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金改革吵吵鬧鬧,各界關注的18%優存終於要在2021年走入歷史,利息歸零。但多數人都不知道公股行庫員工及退休員工,至今還在領13%優存,讓其他軍公教五味雜陳。
雖然從2008年起,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中央銀行四家公營金融機構13%優存上限已改為500萬,但一年最高仍可領65萬的利息,比現今許多勞工的年薪還要多,每一年政府為此,還得貼補4、50億的利息,這些錢都是納稅人的錢。
根據立法院運算中心的研究報告指出,隨著存款利率走低,這四家公營金融機構補貼13%優存的金額,也從2011年的38億8360萬餘元,增至2014年的47億349萬元。
大家同是吃公家飯的公務員,為何這群人享有特別待遇?
其實,當初財政部會訂定國營行庫13%存款優惠利率,是因為過去要進入台銀、土銀、輸出入銀行,須通過公務人員考試,但考上後卻無法比照公務人員、享有月退,才會祭出13%優惠利率措施,提供「變相的月退俸」。
這群人雖然也保公保,卻一直認為自己僅是「廣義」公務員。
不過,細看這群人擁有的福利似乎比一般軍公教好。尤其在2008年元旦之前,13%優存竟然包括存款、員工自提儲金、員工退休金三大項。不像軍公教僅退休金享有18%。
這三項分別是:
一、現職、退休員工定額儲蓄存款:行員48萬元、工員28萬元的存款額度,可享有13%。不像民營銀行,離職後就不能享有優存。
二、退休員工的退休金存款:依勞基法退休給領的退休金、公提、自提儲金及公保養老給付的總額全部享有13%優存。
三、員工自提儲金:按照公、自提儲金期間(從1980年6月1日至1997年4月30日)個別員工所提的自提儲金,都享有13%優惠利息。
不只如此,這些金融機構依職工福利金條例規定,「每月在營收總額內提撥0.05%至0.15%」納為職工福利金。他們既有職工福利金又享有13%的優存利息。
由於福利條件已不符合社會期待,在各界的檢討聲浪中,立法院終於在審查2007年總預算時,決議請行政院儘速核定財政部研礙的改進方案,並於2008年1月1日實施。
但是,研擬改進後、目前執行中的方案,仍羨煞不少勞工朋友。
原先第一項的現職、退休員工定額儲蓄存款依舊不變,行員48萬元、工員28萬元仍享有13%利息。
第二條已退休員工退休金優惠存款,終於訂了500萬元上限,還是相對優惠。從2008年1月1日起,退休金在500萬以內者,仍以13%優惠存款利率計息;超過500萬的部分,則以各銀行活期儲蓄存款利率計息。
第三條,關於現職員工退休金及自提退休儲金的優惠存款。概分成退休金部分,2008年元旦前服務年資所計算的退休金,退休時仍以13%優存利率計息;之後服務年資所計退休金,改以3年期定期儲蓄存款利率加計3%計息。
自提儲金部分,2008年元旦起,現職員工原已提撥的自提儲金定額,改以各該銀行3年期定期儲蓄存款機動利率加計3%計息,孳息不再滾入本金計息。如果2008年元旦前的服務年資所計算的退休金,加上自提退休儲金的本利總額後,辦理13%優存額度以500萬元為限。
相比軍公教「溯及既往」的年金改革,這群公務員相對幸福。已退休員工的退休金優存仍然是13%(上限500萬),不像軍公教三年後全部歸零,就算是一次領退休金的人,也要分6年降至6%。
對照18%的塵埃落定,13%的改革進度卻是零。
去年底立委黃國昌質詢財政部13%的議題,當時他表示,台銀、土銀、輸出入銀行等國營行庫13%優存利率,雖有其歷史背景,但根本於法無據,近年定存利率直直落,卻從未調降或檢討,在職及退休者都可適用,光這部分支出,每年國庫就得支出26億元,痛批財政部應僅速檢討。
他進一步指出,以國營行庫退休人員為例,每年最多有500萬存款可適用13%優惠利率,一個月可拿5萬4166萬元利息,一年光利息就可領65萬元,但翻遍法律條文及相關要點、辦法,找不到發放13%優惠利率的法律依據;連前財政部長張盛和都曾坦承,13%非屬法律規定的保障權益。
(圖/前財政部長張盛和)
確實,13%與18%同為歷史產物,都無法源依據,但為何18%已被檢討改革,13%卻遲遲沒有動靜?
