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宅品味

人的移動,門也移動,牆裡牆外的曖昧空間

設計家

發布於 2019年09月10日16:07 • 作者_邱建文 圖片提供_蟲點子創意設計

17 坪的小宅,為消弭層層隔牆的狹促感,打掉所有隔間,重新歸零,改以四道移動式拉門,以配合人的移動,讓處在不同空間可隨時拉上,賦予一種情境、一種隱私,或乾脆不按規矩,大玩光影遊戲,可說形塑了一間很小卻很自由的北歐好宅,此案同時也獲得 2019 TID 室內設計大獎。
整體空間以白牆對應淺灰地坪,不僅以明亮放大空間感,也為契合牆體移動後的視覺美感,點綴木色軟件,輕染居家溫度。至於拉門,倒不如說是牆,也就為這牆之「大」移動,先把收納櫃體收整於四周,以挪出完全自由的平面,再細細推敲虛實開合之間的彈性空間使用。
 

【第一道玄關門,內外之界】

玄關以第一道拉門化解風水疑慮,並延續衣帽櫃的設計語彙,讓闔上也不覺是一道門,反而把室內空間營塑出無關塵囂的自我天地,任充裕的日照舞動光影。而櫃體的上下小懸浮,搭襯開放式的層板,讓白牆風景有了虛實對比的輕盈感。

【第二道洞洞牆,公私之分】

以純白打底,以清水模鋪陳電視牆,刷抹淺灰層次。再以第二道洞洞牆隔出寢臥,讓公私場域有分,於夜晚圍塑好眠氣息,或於日間把牆拉到餐區,藉一牆之隔分區光和影,也隔出一邊一國的小隱私,或閱讀或下廚,一個人獨享又能互通聲息。

【三四道門牆,主臥如膠囊】

主臥簡簡單單的一張床,前後以實牆圍塑,邊側再拉上第三道玻璃門,包覆如膠囊旅館,充滿紮實的安全感,然而臥榻和拉門的半遮半掩,又絲毫不覺封閉。而床頭牆為第四道櫃體,可大量收納衣物,並留出廊道感,換衣裝扮從容又隱密。

【臥榻一路到底,打亮空間】

電視牆之後滿鋪如臥榻,且沿窗轉折延伸到底,讓一路的窗光盡情揮灑,從客房、客廳、主臥到更衣室,視覺通透明亮,又兼收納機能。特別是客房隱藏升降桌面,加上天花以折板設計,添抹如簷下泡茶、閱讀的生活情趣,機能彈性多元又愜意。

【鑿洞引線,白牆曖曖生光】

串聯全室的臥榻,以小懸浮 + LED 燈形塑光帶,醞釀微光秘境,亦如夜燈導引動線。主臥門牆也以細緻的光帶呼應,頗有時空膠囊的科技感,一如餐區的白層板和黑吊燈對應俐落的線性趣味。而洞洞牆透露的光暈像星光閃爍,讓白牆不單調。

打破牆的固定分界,賦予移動式的變化,能夠隨著人的移動,組構不同的空間情境。門牆之界模糊了,場域之分曖眛了,生活的心情卻更自由了。這是一個透過門牆的移動,展現牆裡牆外的光影對話,已無需多餘的裝飾語彙,玩味人和空間的互動就已足夠。

立即加入設計家! 搶先看第一手的裝潢新知美宅圖!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