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親子

黃瑽寧: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

更新於 2021年12月30日08:43 • 發布於 2021年12月30日08:43 • 黃瑽寧
黃瑽寧: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黃瑽寧: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

最近越來越多網媽的留言,詢問有關嬰幼兒巨細胞病毒的疑慮。隨著醫療越來越進步,好像有些醫院開始針對媽媽或初生嬰兒,做巨細胞病毒篩檢的動作,可是篩檢完之後不但沒有讓家長更放心,似乎反而更困惑了。

巨細胞病毒是什麼? 

 巨細胞病毒,也不是什麼新發現的東西了。早在上個世紀,醫生就知道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如果感染了這種病毒,寶寶出生後很有可能會有異常的狀況,比如說小頭,耳聾,智能不足,癲癇等等。

但這隻病毒並不罕見,其實就居住在你我的身上,很多人都帶著它走來走去。看過我的書《發燒免驚》讀者應該還記得,病毒分為兩種:愛得轟轟烈烈型,以及伴我一生型﹔而巨細胞病毒就屬於後者「伴我一生」,一但感染上身,就伴你一生一世,永不分離了。

大部分的嬰兒,乾乾淨淨出生,尚未有巨細胞病毒在身。但好景不常,經過爸媽親戚口水親親,托嬰中心和別的孩子交換病毒,很快的,超過三分之一以上的嬰兒,身上就帶有這隻病毒了。然而這些孩子感染的過程中,大部分是無症狀,也沒有什麼後遺症,只有極少數會有發燒,或者輕微肝炎等疾病產生。

多數孕婦帶有巨細胞病毒,反而是安心的

嬰幼兒時期過後,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更加頻繁,除了飛沫接觸,還有性行為接觸等等,根據台灣本土的研究顯示,媽媽們在懷孕之前,大約有90%,身上已經帶有這隻「巨細胞病毒」了。

現在,我反而要恭喜這群「帶有病毒」,準備懷孕的媽媽們。

「什麼?你都說我帶有病毒了,還要恭喜我?太失禮了吧!」

是的,我反而要恭喜你,因為至少妳的身上,已經有很高量的抗體,可以保護子宮裡的寶寶,不受到巨細胞病毒嚴重的侵害。也就是說,您的寶寶將來發生嚴重的新生兒巨細胞病毒感染,機率已經很低了。

至於另外10%未曾感染過,身上也沒有巨細胞病毒抗體的媽媽們,反而要注意了!如果「懷孕前未曾感染過巨細胞病毒,卻在懷孕期間被傳染的孕婦」,就會有較高的風險,讓胎兒在器官尚未成熟的時候,感染到巨細胞病毒。

這樣的寶寶,我們就稱之為「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者」。

由於巨細胞病毒是口水體液傳染,如果媽媽事先知道自己身上沒有巨細胞病毒的抗體,懷孕的時候,就要避免接觸他人的口水體液。危險的行業包括幼兒園老師、女護理師、女醫師等等。不過話又說回來,這些職業的婦女,要感染也早就感染了,除非是剛換工作的菜鳥,這麼巧一上班就懷孕。

嬰兒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會導致聽力障礙

大約每年會有1%左右的新生兒,在媽媽子宮內感染到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換算起來以台灣每年20萬左右的新生兒人口,大概有2000名嬰孩被感染。其中,比較嚴重的200名嬰兒,出生後就會被醫師診斷,有程度不一的聽障,外觀異常,智能障礙,發展遲緩等等的問題。

剩下的1800名嬰兒,基本上外觀與發展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家長其實也不需要太擔心,除了……「聽力」。研究發現,這些看似正常,或者看似只有輕度的聽損嬰兒,經過兩年的長時間追蹤,有7-20%聽力會慢慢惡化,可能是單側,也可能是雙側,程度可輕可重。比較麻煩的是,這些寶寶的聽力損害,常常出生的時候篩檢不出來,但卻是隨著時間聽力慢慢退化,不容易被家長發現。

出生後才感染比較不會有後遺症,餵母奶是可以的

有媽媽問我:醫生說她是巨細胞病毒的帶原者,要她不可以餵母奶,否則會把病毒傳染給寶寶,是這樣子的嗎?

剛剛我所敘述的後遺症,都是在子宮裡感染的「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症」,至於出生之後才感染的嬰幼兒,要不就是無症狀,或者是輕微的發燒,輕微的肝炎,基本上都沒有太大的問題。尤其台灣媽媽90%都曾經感染過此病毒,如果因為這樣就不能哺乳,那豈不是90%的媽媽都不能餵母奶!

雖說正常寶寶感染後不太會有後遺症,然而「極低體重兒」,或「早產兒」則不一樣,他們抵抗力較差,感染巨細胞病毒可能會比較嚴重,所以如果您的寶寶剛好是這兩種情形,您又被檢測帶有病毒在母奶中,可考慮暫時先不要餵母奶,等寶寶抵抗力好一點之後再餵。

有人也嚐試著把母奶冷凍或加熱,把病毒殺死再餵,但這種做法還沒有被醫界廣泛的接受,或許未來會有更好的研究結果來佐證。

治療面臨的困境

雖然醫學上對於巨細胞病毒的來龍去脈已經越來越清晰,但是治療上目前仍有很多的爭議。孕婦就算發現有巨細胞病毒感染,目前市面上抗病毒的藥物都有致畸胎性,所以不能打在媽媽身上﹔勉強來說,現在有一種巨細胞病毒的免疫球蛋白(CMV-IVIG),也許可以用在孕婦身上,但是效果不明。目前也還沒有疫苗可以保護媽媽不被巨細胞病毒感染。

寶寶出生之後,如果在兩週內檢驗血液/尿液,證實有巨細胞病毒感染,就可以診斷為先天性巨細胞病毒症。但是這些孩子90%都沒有症狀,是否要為了那不確定性的「聽力損傷」,而讓每一位寶寶都使用抗病毒藥物(gancyclovir)呢?這就真的是見仁見智了。的確有研究顯示,這些孩子使用抗病毒藥物,可以減少聽損或腦部病變的機率,但是這個藥物的副作用不小,一打就打六週,常常造成白血球低下,增加感染其他細菌的風險,到底用還是不用,真是兩難!

或許我們可以做以下初步的結論:那些確定診斷有先天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的嬰兒,治療後若沒有產生副作用,就繼續治療下去﹔如果反而副作用很大,那也只好半途而廢。

不治療的過程中,如果您的孩子完全沒有症狀,但是醫生替他做尿液檢查卻老是查出此病毒,那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等待自己抵抗力殺死這隻病毒了。反正這隻病毒是跟定寶寶一輩子了,永遠也清不乾淨,不需要跟自己過不去啦!

 

*本文轉載自【非常婚禮】,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加入黃瑽寧醫師健康講堂LINE好友,健康、教養資訊不錯過!

延伸閱讀:

黃瑽寧:看起來很恐怖的紫斑---過敏性紫斑症

黃瑽寧:寶寶出生後的各項篩檢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