今年6月30日,財政部長許虞哲難得對外表示,公股行庫退休行員的13%優存將比照改革,分六年調降,但最後「利率一定低於公教人員的6%」,明年7月1日和公教人員同步實施。
財政部隨即在7月13日,首度召集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以及中國輸出入銀行三間公營行庫董事長,討論員工退休金13%改革版本,希望三家銀行能試算13%降到4%,以及降到9%等至少兩種版本對員工可能造成的影響,並同步展開對銀行工會的溝通。
這不過是首次的溝通會議,消息一出,九大公股行庫的工會理事長就展開串聯罷工。理由是退休金將大幅縮水,無法維持退休生活。有工會成員指出,目前仍有不少在民營化之前退休的員工還在領13%,很擔心最高上限48萬的員工優存13%也會受到牽連,不斷被檢討。
由於台銀、土銀兩大行庫員工合計約1萬5000人,還有6000名退休員工。另外,其他公股行庫的員工人數也有5萬人,一旦所有行庫串聯,恐成為金融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工。
但銀行都還沒有跟工會坐下來溝通,工會代表就揚言要罷工,導致財政部改革方案根本出不了部裡。當遠見記者詢問財政部相關主管時,大家均噤若寒蟬、三緘其口:拜託拜託,我沒有被授權發言這個議題啦。
其實,八大公股行庫中,已有六家民營化,兆包括兆豐金控、第一金控、合作金庫金控、華南金控、彰化銀行以及台灣中小企業銀行。雖然公司已民營化,但退休優存制度卻沒有跟著民營化。
相比其他民營銀行,這些泛公股銀行的績效表現未必比較好,卻享有比民營銀行更優厚的優存制度,這些都算是營運成本,所以也讓外界質疑:公營銀行民營化後,經營體質變好了嗎?
其實,隨著市場競爭激烈、低利率時代來臨,許多民營銀行都取消員工優存制度,包括富邦銀行、中國信託、台新銀行均分別在2010、2012年取消新進員工的優存。
目前,僅剩幾家維持48萬的優存額度,大致是三年期定儲機動利率+4%計息,或二年期定儲存款機動利率+5.5%計息。
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中國輸出入銀行、中央銀行四家國營金融機構受到立法院監督,預算透明公開,所以立法院可以拿到數據,但六家泛公股銀行因民營化關係,不受立院、審計單位監督,根本無從得知每年要貼多少利息錢,尤其這些泛公股銀行還是有政府持股,部分資產仍屬於全民。
一位民營銀行的主管指出,公股行庫員工聲稱自己是勞工而非公務員,但13%為公股行庫所獨有,民營機構並無,假設是一般勞工,就不應享有與軍公教相同的待遇,這些支出更不應由全民埋單。更何況18%已走入歷史,13%沒有理由不檢討。
連立法院預算中心都特別針對此議題,於2015年9月提出研究報告與建言。直指六大泛公股銀行原為國營事業,現已完成民營化,針對員工定額存款及員工退休金優存卻仍沿用或修正適用該制度,應併同檢討其合理性,以維持獲利能力及競爭力。
2017年即將結束,但13%改革還在「僅聞樓梯響」的階段。如果年金改革僅僅作半套,也難怪其他公務員會不滿了。
留言 42
Oliver
我們不要選擇性的改革,我們要的全面的改革,以救台灣的財政,免得債留子孫。
改革部份如下,政府真的作到,保證財政不會空虛:
一、農民要課稅:現在農村開賓士車或百萬以上名車的富農比比皆是,不課稅說不過去。(現在軍人、老師都課稅了,有廣大土地的農民不用課稅嗎?)(國庫一年可以增加幾百億的稅收!)
二、農保費率要調高:農保已破產30多年,都是靠軍公教勞的納稅錢來補貼農保,現農村富農一堆,還要軍公教勞的納稅錢來補貼?說不過去了,現行農保費率2.5%,應提升跟軍公教的12%一致,未來跟著軍公教調至18%。(國庫一年也可增加幾百億的稅收!)
三、全面清除假農民:監察院調查150萬的農民之中約有90萬是假農民,這群假農民為貪圖不用繳自負額免費拿的老農津貼每月7000多元,不惜造假取得補助,因此全面清除假農民,政府每年可省約700多億。(這些錢也是軍公教勞的血汗納稅錢補貼的!)
四、提高勞保費率:現行公保費率約12%,勞保約10%,未來公保調升至18%,而勞保也才調至12%,是非常的不公平,因為,農民不用繳稅,勞保的政府補貼部份全都是軍公教的血汗納稅錢來補貼,要公平,很簡單,請勞保的費率調至公保一致.
2018年05月29日01:10
Frank
公平?人的世界從來就不存在這個東西..
2017年12月23日20:56
蔣文
輪到誰當鬼了?
2017年12月23日19:29
blueangle
政務官、立委的18%
也還沒取消
趕快取消
2017年12月23日16:40
廖育信
還有教職校職優存7%哪,一起抖出來吧
2017年12月23日15:57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