程〉與今年9月作家李昂引發熱議的博愛座時事議題做為引子展開系列課程。趙宥寧攝
台南市的國立新豐高中國文科教師蔡承君、顏秀穎將清代〈鐵路章程〉與今年9月作家李昂引發熱議的博愛座時事議題做為引子展開系列課程。趙宥寧攝

台南市的國立新豐高中國文科教師蔡承君、顏秀穎將清代〈鐵路章程〉與今年9月作家李昂引發熱議的博愛座時事議題做為引子展開系列課程。趙宥寧攝

該門課程最終要讓學生以「北捷粉絲專頁小編」身份發文實作,在完成上述的閱讀分析後,二位教師讓學生參考教育部、海巡署等公部門臉書粉專,拆解發文時須具備的元素,練習描述文章與圖像間的關係。最後再回到自身實作,讓學生透過「做中學」,實踐知識、態度和技能,也證明語文教學能結合古今脈絡和多方觀點加以應用。

黃國珍表示,台灣的語文學習也是聽說讀寫,但「讀在寫之前」,也就是讀完之後才有豐富條件書寫。近期文言文討論,則是放在文章「放與不放」的討論,他認為,古文被閱讀的經典價值永遠存在,但教師如何教才是問題。

他也引述新豐高中的獲獎教案表示,教學現場可以把古文教的很有現代感,把古代文本進行深度理解後再轉譯,套到現代生活情境條件,等同展開二面向學習,將不再只是語文學習,而是認知、文化的學習。

黃國珍說,台灣國文科包含三內涵,分別是語文學習、生命經驗、經典人格欣賞。但以前的學習,絕大部分聚焦在字辭,反而弱化了古文的精彩內涵。

(責任編輯:劉映均)

加入翻轉教育LINE好友看好文

延伸閱讀:

圖文寫作的能力,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投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