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預算三讀通過一個月了,那本剪不斷、理還亂的刪凍帳目至今五官模糊、面目難辨。這問題如何能解?各方傷透腦筋。目前看來,依憲政程序、走法律途徑,由行政院提覆議案通過,退回立法院重審,是唯一的解決方法。
唯一解方:通過總預算覆議,退回立院重審
預算案若能退重審,已經開始的114年度就可依《預算法》第54條規定,繼續執行法定義務支出,而延續性計畫則可沿用前一年的金額,超出部分不得動用;至於新增計畫像公務員加薪,就追加預算,等審查通過後才能使用。但以目前的朝野政治氣氛,要藍白高抬貴手通過覆議案實在太難了。
其實,這本爛帳是大家共同造成的,大家選出史上法律專業、政治能力最差,也是審預算最偷懶的一屆立委,不僅如此,還有畏懼各黨總召權勢的立法院議事處職員,他們怠忽職守、專業退位,加上還不太會為政策辯護的新人內閣團隊,無法以論述服人,捍衛自己編列的預算,造成今天這種結果只能說是「台灣共業」。
在Give& Take過程中,展現立委政治專業和能力
這次預算審查算不出金額,「立委」諸公難辭其咎,真該好好自我檢討,有沒有善盡立法委員審查預算的職責。過去,每年預算審查都是立法院重頭大戲,認真的立委都會找助理分工合作,預算書一本本翻,再比對立法院預算中心給的建議報告,有疑問的部分就請各機關單位說明。
認真的立委雖然屈指可數,但每一屆只要有那麼幾位願意好好善盡職責、為人民荷包把關,就會成為國會大亮點,贏得掌聲與尊敬,而不必每日咆哮、打鬧、比中指。
而且沒人會認為行政部門不會浮編、濫編預算,過去的經驗告訴大家,行政機關因為知道預算一定會被刪,所以編預算時會寬列、多編一點來給立委刪;立委如果把關得當,把不該編的、浮濫編的、藏在細節中的魔鬼預算刪掉,也會贏得人民熱烈拍手叫好。就在這Give& Take的過程中,可以看出立委的政治專業和能力。
預算超刪成「負數」,三讀過後又想半夜撤案?
不過立委刪、凍預算也不是沒上限、秀下限,不管再怎麼刪,最簡單的數學就是不能刪成「負數」。而且針對同一預算科目,如果有多位立委提案刪減不同金額,主席最後就會協調出一個數字作成最後裁決,也絕對不會出現把各委員刪減金額「加總」刪除的怪事。
舉例來說,監察院某個科目預算先被刪50%,再凍30%,結果再被統刪一次,那個預算科目原來只編列2.8億,最後卻被東砍西砍刪掉3.1億,那多刪0.3億是要怎麼辦?
更荒謬的是,該項預算在半夜12點30分三讀通過,國民黨總召傅崐萁後來發現刪過頭了,又在凌晨4點30分急著找民進黨幹事長吳思瑤想要撤案,但都已經三讀通過了,是要怎麼去撤案?
一本史無前例的「剪貼報告」,算不出被刪多少預算
像這樣「當立委的不知如何當立委,當院長的也不知如何當院長」的例子,在這次預算審查過程中不勝枚舉,也難怪立法院議事處算不出最終數字、做不出預算審查報告,因為這完全顛覆了過去的經驗法則,於是他們只好把所有委員的刪減提案複製、貼上,做成史無前例的一本預算審查「剪貼報告」,卻算不出最終數字,被各界罵到臭頭。
但這也是立法院議事處嚴重怠忽職守,被罵是活該、剛好而已。當立委意氣用事、情緒爆發、大砍特砍時,他們有沒有在現場提醒相關法律規範,告知專業見解,制止不理性的刪砍舉動?不過,資深立法助理為他們緩頰表示,「國民黨總召傅崐萁那麼凶悍,連立法院長韓國瑜都不敢多說什麼,他們怎敢多嘴?」
這次總預算審查,其實讓各界看到三黨內部不少問題。
民進黨論述能力大衰退,跟不上柯總召的主旋律
首先,是執政黨的論述能力大不如前。過去民進黨在幾個重點委員會,都會布重兵,有能言善道的重量級立委駐守,平時能為政策辯護,關鍵時刻也能用最大力度守住預算。但現在「藍白合過半」成為他們論述不力的最大藉口,加上卓內閣多數閣員是政治新鮮人,自保已屬不易,甭提論述。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過去民進黨完全執政的太平盛世,吃定國民黨學不會怎麼當在野黨,所以官員、立委都當得太容易,論述能力退化也是必然。
加上民進黨立院團總召柯建銘陷入極度焦慮,藍白合讓他無力可施,現在的政治生態與過去40年大不相同,這屆又是他的最後一任立委……所以他提出的極端、跳躍的策略讓人很難跟上,卻又是立法院裡的主旋律,不僅同黨立委感到困惑,也讓朝野協商屢屢破局。
韓國瑜叫不動傅崐萁,如何當立院「公道伯」?
其次,是國民黨內部有嚴重的權力矛盾。照理講,目前國民黨掌握最大權力的應該是立法院長韓國瑜,但在國會最有政治實權的卻是黨團召傅崐萁,而傅崐萁的權力來源是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韓國瑜叫不動傅崐萁,朱立倫也不太敢指使傅崐萁,因為朱想競逐下屆黨主席還必須靠傅幫忙。在這種情況下,韓國瑜即使有心當國會「公道伯」,也心有餘而力不足,總被傅崐萁拖著走。
再來就是民眾黨,在黨團總召黃國昌當上黨主席後,更是讓立法院朝野協商變得更加艱難。過去他痛恨被叫「小綠」,現在不喜被叫「小藍」、「傅隨組織」,但在立法院表決時民眾黨的參與或不參與,最後都直接或間接幫了國民黨。他的難以溝通世所公認,連同黨立委都心有戚戚焉,但他的高聲量又是民眾黨不可或缺的依賴,只是柯文哲立下的「兩年條款」即將到來,未來沒有立委身分的黃國昌如何領導民眾黨?對他是重大考驗,對立法院政治生態會有什麼影響也值得觀察。
這本算不出數字的預算審查報告,活像一本政治推背圖,讓人看到國會亂象及三黨政治隱憂,也讓人為台灣的未來捏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