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曾經因為教養問題,而感到焦慮嗎?我們都有過,我也不例外。
之所以會焦慮,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對的。不管是路線選擇的不確定,或者教養方式的不確定。
這些自我懷疑像是:我這樣都讓孩子決定,可以嗎?我這樣課業也看、課外活動也看、考試比賽都接送關心,會不會過度教養?過度教養會不會養出爸寶媽寶,小孩沒辦法獨立?但放著不管,孩子靠自己,會不會錯過什麼重要的機會?
這類焦慮出現時,我自己的處理方法是,藉由閱讀,用更大的視野,回看自己。
用經濟學、社會學、數據分析、比較文化、歷史歸納等概念,去認識「教養」之後,我們就能意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了解今天我們的行為,其實是受到那些動機的驅動,也了解所走的方向,是否適合自己與家人。大方向對了,在一些小事情上,就能比較釋懷。
這本《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就是這類的書,而且跟同類書籍相比,完整度跟解釋力都很不錯,值得細細閱讀並思考。
教養方式,和貧富差距與教育投報率有關
這本書,是由兩位美國知名大學的經濟學家合著,主要想藉由數據分析證明,我們今天採用的教養方式,以及產生的教養焦慮,原來都能用經濟學概念解釋「大部分」。(等一下我們也會講到那個「大部分」以外的部分。)
經過分析,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所在社會的貧富差距,以及教育的投資報酬率,書中並有大量數據與統計支持。
舉例來說,如果有個社會,小孩不管你用心養還是隨便養,成年之後都很容易找到工作,而且薪水差異也不大,家長就沒有動機花時間陪孩子閱讀、比賽、考試、督促他挑戰大學研究所。
像是美國煤礦的黃金時代,高中畢業的孩子,好手好腳進礦坑工作,年薪就有 10 萬美金,讀了大學研究所,年薪只多一些,貧富差距不大,高等教育的投資報酬率也不高,家長就比較不會選擇花那麼多時間在孩子身上,督促他們寫功課、陪他們評估學校、度過那些高強度的考試。
再舉例來說,如作者書中所提到的親身經歷,在義大利的波隆那,由共產主義者連續執政時,藉由左派的政策補助,使得白領跟藍領的薪資幾乎一樣,當時的社會文化認為,功課好的孩子應該感到羞赧、白領家庭要對自己的職業低調。
因為強制財產重分配,造成貧富差距小,教育的投資報酬率也不高,家長就幾乎沒有動機採取密集教養,不需要幫孩子看功課、不需要注意孩子的學習。
全球化後的美國與臺灣
經歷過 1980 年代至今的全球化浪潮,現在的美國,就是貧富差距大(2019 年家戶基尼係數 0.48),而且教育投資報酬率超高的代表。在這樣的國家,家長自然會採取密集的教養策略,投注更多時間、注意力、資源,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他們成年後的人生,較為成功。
在臺灣,我們的貧富差距沒有美國那麼大(2019 年家戶基尼係數 0.33),但教育的投資報酬率高,大家從報章雜誌或身邊的經驗都知道,孩子考上好學校、前幾志願,或考上醫學系,預期的年收入就是不一樣。教育的投資報酬率好,才會那麼多人要擠進明星高中,這樣的升學狂熱,甚至延伸出台中的考私中熱潮。
對臺灣的讀者來說,用經濟學的動機角度看,的確可以很有效的解釋大量家長採取密集教養的原因。
我們作為家長的,就能稍微釋懷,其實不是我們愛管,也不是我們有強迫症,我們只是跟人類史上絕大多數的父母一樣,愛自己的孩子,希望他們未來更好,根據我們手邊擁有的有限資源,作出最理性有效的投資選擇。
密集教養:威信型 vs 專斷型
只是,密集教養,其實還細分成兩種:回應小孩需求的威信型,以及不回應小孩需求的專斷型。
差別在於,在跟孩子意見不同時,威信型會用勸的、用講道理的,希望能潛移默化孩子,但最終依然以他們自己的決定為主;而專斷型則是直接替孩子決定好,沒有討論的餘地,也沒有反駁的機會。多數家長會混合使用這兩種教養方式,比例各有不同。
根據書中的歷史分析與跨國研究,會發現這兩種教養模式,各有好壞,也對應家長對未來的認知。
通常,家長若選擇威信型,把最後的決定權放在孩子手上,是因為他們認定未來是不可預測的,未來的世界將充滿許多機會,而且老化後的自己可能看不懂也看不見這些機會。與其現在要求孩子一定要走什麼路,他們更認為,在成年之後,孩子必須根據自己的判斷,去作出最好的決定。威信型的教養,養出來的孩子,成年之後能獨立作決定,且有較大的機會,能在自由且充滿機會的世界裡成功。
