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職場霸凌」怎麼辦?5大要訣請牢記!隨時「記錄工作細節」保護自已,離職不是唯一選擇!

Bella儂儂

發布於 2021年07月16日23:00 • Edward
「職場霸凌」怎麼辦?5大要訣請牢記!隨時「記錄工作細節」保護自已,離職不是唯一選擇!

人性本善嗎?任何由人組成的社群中卻難免目睹霸凌。根據 yes123 求職網在 2020 年 4月的「勞動節願望與職場小確幸調查」結果顯示,有 67% 的員工曾面臨職場霸凌,其中受害者有 51.7% 選擇默默忍受;另外加害者最多為同事,占75.5%,其次才是主管,占50.5%。面對職場霸凌究竟該怎麼辦?現任加拿大法律調停的彭孟嫻,在新書《職場霸凌》中,教你維護職場權益,化解工作場合的欺壓侵犯。

延伸閱讀:在職場上是不是一定要有狼性,才能成功?個性溫和的你該學會的「職場求生術」!

  

1. 面對霸凌者,先冷靜

source:Bonnie Kittle@unsplash

其實在職場被汙衊的人,就一定要知道捍衛自己的權益,必須學習如何面對霸凌者。面對這樣背黑鍋,千萬不要當場大吼大叫,或者當中哭泣,因為職場被汙衊,需要的是冷靜地提出證據,讓時間與證據證明你的清白。「職場栽贓霸凌」包含著「權力不均」(power imbalance);雖然我們無法戰勝職場上權力較多的同事,但是我們至少可以不為所動的冷靜面對職場的險惡,然後再逐一尋求正確步驟保護自己。

  

在職場中被誤解,情緒上感到委屈是一定的。可是職場的公平與正義,不一定能夠在公司中的每一件事情存在,原因就是因為「人」的因素。雖然職場是人才聚集的地方。但是當職場衝突發生時,每一個人比拼的不是才能,而是職場生存的技巧。

延伸閱讀:職場沒有自己人只有各懷鬼胎的其他人!記下 4 招自我保護法、開會頭戴 GoPro 蒐證!

  

2. 離開或留下?

source:Damir Kopezhanov@unsplash

當一個人在職場遇到惡鬥時,你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離開」,一個是「留下」。但是,要如何知道去留?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自己評估你遇到的職場政治給你的「傷害程度」,因為每個人對於職場當中的人事物的容忍度不同,所以這樣的職場去留,是以你自己的感受為主,沒有一定的定律。

  

以我個人的看法,如果你遇到的職場霸凌,已經影響了你的情緒,並且造成你的失眠,也讓你失去上班的動力,那麼那樣的負面職場環境,無論你如何克制自己,也不會讓結果變好。那樣就要盡快離開保平安。儘管職場的霸凌之「火」還沒有把自己燒盡,也要盡快找到另外的公司。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有耐力克服那樣的惡鬥職場,因為「克服」兩個字,也要區分為「值得」與「不值得」。

延伸閱讀:30歲後工作不再吃悶虧!看清職場上5件事訓練自己百毒不侵

  

3. 承擔工作職務,當心被動手腳

source:Thomas Lefebvre@unsplash

在職場很多同事會互相替對方承擔工作職務,因為希望自己的善良,能夠在職場中贏得更多的人脈,也希望能夠與同事更好地相處。如果你因為協助同事,而能夠得到同事的感激,那麼你很幸運。但是,有時候職場是很可怕的,任何與「職位升遷」、「金錢利益」有關係的情況,就可能出現「你之前經手協助同事完成的職務內容,被動了手腳」。

  

因此,除非你真的確定對方的人品,而可以絕對的信任,你才能夠協助對方完成他需要完成的工作。否則接手同事未完成的職務,不單是你會吃力不討好,更可怕的是,有時候你會害自己職位不保,或者官司纏身。

延伸閱讀:你是劉伯溫還是紀曉嵐?職場5種常見的同事類型,教你如何與他們打交道

  

