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理財

中國華融遭穆迪與惠譽降評 金研院示警後續衝擊

中央通訊社

發布於 2021年05月10日14:35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0日電)金融研訓院公布4月台灣金融風險指數98.9分,評估整體風險仍在穩定區間,不過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此外,金研院示警中國華融遭穆迪與惠譽降評,顯示中國海外債券信用風險顯著攀升。

金融研訓院今天公布4月台灣金融風險指數(TAIFRI)為98.9分,金研院金融研究所長林士傑表示,3月指數原初值為98.8分,經修正後為99分;因此,4月相比修正後的3月指數,小幅下降0.1分,不過尚未回到疫情前水準。

金研院本次列舉4項觀察重點,包含房市、股市、中國信用風險與國際疫情升溫的後續效應。

觀察銀行業住宅與企業建築放款總額變化、放款比率、不動產放款集中度等數據,國內房地產市場維持穩定升溫,銀行不動產放款風險控管良好,呈現「房市升溫、風險穩定」走勢。金研院評估,國銀積極控管房市信用,將有助房市正向發展。

其次為股市,2021年初至今,台股本益比在20%至21%上下盤旋,為近8年來高點。在無風險利率偏低的情況下,股市風險溢酬則有4%至5%;隨4月台股再創新高,短期成交量擴大速度過快,投資風險大增,獲利了結與國際疫情再升溫加劇股市震盪,波動率較3月增加。金研院表示,須持續留意上半年股市價量波動加速的風險。

至於海外市場,金研院特別示警,須留意中國華融遭國際信評組織穆迪與惠譽降評的後續衝擊。華融是中國最大海外債券發行者,尚有逾200億美元的未清償海外債務,初步評估華融前景不甚樂觀,華融美元債券價格一度大跌逾40%,也導致日本以外亞洲地區信用違約指數急遽上揚,一舉突破近8個月以來新高。

金研院表示,台灣其他主要曝險地區,包含美國、日本與歐洲市場信用風險平穩略降,因此整體海外信用風險未顯著成長;不過,第2季TAIFRI觀察重點,預料中國企業信用違約問題將逐漸浮出水面。

此外,由於美國聯準會(Fed)淡化通膨憂慮,市場風險偏好情緒上揚,再度吸引投資人投入高收益債、可轉債及新興市場債等標的,海外高收益債投資比例再度拉升。

金研院提醒,受到華融遭降評事件影響,投資人須密切留意中國高收益債券市場風險蔓延變化,注意信用風險並嚴控資金部位。(編輯:林克倫)1100510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0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