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吳昇鴻台北9日電)國際戰略專家分析指出,未來1年內如果美台軍隊能夠共同行動,可能是以人道救災聯合行動著手,並規劃應急措施為戰時做準備;在南海議題上,台灣或許可扮演後勤補給角色,協助美國及其盟友在該區域的行動。
退役美國海軍少將、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網路科技創新中心總監蒙哥馬利(Mark Montgomery)日前接受美國之音訪問表示,未來6至12個月將看到台灣和美國軍隊,包括海軍、空軍以及陸軍特種部隊等更流暢地共同行動。
研究國際關係及軍事情報,在政治大學擔任訪問學人的美國國際戰略專家萊拉里(Guermantes Lailari)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分析,2023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NDAA)的簽署,將深化美國與台灣軍事交流,為嚇阻中共入侵或封鎖台灣,雙邊將強化軍事演習及行動規劃。
萊拉里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去年簽署綜合撥款法案,2023財政年度撥款法案立法生效,法案中編列預算提供台灣20億美元軍事貸款,此外,美國國務院今年3月批准價值達6.19億美元(約新台幣189.5億元)對台軍售案,含F-16戰機掛載的飛彈。
萊拉里說,在國防授權法基礎上,承平時期台灣可與美國及其盟國進行部分聯合行動演習,包含機艦自由航行、人道援助與災難防救(HADR)、打擊非法捕魚行動等。
萊拉里指出,若面對較為緊張情勢,台美可在反封鎖行動、反導彈襲擊、情報指揮系統共享等領域交流合作,戰前準備目的在於讓雙方人員盡可能熟悉標準作業程序及應急措施。
台灣國際戰略學會理事長王崑義告訴中央社記者,美軍派員赴台訓練國軍作戰技能與交流已有前例,但為避免刺激中共反應,以軍演層次而言,美軍可能以救災等人道行動與台灣軍方進行聯合演習。
國防授權法案也支持邀請台灣參與2024年環太平洋軍演,王崑義認為,台灣派遣實際軍隊參與機會不高,但可能以觀察員方式由校級軍方人員前往觀摩,以此和美方達成交流及意見交換的目的。
對於台灣在美國印太戰略佈局上可扮演何種角色,萊拉里指出,台灣或許可從人道聯合演習中與美方達成應急措施的默契與規劃,藉此在戰時發揮部分功能。
以南海議題為例,萊拉里認為,台灣可為美國及盟軍軍用飛機和船隻提供後勤支援及補給,以及扮演緊急後備基地和維修設施的角色。
萊拉里表示,台灣也可協助記錄在南海發生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的行為,以提供資訊協助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因應南海爭議。(編輯:郭無患)1120509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