4. 「記錄工作細節」保護自己不二法門

source:Kelly Sikkema@unsplash

面對誤解,在平日就必須養成保護自己的習慣。在職場中如果平日發現哪些人對你不友善、有敵意,但是你與對你不友善的同事又有業務上的銜接需要接洽,這個時候一定要記得,在平日要「記錄你的工作細節」以及:記錄與對方工作銜接的工作部分,以求未來萬一出事時自保。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外出洽公,那你就必須記錄你離開公司的時間,以及回到公司的時間,還有洽公、會談的公司名稱與會談內容大綱。舉例而言,我在德商工作期間,我有時必須到律師事務所協助完成簽署商業文件證明。那麼我就會以大本的行事曆記錄工作過程,包含幾點鐘離開公司,幾點鐘到達律師事務所,幾點與律師談話完畢,會談的內容大綱,以及幾點離開律師事務所返回公司,還有幾點鐘返達公司。這樣才不會在副總女祕書到我們部門視察的時候,發現我不在辦公室,就擅自向副總報告。

source:Ilayza Macayan@unsplash

所以,年輕人在公司要慎防居心不良的同事,要在工作場所中言行舉止小心,經手的文件內容更要記錄,不可以讓你的同事擅自經手,更不可以讓霸凌你的同事有機可乘。因為任何的文件,都有可能被有心害你的同事動手腳,唯有你全權處理自己的工作,不要假手他人,也要記得在協助同事的時候,記得留下紀錄,否則到時候出事,你會無法替自己辯解,因為當中的文件已有你的「簽名」以示工作完成。

延伸閱讀:【克編雜記】職場上教過我的那些事!同事究竟只是「人生過客」還是能成「莫逆之交」?

  

5. 「職場污衊」究竟有無犯法?

source:RODNAE Productions@Pexels

在職場很多人對於「職場污衊」是否觸法不太了解。職場「汙衊」,有時候是因為沒有查證就認定對方犯錯,究竟沒有查證就以言語汙衊同事的人,是否觸法?陳冠仁律師解說:要看栽贓手段與程度,不一定就是刑事責任的問題,有時候是單純民事侵權行為損害賠償問題而已。如果是職場栽贓(更改文件,嫁禍同事),在台灣法律的部分也是與上述的職場汙衊(言語沒有查證,就認定對方犯錯)相似。

  

因此,這樣的事件就要注意「栽贓手段與程度」,但是,職場栽贓就算對方手段與程度不嚴重,也仍然會在職場讓你引起軒然大波。所以,在職場要如何證明對方的栽贓行徑,最重要的就是搜集證據,在職場記錄你在公司的「每日工作紀錄」是最有效的方式。或許有人會覺得記錄工作內容與行程好像過度小心,其實在面對職場有小人的時候,真的有必要,這樣的紀錄常常是可以讓你避免職場霸凌之人的攻擊。因為當職場有人想辦法以言語或行為栽贓你的時候,你才有保護自己的籌碼。

延伸閱讀:《穿着 Prada 的惡魔》教會我們的職場 4 件事

  

【資訊來源】

書名:《職場霸凌:法律調停專家教你維護職場權益,化解工作場合的欺壓侵犯》
作者:彭孟嫻 Jessica Peng

出版社:時報出版

  

iPhone13開賣前5大「預測亮點」!全面使用環保材質?捨棄13改叫14?指紋感應將回歸?

AZ、莫德納疫怎麼選 ?面對Covid-19,疫苗不要太比較,接種之前常見副作用看這裡 !

加入Bella儂儂 LINE好友,接收流行時尚新訊。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留言 3

  • lee
    我在公營銀行上班,10幾年進行時不斷被直屬襄理霸凌,不論是言語上或是行為上,一度想辭職,現在我有能力了,我不霸凌別人,反而更能體會新進行員所面臨上的難題,公營行庫官僚氣息濃厚,除了薪資外我想沒什麼可學的,若有遠大理想抱負的人,別來公營行庫上班
    2021年07月17日00:44
  • PC W
    愛霸凌的黃鈺玲報應到肝癌開刀住院,爽😊!
    2021年07月17日05:56
  • 杰(猴子)
    霸凌回去。
    2021年07月17日00:39
顯示全部