而選擇專斷型的家長,可能是因為他們認為世界有不變的法則,未來的世界也會遵循一樣的規律,用家長多年社會經驗所選擇的這一套,將最正確,孩子不用有自己的意見,複製這套就對了。或者,家長所看到的世界,有真實存在的風險,想了不該想的事情、說了不該說的話、跟不對的人合作,可能瞬間失去財產,甚至生命,自然家長會希望把孩子雕塑成安全的樣子,認為順從與規訓,才是重要的價值。
這也能說明,戒嚴時期的父母為何多是打罵教育,而總統直選後的時代,開始有越來越多父母,給孩子更多的自由。從「直接幫孩子規定好」到「給孩子決定權」的變化,見證了臺灣政治體制的轉變。
歷史、社會、跨國比較、宗教、政治等面向
剛才我們說到,貧富差距與教育投資報酬率,只能解釋「大部分」。所以,作者們也採取了其他的角度,協助我們用更大的視野來看待教養,包括歷史、社會學、跨國比較、宗教、教育制度等,非常精采。
因為這本書比一般的教養書,要更學術一點點,也就是稍微比較「硬」,我建議在閱讀的時候,可以不照順序,而是照著自己的興趣閱讀。
首先。把「第一章 教養方式經濟學」讀完,認識四種教養類型之後,就能跳到任何自己喜歡的章節。
如果你對於其他國家都怎麼教小孩,以及他們為什麼這樣教,特別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可以先讀「第三章 現代全球的教養方式」,以及「第九章 學校系統的組織」。作者們採取了比較多面向的分析角度,去說明為什麼這些國家的教養會長成現在的模樣,也能解釋為什麼那些如夢似幻的自由教養故事,在臺灣導入時,總覺得格格不入。
如果你對前陣子網路熱議的少子化議題有興趣,「第七章 生育能力與童工:從大家庭走入小家庭」非常精采,從歷史角度、經濟動機、二戰前後的社會、女性勞動參與率等切入,說明了為什麼工業化國家的生育率,普遍都低到不行。
對階級敏感,喜歡探討社會議題的讀者,「第四章 不平等、教養方式與教養陷阱」就是你的菜,社經階層對於教養的影響、社會流動的可能、各種不同婚姻狀態、單親家庭、種族、出生國、婚姻市場,以及可能造成的教養陷阱,都作了探討。裡頭甚至有張圖表告訴你,不同的教養方式,最終產生階級向上流動的機會,截然不同。至於答案,就讓各位自行翻閱,看看作者們怎麼說囉。
我個人最喜歡的,是「第八章 教養與階級:貴族與中產階級價值觀」,很有歷史縱深,從工業革命前的英國貴族、中產階級、勞工,分析其不同的價值觀、教養觀,以及後來在工業革命時代造成的劇烈階級流動,非常發人深省。也清楚說明了,為什麼今天的中產階級教養觀,那麼重視耐心、長遠思維、延遲享樂、知識與技能教育。如果我們想避免在變動快速的時代家道中落,這個章節介紹了許多警世的故事,很有參考價值。
教養認知框架+清楚的自我定位=更少的焦慮
這本書提供很好的框架,協助我們看清楚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不只是空間的(跨國比較),更是時間的(歷史縱深),讓我們有更多思考工具,能面對教養時遇到的每個難題,也更清楚每個決定可能導向的未來。
清楚自己的位置、想法更為完整,自然就能大幅減少焦慮了。
教養的路上,一起加油!
*本文摘錄自親子天下出版《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延伸閱讀:
留言 2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16日11:26
Clark
以下是來自一位資深媒體人對於台灣目前新聞現況的觀察與沉痛呼籲
不禁感嘆 社會淪落至此也不感意外了
現在新聞的墮落程度可見一斑,成天使用聳動標題但內文貧乏言之無物:
恐、慟、驚、疑、竟、傳、擬、傻眼、直搖頭、第一槍、坦言、直呼、始料未及、後果不堪設想、險象環生、網笑稱、網直呼、網稱、網譏、網酸、網怒嗆、網飆罵、網反酸、這個人、這句話、這樣、出爐、曝光、說話了、回應了。
到底夠了沒有? 知恥嗎? 這就是所謂的新聞專業及第四權的水準嗎?
每天結果出爐曝光,某某回應了 誰誰又說話了 試問當事者原本是啞巴 不能說話嗎?
此外
首當其衝 颱風一來的萬年名詞
全因這件事 所以到底是哪件事
網瘋傳 到底是哪個網站?哪個網友在傳?誰啊?自己腦補的?
恐違法 恐恐恐 我看比較像是恐龍新聞吧..?
擬開罰 擬擬擬 用擬就是不會的意思
最重罰 哪次罰最重了?
朋友們加油好嗎? 要知道長進 素質要提升 新聞不該是剪剪貼貼 沒深度探討及後續追蹤 淪為速食新聞 好可惜...
新聞及傳播系的學生看到如此之墮落 情何以堪 可悲新聞已淪為沒營養卻霸佔網路資源的象徵 未來的他們也將進入此糟糕惡劣的環境
沉痛筆
2021年06月16日10:46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