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國內

除了獼猴,這種保育類動物也經常襲擊民眾

Knowing

發布於 2018年06月26日07:00 • 余宗翰

(圖片取自 維基百科)

早年台灣獼猴遭大量捕殺而瀕危,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但近年來族群穩定成長,估計數量在30萬隻左右;昨天(6/25)農業委員會拍板將台灣獼猴、山羌、白鼻心等野生動物從保育類降級為一般動物。

台灣獼猴因為時常與民眾接觸,不只與農民起衝突,在高雄等都市中心也時有台灣獼猴攻擊民眾的新聞,給人們台灣獼猴並不罕見的印象;據YAHOO奇摩做的網路調查,過半投票網友不認為台灣獼猴應該列為保育類動物。

其實是否應列為保育類不僅是族群數量上的評估,物種的代表性、脆弱性、棲地狀況等等也是重要的評估標準。另外,即便台灣獼猴從保育類動物中除名,若非特殊情況或需要,民眾不能夠隨意襲擊牠們,更別說捕捉、宰殺。

被列入保育類的動物不一定代表牠們少出現於人們的視線範圍之內,畢竟要將動物從保育類中除名往往會採取較保守的態度,比如龜殼花、雨傘節等毒蛇十分常見,時不時就有捅到龜殼花蛇窩的新聞,卻遲遲未被除名。撇除神出鬼沒的爬蟲類動物不談,其實台灣藍鵲這種保育類鳥類也常在平地與人類社會接觸。

台灣藍鵲生活在1500海拔公尺以下的森林裡,在部份平地的公園、山腳延伸帶也能見到牠們的蹤影。台灣藍鵲身形苗條漂亮,卻是給人黑溜溜印象的鴉科動物,牠們的聲音並不好聽。因為聰明且雜食性,台灣藍鵲跟烏鴉一樣適應力較強,在台北市部份公園裡有一定的族群數量。

台灣藍鵲一般不會攻擊人類,但進入繁殖期、開始築巢育兒後,為了保護幼兒,台灣藍鵲會比較有攻擊性;事實上,台灣藍鵲攻擊路人的新聞並不罕見。有些民眾或許是想報復,拿BB彈攻擊牠們,卻不知這種攻擊保育類動物的行為是違法的,可處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六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金。若不小心造成台灣藍鵲死亡,可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

台灣藍鵲是台灣特有種,有代表性,且因為漂亮而受到許多民眾的喜愛,曾在網路票選中得到國鳥頭銜。有些民眾會將帝雉與台灣藍鵲搞混,以為台灣藍鵲很少見,但近年來本就生活在低海拔環境的牠們漸漸向下遷移,曝光機會越來越高。

根據維基百科,國際鳥盟將台灣藍鵲列為無須採取保育行動的鳥種,但農委會將台灣藍鵲列入保育等級Ⅲ,任何捕捉或飼養行為皆違法。早年,臺灣藍鵲遭人大量獵捕,近年來保育有成而數量逐漸增加;然而,雖然牠們在特定地區算是普遍常見的鳥類,但其數量多少仍需更進一步的統計。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1

  • 這篇是意指台灣藍鵲不需要保護了是嗎?如果是,你知道台灣藍鵲已受到外來種的中國藍鵲入侵了嗎?假若台灣藍鵲不保護,就不必處理外來種的措施,這樣將造成台灣藍鵲被混種了知道嗎?台灣藍鵲還是要列為保育類,他還是沒有獼猴的數量那麼多!
    2018年06月27日04:21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