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郁茹/新北報導】70歲的李奶奶有高血壓、憂鬱症等多重共病,需要服用近5種藥物控制,不料服藥1個月後,自覺身體虛弱、精神倦怠就醫。醫師經藥物檢視發現,李奶奶因多重用藥而出現低血鈉症狀,考量鈉離子濃度在短時間快速下降會造成中樞神經傷害,隨即將她其轉往急診,由腎臟科團隊接手治療,幸好李奶奶就醫即時,在妥適處置後便可平安出院。
長輩用藥多注意! 3種因素恐致多重用藥
多重用藥可謂是老年人用藥最主要且常見的狀況,其沒有明確定義,通常以用藥種類多寡評估,或者是否有多餘且不必要的藥物使用,一般而言,同時有5種以上用藥就能稱之。
根據台灣健保資料庫的分析,在台灣65歲以上長者將近3成都有多重用藥的情形!台北慈濟醫院老人醫學科主任劉修勳指出,老年化時代,長者容易合併出現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失智症、憂鬱症以及失眠等症狀,身體機能衰退也可能有服用止痛藥之必要。
劉修勳表示,導致長者多重用藥的原因大致有3個因素,一為病人本身患有多疾病因而需要多種藥物治療;二是病人習慣至坊間自行購買藥物服用;三則因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使醫師開立其他藥物再做治療。
常見多重用藥情形 改善不成疾病反傷身
劉修勳強調,若沒有遵從醫囑用藥,可能出現意識模糊、腎功能受損、腸胃道潰瘍出血以及因外力造成腦傷或骨折,長輩們不可不慎。對此,他也列舉下列4種常見的多重用藥情形:
1.憂鬱症藥物與高血壓藥物:憂鬱症藥物部分含三環抗憂鬱劑,高血壓則有利尿劑成分,這會刺激抗利尿賀爾蒙(ADH)釋放,導致腎臟對水分再吸收增加,使體內水分滯留,從而降低體內鈉含量,造成低血鈉症。急性低血鈉症即可能造成中樞系統損害,造成意識不清甚至昏迷、死亡的現象。
2.憂鬱症藥物與失眠藥物:2種藥物作用在中樞系統,提升血清素水平達到鎮靜效果,但若是過多血清素累積,會產生暈眩、嗜睡症狀,更甚出現血清素症候群。
3.含嗎啡止痛藥與抗凝血藥物:2種藥物都能防止血栓,若同時服用就會有加乘效應,引發患者內出血,若是外傷則有增加出血的風險。
4.多種糖尿病藥物:糖尿病患者藉由藥物中的胰島素調控血糖濃度,若血液中胰島素濃度過高,患者可能有低血糖症狀,從而導致全身無力、反應遲鈍、運動不協調及昏迷情況。
劉修勳宣導,長者服藥風險固然較普通成年人高,但只要把握幾點原則,例如尋找固定醫療院所及醫師、主動告知醫師用藥情形、仔細檢視用藥單張、養成服藥順從性及不自行購買坊間成藥,即能為自己或家人把關用藥安全。若民眾有用藥疑慮或出現不適症狀,也務必諮詢專業醫師,切勿自行停藥。
# 首圖來源/Freepik
更多NOW健康報導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傷關節 醫:別輕忽肺部纖維化共病
▸乾癬患者秋冬怎麼吃? 秋燥應避開海鮮、牛羊肉、辣椒
就❤NOW健康:社群│ 影音│ 官網│ 醫級邦│ 健康安妞 Podcast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